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谿記》文言文翻譯 註釋 賞析

2025-06-08 01:21:01 字數 1456 閱讀 9272

竹谿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1樓:學海語言教育

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訪竹越雲崖,即林若溪絕。

寧知修幹下,漠漠秋苔潔。

清光溢空曲,茂色臨幽澈。

採摘愧芳鮮,奉君歲暮節衡仔。

李益(746-829), 唐代詩人,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慎攔鄭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公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

遊子吟。 夜上受降城聞笛。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 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竹谿》原文及翻譯賞析

2樓:夢之緣文化

訪竹越雲崖,即林若寬蘆溪絕。寧知修幹下,漠漠秋苔潔。清光溢空曲,茂色臨幽澈。採摘愧芳鮮,奉君歲暮節。 詩詞作品:竹谿指緩

竹谿記的註釋

3樓:木小木

1.嘗:曾經。

2.薪:柴。

3.絕徼:最偏遠的邊境之處。徼,邊界。

4.芟:鋤除。

5.稿:乾枯。

6.窮其所生之地:探求它的原產地。窮,徹底追查。

7.去鄉:離開本土。

8.世之好醜,亦何常之有乎:世人對於美醜的觀點與看法,是經常變化的。

9.荊溪:水名,在江蘇南部,流經溧陽、宜興,最後注入太湖。

10..間:間隙。這裡是偶然的意思。

11.土:芹拆這裡指本土,本地。

12.蓊然:叢密的樣嫌液棗子。

13.適:樂。

14.臭味:氣味。

16..綽約:柔美的樣子。

17.孑孑然:形容孤高的樣子。

18.偃蹇:高傲的樣子。孤特:孤高、獨立。

19.諧:協調。

20.紛華:指富貴繁華的生活。埋笑。

21.蓄:蓄養,收藏。

22.其為園:他們建造的園子。

23.侯家:王侯之家。

24.致:羅致。

竹谿記的賞析

4樓:網友

本文題為「記」,所記的中心事件是舅父任君治園植竹一事,但作者並沒有在「記」上大做文章,而是借題發揮,通過對比、襯托,自然托出文章的主旨。

文章起筆寫京師人與南人對待竹子的不同態度,一貴一賤,形成鮮明的對照;進而推理敘寫「絕徼海外人」可能有的態度,從而發出「世之好醜,亦何常之有」的慨嘆。在這大段鋪墊的基礎上,文章才開始點題。光祿任君雖身處江南,卻不以世俗賤竹而賤之,反而在園中「遍植以竹」,並自號曰「竹谿主人」。

雖寥寥幾筆,卻刻畫了乙個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接下來的議論,既寫人又寫竹,借竹的形象對任光祿的人品進行了充分的肯定,點明他知竹愛竹的根源在於他「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的不流於俗的美好品德。

《捕蛇者說》文言文翻譯 註釋 賞析

捕蛇者說 文言文相關閱讀題 閱讀以下文字,完成 題。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飢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

翻譯文言文《捨本逐末》,帶註釋,翻譯文言文《捨本逐末》

戰國時候,有一次齊王派遣使臣到趙國去拜訪趙威後,以示友好。趙威後很熱情地接待來訪的使臣。使臣在獻上齊王準備的禮物後,又呈上一封齊王寫的信。趙威後收下了信,並馬上拆開來看。她請使臣坐下,親切地問道 久未問候,貴國的莊稼長的好嗎?使臣一聽,很不高興地說 我是奉了敝國國君之名前來問候您的,可是您不先問候敝...

言默戒全文翻譯,注釋,文言文《言默戒》的譯文

全文鄰之人有雞夜嗚,惡其不祥,烹之。越數日,一雞旦而不鳴,又烹之。已而謂予日 吾家之雞或夜鳴,或旦而不鳴,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 夫雞鳴能不祥於人歟?其自為不祥而已。或夜鳴,鳴之非其時也 旦而不鳴,不嗚非其時也,則自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與焉?若夫時然後鳴,則人將賴汝以時夜 也,孰從而烹之乎?又思日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