《記雪月之觀》文言文翻譯

2021-03-12 16:01:54 字數 3276 閱讀 5411

1樓:匿名使用者

丁未這一年冬天,天氣暖和未降雪。第二年(戊申年)正月初三開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氣放晴。但依然寒風肆虐,冰封雪凍,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銀裝素裹。

當晚,明月**,雪月相映,我坐於紙窗之下,感到明亮無比。於是新增衣服出門,登上溪水西側的小樓。小樓臨著溪水,(溪水)清澈見底,四周覆蓋著皚皚白雪,如同塗上了一層**,又如同水銀潑了一地,晶瑩閃耀,人的肌膚也被映照得晶瑩潔白。

明月映照著寒冷的水波,樹影在水中搖曳,如同鏡子中映照著的頭髮,歷歷分明。清冷的寒氣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扶著欄杆而上。仰視,茫然無際;俯視,混沌一片。

不覺間呀然驚嘆不止,久久地凝視著不願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與外物融為乙個整體,自己同周圍的環境都變成了乙份神奇的景觀。上蒼將我放置於宇宙之間,這份景致竟然無以用筆畫來傳達,也不便用文本來鋪陳、傳達於沒有親臨這份情景的人。

這樣看來,自己得到的不也很多嗎?同時我也想到,天下名山大川此刻應該比這裡更為壯觀,那裡雪月輝映的景致應當更為神奇。我的思緒因之而馳騁於四面八方,很久才回過神來。

茫無邊際的思緒無法平抑,可是因為年老身體衰落,我已禁不住寒冷的侵襲。於是便放聲歌唱走下小樓,此時已過二更。回到窗前,獨自端坐。

想到這輩子這樣的景致並未多見,並且一天天地淡忘,一天天地被改變著,很多都已經茫然與模糊。於是我用筆記下了這次經歷。[

2樓:匿名使用者

記雪月之觀·(明)沈周

丁未之歲[1],冬暖無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霽[3]。風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猶故在也,是夜月出,月與雪爭爛,坐紙窗下,覺明徹異嘗。

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樓。樓臨水,下皆虛澄[5],又四囿於雪,若塗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月映清波間,樹影滉弄,又若鏡中見疏發,離離然可愛[6]。

寒浹肌膚[7],清入肺腑,因憑欄楯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與物融,人觀兩奇,蓋天將致我於太素之鄉[12],殆不可以筆畫追狀,文字敷說[13],以傳信於不能從者。顧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與月當有神矣。我思挾之以飛遨八表[14],而返其懷。汗漫雖未易平[15],然老氣衰颯[16],有不勝其冷者。

乃浩歌下樓,夜已過二鼓矣[17]。仍歸窗間,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屢遇,而健忘日,尋改數日[19],則又荒荒不知其所雲[20],因筆之。

注釋:[1]丁未: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

[3]霽:這裡謂雪停放晴。

[4]冱(hù)寒冷凝結。

[5]虛澄:空虛清徹。

[6]離離然:歷歷分明的樣子。

[7]浹(jiā):透。

[8]欄楯(shǔn):欄干。縱為欄,橫為楯。

[9]茫然:迷濛不明。

[10]恍然:模糊不清。

[11]呀(xiā):張大了口。

[12]太素:素淨。

[13]敷:鋪陳。

[14]挾:依仗。八表:謂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15]汗漫:沒有邊際的。

[16]衰颯:衰落。

[17]二鼓:二更天。

[18]兀坐:獨自端坐。

[19]改:更。

[20]荒荒:暗淡不明的樣子。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年十一,遊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面試《鳳凰台賦》,援筆立就。及長,郡守欲以賢良薦,周筮《易》,得循之九五,遂決意隱循。

巡撫王恕、彭禮先後禮敬之,欲留幕下,並以母老辭。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書學黃庭堅;畫擅山水,兼工花鳥,與文徵明、唐寅、仇因合稱「明四家」。其詩學白居易、蘇軾、陸游,文學《左氏傳》,並為世所重。

詩文著作有《石田詩選》、《沈石田先生詩文集》。

本文選自《沈石田先生詩文集》卷九。文章作於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時作者六十二歲。

吳地連下兩天大雪,天氣特冷,雪幾天都沒有融化,這在江南是少見的。文章以畫家特有的眼光,詩人的氣質,生動地再現了月光照躍下的雪景,如「若塗銀,髮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好個「骨肉相瑩」,把人都淨化了。

