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科舉制的作用,簡述科舉制的歷史作用

2021-05-05 05:08:03 字數 5453 閱讀 6865

1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

"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

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

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

二、三百人,甚至

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

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

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准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

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謄錄制度的建立。

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

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

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產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

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

熙寧八年,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

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

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2樓:旅元德

在全國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也促進了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3樓:牛津中階

促進了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4樓:令狐天冷小童鞋

北宋是科舉制發展的乙個十分重要的時期,北宋科舉制較之唐代日趨成熟,而元明清三代之科舉制也基本依於北宋的模式。本文擬從公開考試、公平競爭、公正錄取三方面對北宋科舉制的科學性進行分析與歸納,從乙個新的角度重新看待科舉制。

5樓:匿名使用者

進一步加強了**集權,從宋開始的糊名制有效的抑制了考生因恩因感謝考官形成朋黨,對**構成威脅。廢除了唐的詩賦考試,讓**更加務實的,增強了**的行政素質。

6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是中國封建時代科舉制度的重要轉折時期,已然變化了的社會政治、經濟情況,對科舉考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宋朝科舉考試打破了門第限制,以個人才能為錄取標準;同時,考場規則進一步完善,考試內容更關涉治國安民之策,以便於選拔到真正有用的人才。科舉制度的這些變革,對當時社會的價值取向也產生深遠影響,形成公正平等、崇文重學、經世致用和憂國憂民的價值觀,並以此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簡述科舉制的歷史作用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考試選拔**的一種基本制度。他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根據史書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605)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周年。

(一)積極影響

8樓:匿名使用者

毒害了一大批青年。。。

古代科舉制度的作用是什麼?

9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隋文帝當皇帝後,發現「九品中正制」都被玩壞了。幾百年來,朝廷**基本是根據門第、關係來推薦的,魚龍混雜。

於是,他對大臣們說:「你們推薦的人到底有沒有本事,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那就通過考試來篩選吧。」

這就是科舉制的雛形。

此時的科舉是先進行推薦,然後通過考試來過濾,基本還是在小圈子裡玩。

南北朝時,士族族譜是選任**的重要依據。唐朝初年,舊士族雖已沒落,但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數家所謂「山東士族」,仍憑藉起祖先的影響,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這些家族編寫族譜,標榜為華夏「高門」,自詡「家風」優良,相互間通婚。

唐初那些以軍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與他們通婚視作榮耀。

直到宋朝,因為書籍的大規模傳播,寒門通過讀書科舉來提公升階層,才真正得到實現。此後千年,再也沒有門閥士族產生,也沒有數百年的**。

……兩漢實行州郡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察舉制;經魏晉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變為自由投考,差額錄用的科舉制,科舉制更有利於提公升社會文化水平。

(2019·黃石)與提示資訊「十年寒窗,連中三元,金榜題名」相關的制度是科舉制。

(2017·黃石)2023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於國家人才的選拔。歷史學者威爾·杜蘭特在《世界文明史》裡評價我國古代某制度曾寫道:「沒有操縱的提名,沒有偽君子卑鄙的爭奪……沒有混戰或腐化的選舉,沒有僅憑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現象」。

他稱讚的是中國古代的科舉制。

(2012·鄂州)在我國,**、國家機關公****有「國考」之稱。這種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國古代稱為科舉制。

10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古代程式化、標準化的選士制度,使得封建社會統治人才有了較為穩定的**,奠定了古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文化傳承與教育發展,促進了社會文化水平的提高。科舉制度作為封建統治採用考試來選拔人才的制度,它能夠將中下層精英人物通過考試直接輸送到社會上層,實現精英迴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分層,促進了社會流動、變遷。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科舉制度,大約濫觴於隋代,歷經唐 宋、元各朝發展,乃成為國家取士用人的正途。到了明代,制度愈形縝密,並創出一套以羈糜牢籠儒生的八股制義文體,清代又因襲前明遺規,辦理更為嚴苛。有人形容科舉是中國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間煉獄,一點也不為過。

清朝末年,海運大開,西洋文化隨之而來,所謂「代聖人立言」的八股文辭,已經不合時宜,清廷就在光緒三十一年頒布了開辦學堂、停止科舉的詔令,於是上一年的「甲辰正科」,就成為科舉制度的絕響了。

停止科舉考試,迄今將近百年,當年曾身歷其境的儒生,早已凋零殆盡,但社會上一些與科舉有關的名詞,仍常掛在人們的嘴邊,甚至習俗上也會受到若干影響。當然時代在變,科舉考試的一些弊病,無可否認的,在現代社會中仍改頭換面,形成受人詬病的「新科舉」,然而在沒有更公平的方法之前,即使是幾乎可與古代科舉劃上等號的各項考試,還會是許多人的夢魘。

清代各府縣儒學生員,俗稱秀才,為科舉制度上最基本的功名,有了秀才資格,才能參加省級的舉人考試(鄉試)。秀才考試又稱小試或童子試,每三年舉行二次。逢辰、戌、醜、未年,稱為歲試,文武童生並考,逢寅、申、己、亥年,稱為科試,只考文童生。

