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粽子的作文,要求寫出粽子的外形 味道,(300字以上)

2025-05-06 03:40:11 字數 2218 閱讀 7362

1樓:李佳穎

我最愛吃媽媽核謹包的粽子了,軟軟的,甜甜的,很好吃。「麼……真好吃!實在太好吃了,媽媽的手藝又有長進了!

再來乙個!」聽到這話,你一定知道我在吃東西吧,吃什麼呢?當然是吃老媽做的粽子咯!

老媽做的粽子別提多香了,種類也繁多,有:紅豆沙棕。肉粽。紅棗棕……我最喜歡吃的當然是最好吃,最有味道的:肉粽!你那味道可真叫個香。

輕輕一咬,絲滑的肉汁在你的嘴裡來來去去,回味無窮,一點也不膩,再咬一口,只見那黏公尺裹著的半塊鹹肉,還有半塊呢?當然是在你的嘴裡,悄悄的,慢慢的融化。對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那天吃到多少為止吧!

我吃飽為談啟止。**計劃又泡湯了!

你們還知道有關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嗎含氏如?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習俗夠多吧。

2樓:昔子昂

你們老師出的?(你老師是多想吃粽子……)

寫一篇吃粽子的作文

3樓:張

我的家鄉在廉江,那裡有很多風味小吃,比如:粽子、臭豆腐、牛肉串等等,但我最喜歡吃的是粽子。

粽子的形狀很像五邊形,粽是用荷葉包著的,還要一條草繩綁著,好像粽子正要穿衣服似的,還要綁著一條腰帶。

粽子的色味很香,聞起來很舒服,並且讓人越聞就越想聞了。我為什麼要喜歡吃粽子呢?原來是它的香味在勾引我吧。

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來攤點裡吃粽子,粽子的香味瀰漫了這個攤點。攤主把我們要的粽蒸好了送上來給我們吃。

我見到了粽子,就連忙把它接過手裡,粽子在我的手裡熱呼呼香噴噴的,我把粽子的草繩解下來。然後把荷葉脫下一點點,不津津有味地吃起粽來,粽子的糯公尺沾在我牙齒裡,好像乙個小朋友拉著媽媽不想去學校似的。我把粽子吃完了還想吃,但我的肚子太小,吃都吃不下,裝都裝不下。

媽媽說:「你這個小東西,還真喜歡吃粽子。不要難過,下次爸爸媽媽再帶你來吃,好嗎?

我聽了媽媽的話,高聲喊到媽媽萬歲。

4樓:網友

先介紹粽子的形狀,組成部分,由來,意義,再寫一下你家裡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比如自己做啊寫一下過程,得到了怎樣的樂趣……這樣的提綱應該屬於小學四年級左右的,要是高年級的話最好寫記事比較好一點,編個感人的故事,把粽子也編進去。或者寫一些現實的問題,比如粽子越來越貴啊,加工衛生問題等等。希望有所幫助。

寫一篇粽子的作文

5樓:網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裡,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

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西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

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乙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

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著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南韓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巨集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乙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乙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開啟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乙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作文,寫一篇吃粽子的作文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午日節 五月節 艾節 端 五 重午 午日 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

吃粽子的來歷,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

關於粽子的來歷,關於粽子的來歷50字

傳說粽子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誕生的,而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公尺成牛角狀稱 角黍 用竹筒裝公尺密封烤熟稱 筒粽 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公尺,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公尺成四角形,煮熟,被稱為廣東鹼水粽。同時期出現少量裹餡粽子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豬肉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