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郢原文及翻譯,哀郢其一陸游原文及翻譯

2025-05-13 15:50:16 字數 1271 閱讀 6475

哀郢其一陸游原文及翻譯

1樓:網友

哀郢其一陸游原文及翻譯如下:

1、原文。哀郢(其一)陸游。

遠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章華歌舞終蕭瑟,雲夢風煙舊莽蒼。

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有狐藏。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

2、翻譯。1)碼槐楚國遠接商周之交,國運最長。楚國立國近八百年,橫跨春秋戰國,無論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無可爭辯的都赫赫在列。

楚國曾與另外兩個強大的齊國晉國結盟,對付西面的秦國,一爭天下。

2)楚國名聞天下的第一行官章華臺,終已不復存在,變成蕭瑟難尋的荒野。只有雲夢大澤的風煙依舊那樣莽莽蒼蒼。

3)郢都故宮已成野草,只有大雁偶有飛起。荒廢的墳冢早已盜墓一空,如今只看到狐狸藏於其中。

4)屈原寫就了《離騷》絕唱,當時正值楚辯運國末期,面對楚國衰弱,一次次戰敗割地,楚王仍無法振興,屈原看到了楚國滅亡的命運。他被排擠流放,儘管把幽怨寫成了《離騷》,但哪能平息他滿腔的孤憤和絕望?離開郢都越來越遠,他已完全形容枯槁,心灰意冷。

滔滔的汩羅江成了他最後的攜模梁歸宿。千秋萬代,多少憂國憂民有志之士,包括陸游,都被感動得淚流不已。

哀郢二首其一陸游翻譯

2樓:網友

哀郢二首其一陸游翻譯如下:

荊州的十月還像開滿梅花的春天,到歲真的時候一起下山坡輪。

天地哪有什麼心窮壯士,江湖從古代這樣對我。

在亭子裡暢快淋漓的喝酒到傍晚,慷慨悲歌一曲頭髮漸白。

想要吊章華無處問,廢棄的城池霜露溼重。

作品鑑賞】《哀郢二首》在對楚國舊都的慨嘆和對屈原的思慕之中,包含著對宋朝國土喪失的痛惜,對屈膝苟安、腐敗昏聵的南宋小朝廷的怨憤。

第一首從回顧楚國興起和發展的歷史著筆,與其衰落敗亡的結局以及今日遺址荒蕪的景象,作強烈的對比。「遠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是說楚國遠承商周二代的王業,國統由來久長,在發展鼎盛時期,曾和齊晉結盟,對抗強秦。

楚原是商的屬國,後至周,又被周成王正式封為諸侯國。因此可以說「是遠接商周祚最長」了。「祚」,指王統。

第二聯順接上聯意,寫楚國最終由盛而衰,以至為秦所滅。「章華歌舞終蕭瑟」,寫的便是這種歷史的結局。「章華」,即章華臺,楚國離宮,舊址有幾處,此當指沙市之豫章臺。

當年章華臺上的歌舞,早已蕭索寂寥了。

但是,「雲夢風煙舊莽蒼」:楚地著名的雲夢澤,氣象依舊,風煙迷濛,闊大蒼茫。這裡,詩人以章華歌舞之短暫映照雲夢風煙之永恆,產生強烈對比,抒發物是人非之感嘆,揭示出歷史發展之無情。

左丘明《臧哀伯諫納郜鼎》原文及翻譯賞析

臧哀伯諫納郜鼎原文及翻譯 臧哀伯諫納郜鼎 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節選 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 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雒邑,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於大廟。翻譯 百官都來效法,君王又飢閉用什麼去懲罰他們呢?國家的衰敗,是由於官吏不走正道。官吏...

惠能原文 翻譯及賞析,惠原文 翻譯及賞析

惠原文 翻譯及賞析 惠 佚名。歷史 惠 源出 出自姬姓。以諡號為氏。周朝有君王名閬,於西元前 前年在位,死後諡號為 惠 史稱周惠王。其支猜激州庶孫以其諡 惠 為氏。家族名人 惠施。戰國時宋國人,與莊周為友,是名家代表之一。主張 契約異 說,認為一切差別 對立是相對的。莊子稱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著有...

高帽子原文及翻譯,《戴高帽》原文及翻譯

高帽子 譯文 世人把奉承人稱為戴高帽子。曾經有兩個學生,初次被任命去外省做官,一同去向老師拜別。老師說 現在這個世道,忠直之道行不通,見人就給他戴頂高帽子,這樣就可以了。其中一人說 老師說得不錯,現在的社會上像老師這樣不喜歡戴高帽子的有幾人呢?老師很高興。等到出了門,他看了一眼同來的同學,說 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