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儒家,不叫儒教,而叫儒家,為什麼有人把儒家說成儒教?

2021-03-12 16:01:54 字數 5384 閱讀 8618

1樓:清林劍客

儒教的問題是目前儒學研究領域爭論特別激烈的議題。儒家之道一直重教化,所以,「教」在早期儒家經典中是教化的意思,譬如我們說「神道設教」「修道之謂教」,都是教化的意思。為什麼最初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用「教」來給自己命名,我認為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顯示其與儒教的相似性。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道教比較多的稱儒家為「儒教」,都是因為要強調一致性。但是,在西方的宗教傳入以後,像儒教這樣的依賴社會和政治組織來進行教化的學說能不能稱為宗教,就成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儒教並不強調「彼岸」,也沒有宗教的儀式和宗教的組織,所以很多人說它不是宗教。

現在我們習慣性地稱儒釋道三教合流,不過,儒教概念的複雜性恰好在這裡:當「教」不是作為教化,而是作為乙個宗教概念的時候,其內在的特性發生了變化。發生在明代末年和清代初期的「禮儀之爭」,就是耶穌會和羅馬教廷對於如何定性儒家的「禮儀」的「宗教」屬性產生了爭論。

也就是說,如果將敬天法祖作為一種宗教信仰,那麼中國人如果要信仰天主教就必須拒絕祖宗崇拜這樣違背天主教教義的活動。如果只是將祭拜祖宗的活動看作是一種禮儀和習俗,那麼便可以共存。遺憾的是,羅馬教廷最終是將敬天法祖看作是宗教活動,這樣導致了儒教和天主教之間的衝突。

2樓:火海全死妖

其實儒學、儒教、儒家也可以說沒有分際,他們是相通的。儒家是各家各派的思想,先秦諸子百家中,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家,構成九流十家,九流十家是家派思想的研究。一般都說儒、道、佛三教,在西方宗教還沒有傳到中國來以前,魏晉、唐代時期說成儒、道、佛三教。

三教不只是教化的意義,隱含著宗教的意義。到了近現代,大家對於儒、道、佛,道、佛被承認為宗教,儒到現在還隱隱約約的說成儒只是宗教的精神,沒有宗教的形式,或者是宗教性比較弱的宗教,這是時代的刻痕讓我們沒有辦法真正正視儒教是宗教。有人說,因為清朝末年**初年有著非常強的科學主義的氣氛,把宗教等同於迷信,等同於有權力者給老百姓的鴉片,無形中被認定為了挽救儒學,不願意把儒學劃歸到宗教範疇。

3樓:匿名使用者

不符合嚴格的宗教定義。

4樓:申酉子

儒家是一種思想理論,一種觀點,學派,學問。

馬克思***思想都是一種理論一種觀點,學派,學問。

以上三種思想理論都很能教化人,教育人,教導人,但都不是宗教。

為什麼有人把儒家說成儒教?

5樓:西西子子

儒教的問題是目前儒學研究領域爭論特別激烈的議題。儒家之道一直重教化,所以,「教」在早期儒家經典中是教化的意思,譬如我們說「神道設教」「修道之謂教」,都是教化的意思。為什麼最初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用「教」來給自己命名,我認為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顯示其與儒教的相似性。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道教比較多的稱儒家為「儒教」,都是因為要強調一致性。

但是,在西方的宗教傳入以後,像儒教這樣的依賴社會和政治組織來進行教化的學說能不能稱為宗教,就成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儒教並不強調「彼岸」,也沒有宗教的儀式和宗教的組織,所以很多人說它不是宗教。現在我們習慣性地稱儒釋道三教合流,不過,儒教概念的複雜性恰好在這裡:

當「教」不是作為教化,而是作為乙個宗教概念的時候,其內在的特性發生了變化。發生在明代末年和清代初期的「禮儀之爭」,就是耶穌會和羅馬教廷對於如何定性儒家的「禮儀」的「宗教」屬性產生了爭論。也就是說,如果將敬天法祖作為一種宗教信仰,那麼中國人如果要信仰天主教就必須拒絕祖宗崇拜這樣違背天主教教義的活動。

如果只是將祭拜祖宗的活動看作是一種禮儀和習俗,那麼便可以共存。遺憾的是,羅馬教廷最終是將敬天法祖看作是宗教活動,這樣導致了儒教和天主教之間的衝突。

我們現在大致將「儒教」作為「儒家」的另外乙個稱呼,當我們日常用這個詞的時候,也並不會仔細地做概念分析。只有在我們去研究的時候,才會發現這裡面包含了極其複雜的內容,亦有極其複雜的歷史演變。有意思的是,晚清民初時期,康有為在試圖用宗教化的模式來改造儒家的時候,就不願意用「儒教」的概念,而是採用了「孔教」的概念。

