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材之木文言文答案,不材之木的意思

2025-04-25 22:31:32 字數 1351 閱讀 2135

不材之木的意思

1樓:板晨軒

比喻 沒有用處的事物。

成語出處: 《莊子? 人間 世》:

已矣,勿言之櫻前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大飢以為門戶則滾頌返速構,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 無所 可用。」

不材之木是什麼意思?

2樓:特別愛分享的小白

意思是隻對她人的想念,這粗纖核又體現了對他人的相思之情,或者是兩個人之間的一種真情厚意,情誼之間的深與厚,完全在於兩個人之間能夠相互瞭解,相互包容,能夠對他人的想念就應該及時的去訴說出來,巖掘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到他人的一種回應,不要讓自己的想念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心中。

這句詞是出自《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莊子行於山中,豎差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3樓:糖果傳媒

這是用來表達謙虛的意思,意即衝鉛:不成材的木頭彎判碧。

當人家說你是個人才時,為了埋舉表示謙虛,你就可以說自己是個不材之木。

文言文樹木答案

4樓:大大連主人

1、敕:(音赤)告誡。

2、等:等同、一樣。(和千戶侯一樣)

3、嗤:譏笑、嘲笑。

4、責:要求(不向你索要衣食)

5、殖:種植(這種物種種植不能停止啊)

以上出自《齊民要術》《序》

吳末,甘橘成,歲得絹數千匹。恆稱太史公所謂「江陵千樹橘,與千戶侯等」者也。樊重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

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鹹求假焉。此種殖之不可已已也。諺曰: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此之謂也。

李恆哎武陵龍陽的沙洲上造了座宅院,種了一千株柑橘。臨死時告誡兒子說:「我在沙洲裡面有一千個樹木奴隸,它們不要求你給提供衣服和食物,每年每個木奴創造 一匹絹的價值,也就足夠你用的了。

吳國末年,柑橘長成,每年可以得到數千匹絹的價值。這就是人們常常提到的太史公司馬遷的名言「江陵一帶誰種植一千棵柑橘樹,財富可以與千戶侯相等。」樊重想要製作器物,就提前種上梓樹和漆樹,當時的人都嘲笑他。

然而過幾年之後,所種樹木都派上用場。以前嘲笑他的人都向他借木材和漆。這說明種植是千萬不可放棄的。

諺語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就是說這個道理。

5樓:看落下的雨

1.告誡 2.相等,一樣 3.笑話(名詞作動詞),嘲笑 4.索取 5.同(植)

6樓:網友

1告誡 2等同 3嘲笑 4要求 5種植。

徙木僨表文言文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 徙木立信 徙木立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答空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 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 史記 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 譯文 法令賣雹已經完備,但沒有公佈,商鞅 恐怕百姓不信任,於是在國都市...

文言文食的用法意義,文言文「之」的7種用法和意義?

名 1 會意。字從人,從良。良 意為 拖尾到底 引申為 從生到死 人 與 良 聯合起來表示 維持人一生的東西 本義 糧。2 同本義 cooked cereals,especially rice food 食,飠公尺也。東漢 許慎 說文 按,六穀之飯曰食。掌王之食飲。周禮 膳夫 注 飯也。治其糧與其食...

初中文言文虛詞之的用法,文言虛詞 之 的用法及其舉例

1 第三人稱代詞 他 她 它 們 有時靈活運用於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之 我 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文 不知道將軍寬容我到這樣的地步呀 2 指示代詞 這 此。君子疾夫捨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前乙個 之 這樣.後乙個 之 它.季氏將伐顓臾 譯文 君子厭惡那些不肯直說自己想要怎樣而偏要給它另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