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朝歌令吳質書原文與翻譯
1樓:秋天是隻小金毛
與朝歌令吳質書原文與翻譯如下:
五月十八日,不白: 季重無恙。途路雖局,官守有限,願言之懷,良不可任。
足下所治僻左,書問致簡,益用增勞。每念昔日南皮之遊,誠不可忘。既妙思六經,逍遙百氏;彈基閒設,終以六博,高談娛心,哀箏順耳。
馳騁北場,旅食南館,浮甘旁禪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
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乘並載,以遊後園,輿輪徐動,參從無聲,清風夜起,悲笳微吟,樂往哀來,愴然傷懷。餘顧而言,斯樂難常,足下之徒鹹以為然。今果分別,各在一方。
元瑜長逝,化為異物,每一念至,何時可言!
方今舞賓紀時,景風扇物,天氣和暖,眾果具繁。時駕而遊,北遵河曲,從者鳴笳以啟路,文學託乘於後車。節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
今遣騎到鄴,故使枉道相過。行矣自愛。不白。
翻譯:
五月十八日,曹丕稟白:季重安好。路途雖然離得近,但是為官位職責所限,思念的情懷,實在是不可承受。您所在的治所是個偏僻的地方,仍然經常書信問候,更加增加了您的煩勞。
每當想起我們曾經的南皮之遊,實在是不可忘記。既有思考六經的精妙之處,又悠閒自得地談論百家學說,又常常設定彈棋,以六博而終結。大家高談闊論,非常開心,聽聽彈箏發出的哀曲,感覺順耳。
在北場賓士遊獵,在南館吃喝旅住,將甘瓜放入清泉,在涼水中沉入紅色的李子。白日西沉,繼以明月,大家共同乘坐車輦。
前往後園遊玩,車輪慢慢地滾動,賓客們都不發出聲音,夜裡涼風習習,笳發出悲聲,像輕輕地吟歎,歡樂的情緒之後是哀傷之情,讓人悲傷而感懷。我轉過頭對大家說,這樣的哀音難以長久。先生的追隨者也都紛紛表示贊同灶啟蔽。
今天果然分別後,各在一方。阮璃已經逝去,化為異物,每次想到這事,我們何時又隱州能聚在一起促膝長談?
如今已經是仲夏五月,暖風吹遍萬物,天氣暖和,眾多的果樹都枝繁葉茂。有時駕車出遊,向北沿著曲折的河道行駛,跟隨的侍者吹笳開路,文學之士乘坐於車後。時節相同,而情境已不同於以往,物還在而人已非過去的人了,我的憂愁如何化解!
今天派遣信使到鄴城去,請他繞道從你那經過。請多保重。曹丕稟白。
關於文言文《與四弟書》
原文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銀物至家,總恐老輩失之奢2,後輩失之驕3,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吾兄弟欲為先人留遺澤4,為後人惜餘福,除卻勤5儉二字,別無他法。弟與沅弟皆能勤而不能儉 餘微儉而不甚儉 子侄看大眼,吃大口6,後來恐難挽,弟須時時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注釋 1 與四弟書 這是曾國藩寫給他...
文言文答謝中書書的翻譯文言文答謝中書書的翻譯是什麼
譯文 答謝中書書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讚嘆的啊。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 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 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裡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張良受書文言文翻譯,張良受書文言文翻譯 5
張小溪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嘗從容步遊於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 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歐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 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還,曰 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