每次的考試,都必須經過縣試、府試、院試(學政)三個階段,考生無論年紀多大,通稱為「童生」,但考試時則分「已冠」(十六歲以上)、「未冠」(十五歲以下)兩個層級出題。縣試共考六場,俗稱一考五覆,縣試第一名稱「縣案首」,有一不成文規定,將來院試必取進為秀才。

初進學的秀才,稱為附生,附生公升廩生,廩生公升歲貢生(含恩貢生),都必須經過歲試,依次遞補。廩生出貢,有一定年限,例如清初台灣府學是每年一貢,台灣、鳳山、諸羅縣學每二年一貢,彰化初設時四年一貢,到幹隆末才改二年一貢。這些依序出貢的貢生,便稱為「歲貢」,假如出貢的年份,朝廷恰有重大慶典或喜事,則這年的歲貢,便稱「恩貢」,恩貢有一項歲貢所無的特權,即非有重罪,學政不能呈請革去科名。

正途出身的貢生,另有「拔貢」、「優貢」、「副貢」三種。拔貢逢酉一選,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優選者以小京官用,次選以教諭用。至於優貢,則是由地方教官保舉品學兼優生員,專案呈送學政會同巡撫考試,非常難得。

副貢是由鄉試卷中,選取文極佳卻因額滿見遺,或極好卷中稍有瑕疵的落第者,稱為副貢。正途五貢之外,又有「準貢」、「廩貢」、「增貢」、「附貢」、「例貢」等名目,都由捐納而來,視其身分,而名目也不相同。

從前的舉人考試,三年一科,正式的名稱叫「鄉試」,也雅稱為「乙科」,考上的就是舉人了。鄉試都在各省省會舉行(每年秋八月)。鄉試的考場,稱為「貢院」,每次須考三場,日各一場,共三日考完。

通過了鄉試的舉人,緊接著就是明年二月在京師舉行的會試。會試和鄉試相同,都是三年一科,逢醜、未、辰、戌為會試之年。會試考試仍是三場,赴試的舉子,都享受公費待遇,,公家應車船,稱為「公車」。

中式會試,稱為「貢士」,貢士第一名為「會元」,前十名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為「會魁」。貢士要經過保和殿覆試,且列等,才有資格參加殿試。覆試的等第,將來作為進士甲第的依據。

殿試也叫廷試,例於四月二十二日舉行,地點仍是保和殿,殿試試卷寫法有一定的格式,每份試卷,都須經八位讀卷官閱過,最後擬定前十名進呈御覽,欽定名次,一甲共三名,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其它七名列入二甲。新進士受職前,又須經過朝考,朝考分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之後核計覆試、殿設、朝考三者的等第授職,優者授翰林院庶吉士或庶吉士,俗稱「館選」。

武科考試

其次,附帶略談清代的武科考試,武科的應試階段與科名,大抵與文科相同。如通過院試為武生員,武生員通過鄉試為武舉人,武舉人通過會試、殿試為武進士,一甲的三鼎甲,也分別稱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其它一切儀注,也都與文科無異。文武之間的差異,最主要在於武科沒有廩生、貢生階段,另外武舉人直接應殿試,也忽略了貢士階段,當然更沒有翰林這項榮銜了。

武試,所考專案以武技為主,童試分內外場共三場,先考外場,第一場考馬射,第二場先考步射,通過這後,再試硬弓,次試刀、石(技勇)。外場之後,接著考第三場,默寫武經,但實際上考生多不識字,終至流於形式,或乾脆請人**,形同虛設。武鄉試、武會試、殿試,仍不出馬步射、硬弓、刀、石範圍,只是過程更為嚴苛而已。

隋唐科舉制的進步意義主要是隋唐實行科舉制的進步意義主要是A擴大了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礎B對皇帝的專制權力有一定

科舉制的積極作用 存在即合理 科舉制之所以歷經多次停廢磨難,卻被歷代君主所採用來選官取仕,並最終存在了1300多年,必然有其科學性和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總體而言,有以下幾點 公平公正,唯才是舉 科舉制自隋唐建立,歷經各朝各代的改革,至清代時已形成了一套相當完善的考試制度 糊名 謄錄 鎖院制 等制度有...

科舉制廢除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科舉制誕生的標誌是什麼實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科舉制度在1905年被廢除的根本原因是科舉制不能滿足國家選拔人才的需要。科舉制廢除還有以下原因 1 經濟上,隨著社會的進步科舉制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2 政治上,清朝末期統治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科舉制以失去了為封建王朝服務的性質,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家得統治。3 文化上,西方...

科舉制度創立的意義科舉制創立的意義是什麼?

樓主你好,下面的答案希望你滿意 科舉制度的創立是 集權的需要,是選士制度發展的必然結果。隋朝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 集權,鞏固統一,首先加強官制與官制密切相關的選士制度的改革。這是因為 1 要加強 集權,必須把選用人才的大權集中在 的手裡 2 要鞏固統治,必須最大限度地網羅和籠絡知識分子,為他們提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