**時候中國人管**教叫耶教,耶教就是關於耶穌的宗教。儒教是孔子創立的,於是叫作孔教。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我認為還有更重要的原因,他認為儒教不是宗教,他要建立的孔教是有一套儀式,一套規範,有建制。

而且陳煥章還努力要將孔教國教化,針對這個問題,不僅引發了別的宗教的批評,也導致了儒家內部的爭論。

我個人的意見是,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來思考。首先,儒家思想在傳統的形態上,它能不能稱之為宗教?其次,如果是,那麼這樣的宗教與別的宗教的差別在**?

作為宗教的儒家與作為哲學的儒家的差別何在?第三:如果傳統的儒家不是宗教,那麼在目前的情勢下,能否將其發展為一種「宗教」。

即使,康有為和陳煥章的孔教計畫失敗了,是否意味著孔教並沒有發展的可能?第四,是否可以借鑑東南亞的經驗,儒家的觀念滲透到其他民間宗教中,從而使儒家的價值得以儲存和傳播。

6樓:秀兒

因為儒教的問題是目前儒學研究領域爭論特別激烈的議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道教比較多的稱儒家為「儒教」。

7樓:糾結的迴圈

我認為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顯示其與儒教的相似性。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道教比較多的稱儒家為「儒教」,都是因為要強調一致性。

8樓:芒果味宇兒

因為儒家有教化人的功能,很受人追捧,而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道教比較多的稱儒家為「儒教」。

9樓:鄭宜忠

儒家是奴家,做奴才的專家。儒教是教儒,教你怎樣做個好奴才。儒,沒邏輯,就等於不必講理。儒學,沒理論體系,便於做什麼人的奴才都正確。儒,沒有哲學,奴才才沒哲學。儒灬……

10樓:

在西方的宗教傳入以後,像儒教這樣的依賴社會和政治組織來進行教化的學說能不能稱為宗教,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11樓:熊熊佳秉

之前沒有所謂儒教,只有儒家,但是如今儒教正在形成。

12樓:盼盼你在盼什麼

因為我們現在會將「儒教」作為「儒家」的另外乙個稱呼,當我們日常用這個詞的時候,也並不會仔細地做概念分析。

13樓:大個都知道呀

儒家現在也算是乙個宗教吧,儒家之道一直重教化,所以說成儒教也不為過

14樓:撞了南牆的貓

因為儒家對人們影響很是深遠,對人們影響也是很大。

15樓:大哥都知道呀

因為中國比較信儒教,如果將敬天法祖作為一種宗教信仰,那麼中國人如果要信仰天主教就必須拒絕祖宗崇拜這樣違背天主教教義的活動。

為什麼西方學術界把中國儒學稱為「儒教」?

16樓:軍中綠草的花

中國是否存在儒教,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不存在儒教,「儒」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中的一家,是乙個學術派別。「儒」這個字,原本是古代對學者的尊稱,它的字義是「優」及「和」的意思,說他們的思想學問,能夠安定別人,足以說服別人。

所以它只能稱為「儒家」。

有的認為存在儒教,孔子教主,漢武帝利用政治權利把孔子學說宗教化,定儒教於一尊。隋唐時期「佛」、「道」、「儒」並稱為三教,此後,三教出現合一的趨勢。在封建政權的支援下,儒教體系完成於宋代,它以中國封建倫理「三綱」、「五常」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養方法。

信奉「天地君親師」,「君親」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天地」是君權神授的神學依據;「師」相當於解釋經典、代天地君親之言的神職人員。《四書》、《五經》是儒教的經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規定的宗教儀式。童蒙人塾(學)讀書,開始接受儒教的教育時,要對孔子的牌位行跪拜禮。

從**到地方各州府縣建立孔廟(又稱文廟、夫子廟、學宮等)。作為教徒(儒生)定期聚會朝拜的場所。雖然在認識上各有不同,但是無論稱為「儒教」或是「儒家」,其創始人均是乙個孔子。

儒教(家)學說,很符合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利益,到漢武帝時,就向全國宣布,拋棄百家的學說,表彰儒家的思想,要大家閱讀「六經」。使用儒家思想來治國,把儒家思想提到唯一獨尊的地位,從此以後,各個朝代實行「科舉制度」,都以儒家作為考試做官的唯一課題,這就迫使人們非學習儒學不可,因此,儒學得以長期發揚光大。儒學統治中國達千年之久,它起了穩定封建秩序、延長封建社會壽命的重要作用。

17樓:

儒教」一詞不必然是指「宗教」,有時只是指「教化規範」,而其「祭祀行為」亦有宗教性格。

18樓:亂拋書包

中國有時候也說"佛教"為"佛家 "

其實還是只一種學術

英文中不管什麼思想都是"m"結尾(除了**教)所以也沒有特別分清楚

為什麼儒家不是乙個教派呢?他也是一種信仰,而為什麼不說儒教。和道教佛教一樣呢?