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翻譯:(在一位資深的語文教師部落格找到的)

丁未這一年冬天,天氣暖和未降雪。第二年(戊申年)正月初三開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氣放晴。但依然寒風肆虐,冰封雪凍,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銀裝素裹。

當晚,明月**,雪月相映,我坐於紙窗之下,感到明亮無比。於是新增衣服出門,登上溪水西側的小樓。小樓臨著溪水,(溪水)清澈見底,四周覆蓋著皚皚白雪,如同塗上了一層**,又如同水銀潑了一地,晶瑩閃耀,人的肌膚也被映照得晶瑩潔白。

明月映照著寒冷的水波,樹影在水中搖曳,如同鏡子中映照著的頭髮,歷歷分明。清冷的寒氣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扶著欄杆而上。仰視,茫然無際;俯視,混沌一片。

不覺間呀然驚嘆不止,久久地凝視著不願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與外物融為乙個整體,自己同周圍的環境都變成了乙份神奇的景觀。上蒼將我放置於宇宙之間,這份景致竟然無以用筆畫來傳達,也不便用文本來鋪陳、傳達於沒有親臨這份情景的人。

這樣看來,自己得到的不也很多嗎!同時我也想到,天下名山大川此刻應該比這裡更為壯觀,那裡雪月輝映的精緻應當更為神奇。我的思緒因之而馳騁於四面八方,很久才回過神來。

茫無邊際的思緒無法平抑,可是因為年老身體衰落,我已禁不住寒冷的侵襲。於是便放聲歌唱走下小樓,此時已過二更。回到窗前,獨自端坐。

想到這輩子這樣的景致並未多見,並且一天天地淡忘,一天天地被改變著,很多都已經茫然與模糊。於是我用筆記下了這次經歷。

【思考與訓練】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是實詞,並寫出乙個含有此字的成語或短語。

①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

②五日始霽

③月與雪爭爛

④骨肉相瑩

二、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與現代意義或用法最接近的一項是(

)①離離然可愛

②覺明徹異常

③俯而恍然

④殆不可以筆畫追狀

三、作者所描述的「雪月之觀」極富詩情畫意,請簡要說明。

四、作者寫作該文時已六十二歲,因此他筆下的感受也打下了年齡的印記。試想,如果是一位風華少年,臨此雪景當是日、如何感慨?老年沈周的心境又是如何體現的?

五、將「是夜月出……因憑欄楯上」一段話改寫成現代文。

【參***】

一、①下雨,下雪;風雨大作。②天放晴;雲銷雨霽。③燦爛,明亮有光彩;春光燦爛。④明淨、純淨;晶瑩美麗。

二、②三、月映積雪,雪月交輝,如畫;情景交融,融合了作者滄桑的心境與獨特的人生體驗。

四、作為血氣方剛的風華少年,其特定的年齡印記應該是熱情、奔放、飄逸、浪漫;老年沈周的心境則如從容平淡中流露滄桑與茫然心境,美麗中孕含著淒寒,快樂中孕含著茫然與無奈。

五、要體現改寫特點,糅合自己感受、體驗與想象。

學過文言文《閨房記樂》嗎,文言文翻譯《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案頭瓶花不絕。絕 字 斷 覓螳螂蟬蝶之屬。屬 字 類別 如其法行之。行 字 實際地做 不亦善乎。善 字 好 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抱梗,或踏葉,宛然如生。有的抱著樹梗,有的踩著樹葉,就像未死的活物一樣 蟲躑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蟲子慢慢地爬動,不受約束,怎麼能照著做呢?完全沒聽說過 但是看了人家貼的全...

桃花源記的文言文翻譯,《桃花源記》文言文翻譯白話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一天他 沿著小溪行船,忘記了路途的遠近。忽然遇見一片桃花林,兩岸數百步以內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繁多。漁人對看見的景象感到十分詫異,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到桃花林的盡頭。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發源的地方,漁人 就看見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亮光。...

日月之形文言文翻譯

日月之形 出自 夢溪筆談 原文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虧可驗也。月本無光,猶銀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旁,故光側而所見如鉤 日漸遠,則斜照,而光稍滿。如一彈丸,以粉塗其半,側視之,則粉處如鉤 對視之,則正圓。此有以知其如丸也。譯文 日月的形狀就像丸子一樣,怎麼知道的呢?根據月相的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