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司馬遷,樓上都已經了哈。
說下史記羨罩,司馬遷是在前人的史傳文學經典中吸取營養,去粗取精,參考《尚書》《春秋》等眾多經典,司馬遷父親也是史官,父親的經驗也是司馬遷的創作史記**,並且作為漢朝史官,司馬遷本人也去做過眾多的實地考證,確認史書所記載的是否屬實。
史記分為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記王侯,其他諸多列傳,很多篇目都很精彩。
雖然最為史學作品,但是史記的文學成分雹派液還是很重,魯迅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最出名的評價,現在很多史學家考證,史記中很多記載都是不可靠的,摻入了作者本人的很多想象成分。
在文學上,史記無疑為一部代表當時散文水平的一部大作,他注重描寫細節,很多人物寫得活靈活現,為後代的散文創作提供借鑑。
我熟悉的史記作品肯定有司馬遷本人最喜歡的《項羽本紀》中垓下大戰,烏江自刎。
還有我本人很喜歡的遊俠列傳中的荊源物軻刺秦,等等。
2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年說法不一,有人認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也有人認為生於鄭盯裂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十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期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喊閉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
二十歲,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遍則攜及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帶。
3樓:匿名使用者
他受了腐刑,成了太監,還有其他的你去baidu看看 或者你加我 我發給你。
關於司馬遷和史記的資料
4樓:夢之緣文化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禪衡學於賀脊做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野森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的生平與他寫作《史記》有什麼密切關係
5樓:小周高等教育**答疑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史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最初沒有書名,或稱「太史公書」、「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
史記」本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演變成「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與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
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
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6樓:網友
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從小看著波濤滾滾的黃河從龍門下呼嘯而去,聽著父老鄉親們講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裡十分激動。父親司馬談是漢朝專門掌管修史的**,他立志要編寫一部史書,記載從黃帝到漢武帝這2600年間的歷史。
受父親的影響,司馬遷努力讀書,大大充實了自己的歷史知識。他還四處遊歷,廣交朋友,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
司馬談臨終之時,淚流滿面地拉著兒子的手說:「我死之後,朝廷會讓你繼任我的官職的,你千萬不要忘記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書哇!」司馬遷牢記父親的囑託,每天忙著研讀歷史文獻,整理父親留下來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國蒐集來的資料。
正當他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原來,司馬遷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
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
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想到這裡,他盡力剋制自己,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攤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上面寫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隸字。
就這樣,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8年時間,在他60歲時,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史記和司馬遷的資料
7樓:查理科德
《史記》,原名《太名公書》,是我國第一部通史,開創了紀傳體和書表的編寫體例。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史記》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和鮮明的人民性。
它對封建統治階級的黑暗腐朽方面,作了大膽,深刻的揭露。如《酷吏列傳》..
8樓:柳琦武可昕
大會上分為固定環境的環境的哈達哈慈vba愛情愛他收到請互相阿三v迷重慶市。
司馬遷的平生遭遇 概括
9樓:小馬哥0021活寶
著作史記。後來因為李凌投降匈奴他提李凌說了幾句話被漢武帝處以宮刑。
司馬遷的生平事蹟
10樓:京城「老炮兒
司馬遷受家庭影響,自幼通習古文,因為幫助李陵說公道話觸怒了漢武帝,本來要殺頭,後來忍辱負重以宮刑代替死刑書寫《史記》。
司馬遷寫《史記》的小故事,司馬遷寫史記的故事簡短的
1 取材方面的故事 司馬遷對蒐集的材料做了認真的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如不列沒有實據的三皇,以五帝作為本紀開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 記事翔實,內容豐富。2 創作方面的故事 司馬遷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
關於司馬遷,關於司馬遷的事情
司馬遷畫像司馬遷 前145 前87年後 字子長,西漢夏陽 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 人,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 思想家 文學家,著有 史記 又稱 太史公記 他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 公元前100年 共3000多年的歷史。關於司馬遷的事情 關於司馬遷的故事 文庫精選 內容...
關於司馬遷祠的作文,介紹司馬遷祠作文
行走在韓城,廟宇樓閣,行宮故居,歷史古蹟跡眾多,蒼松古柏也散發著古樸典雅的氣息,耐人尋味,而我總以為它的厚重,源於司馬遷。但凡來韓城的人,是絕不會錯過遊司馬祠的。從韓城芝川鎮向東,沿著一條寬闊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過兩邊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聳立,上面翠柏茂松 鬱鬱蔥蔥,若隱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