19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儒學,儒教三者界定:

儒家指先秦時所創立的一種思想學說。其起源近代學人有不同看法,但對於創始人,一般認定是孔子。孔子後,據《韓非子*顯學篇》講,儒家一分為八「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樂之儒。

」其中以孟氏之儒顯,故後人視孟子為亞聖,將孔孟並稱。(從孔子到孟子出於韓愈《原道》一說)先秦儒家有兩個重要特點:其一,儒家是諸子學說一派,與同時期的其他諸子並行;其二,他是一種原創的思想學說,尚不具意識形態的功能。

儒學,儒家,作為一種學術被人研究是秦漢以後。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思想流布受到抑制,不過朝廷中仍有博士和儒生(《史記*秦始皇本紀》,《漢書*藝文志》)西漢初,黃老之學盛行,儒家學說也漸受重視。于治某經的儒生曾經廷立為博士,但當時博士尚為未儒家所專有。

漢武帝,採納春秋公羊學大師董仲舒」罷黷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家上公升為一種官學,其意義有三:(一)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博士(二)不以五經為博士的都遭廢黜(三)儒家獨尊之勢既成,此後增列和爭論的也就在儒家經籍之內了。研究儒學的著作形式「注」,接「解」等與原典「經」相區別,故儒學又謂經學。

根據研究方式的不同,又分為古文經學派,今文經學派。此時的儒學與政治鬥爭已相當密切,不再是一種純粹的原創學說了,又不僅是乙個學術派別,而是政治文化的主體。已被賦予相當濃厚的政治意義。

儒教的說法,大致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所謂「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即指:儒釋道。

不過當時的儒教中的「教」是教化的「教」。他是與道,釋兩教爭論或門戶之爭而出現的說法。三教之爭從魏至隋唐時期此消彼長。

隋唐創科舉制,科舉制的內容仍為儒家經典。宋代以後,佛,道釋相互融合,形成所謂道學或理學,後人稱之為新儒家(new confusion)儒學終成為一種深入民間社會的道德倫理規範和籠罩知識界的意識形態,新儒家所建立的龐大思想體系具有一種吸納能力,不僅在士大夫中間具有極大的影響,而且作為一種倫理觀念深入民間,規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但它仍不是宗教,不具備嚴格的教規和宗教儀式。

現在我們所講的新儒家是指當代新儒家,他們多是在五四時期與新文化陣營意見相左的一群人,及這群人的**。海外學者對新儒家的分期以三分法為主,體現了道統的延續:第一期先秦原始儒學:

第二期宋明新儒學;第三期當代新儒學。後者是上承五四時代,下開戰後數十年的重要轉型的儒學復興運動。

黃瓜為什麼叫黃瓜而不叫綠瓜,黃瓜是綠色的,為什麼還叫它黃瓜,不叫它綠瓜?

黃瓜名字的由來是 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胡瓜更名為黃瓜,始於後趙。後趙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國 今河北邢台 登基做皇帝後,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石勒制定了一條法令 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 胡 字,違者問斬個赦。有一天,石勒在單于庭召...

世界為什麼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地球為什麼叫地球,而不叫水球

卻竹青百黛 實際上,地球也可以叫水球,因為地球70 以上面積被水覆蓋。只是由於我們人類生活在陸地上,所以,成為地球。 釁振華仰巳 事實上,地球70 以上面積被水覆蓋,因此稱為水球更為恰當。但是由於我們人類從祖先開始就生活在陸地上,對於陸地的認識更多,相比之下對海洋的認識則是較少,所以我們在對我們的星...

蘋果手機為什麼不叫Apple,而叫Iphone呢

硬體產品均bai以i開頭,du如iphone,ipod,ipad,imac,所以蘋果手機就叫 zhiiphone i 字開dao頭是有歷史背景的,1997 年賈伯斯復出執掌蘋果公司,正是網際網路勃興的時刻,inter 是當時最火的概念,但當時最熱的字母不是 i 而是 e ebay,etrad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