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過度密植;過多或過遲追施氮肥,水稻徒長嫩綠;灌水過深,排水不良,造成通帶迅氣透光差,田間溼度大,加速菌絲塵埋的伸長和蔓延,都有利於發病。
2)高溫、高溼的環境下發病最盛,田間小氣候在25~32℃時,又遇連續陰雨,病勢發展特別快。
3)矮稈蠢兄此多穗型的品種因分櫱多,葉片密集,容易感病。
2樓:雲種養
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畢首,病原菌為擔子菌亞門真菌瓜亡革菌& #40;thanatephorus cucumeris& #41;。病原菌在稻田中越冬,為初侵染源。春耕灌水時,越冬菌核與浮屑慶盯、浪渣混雜漂浮在水面上,黏附在稻株上進行侵染,形成病斑。
病斑上的病菌通過接觸侵染鄰近稻株而在稻叢間蔓延。病部形成的菌核落入田中隨水漂浮,進行再侵染。抽穗前病部新生菌絲以橫向蔓延譽數和為住,抽穗後主要沿稻稈表面向上部葉鞘、葉片蔓延侵染,孕穗至抽穗期侵染最快,抽穗至乳熟期單株病害向上蔓延最快。
早稻菌核成為晚稻主要病源。
紋枯病是水稻栽種普遍的病害,該如何避免?
3樓:春夏秋冬壯國威
稻瘟病是稻瘟病的主要病原體。在常規條件下觀察到,菌絲開始時是無色的,成熟時會出現淺褐色的菌核。核盤菌核盤菌具有很強的抗逆性,可以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生存。
它是稻鞘枯萎病廣泛傳播的主要誘導病原體。此外,過多的水稻種植密度,不適當的水肥管理以及不合理的藥物控制措施都可能導致鞘枯萎病並影響控制效果。
稻鞘枯萎病是由高溫高溼引起的疾病。當種植區域的田間溫度高於25°c且相對溼度高於90%時,病害的傳播將增加。稻田中水和高溼度的長期積累為鞘枯病的發生和大規模蔓延提供了基本條件。
如果在施肥管理過程中新增過多的氮肥,則會提前關閉幼苗的分ers,從而促進鞘枯病的發生。在正常種植條件下,不同品種的實際抗病性和發病率是不同的。高稈水稻品種的發生率較低,而矮稈水稻品種的發生率較高。
水稻枯病是一種真菌病。病原菌的菌核在種植土壤,稻草和雜草的患病部位越冬,是該病的主要感染源。在春季栽培中,大多數在冬天存活下來的菌核將漂浮在水面上,然後附著在水稻植株上。
通過實際研究可以看出,水稻植物蠟質保護層較厚,矽化物較多,因此實際的抗病性較好,其次是粳稻,糯公尺的抗病性最差。農田肥料是主要的基礎肥料,應根據土地的肥力適當補充化學肥料。其原理是控制氮肥,增加磷鉀肥。
追肥主要是應在苗種恢復綠色和播種後7-10天進行,應儘快進行。施肥量約佔施肥水平的20%。稻鞘枯萎病在發病初期發展緩慢,在發病後期迅速發展。
為了控制疾病,必須及時使用農藥。在分er階段,當疾病**生率達到5%〜10%時,就可以開始藥物控制了。該疾病在大胎兒的孕育期和抽穗期迅速發展,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常規藥物可以用水噴灑,例如井岡黴素粉,苯丙康唑ec,六康唑懸浮液等,必須每次連續使用兩次,並且在第一種藥物後每隔7天應施用第二種藥物,以便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噴灑時應加一點水,以便可以向植物的中下部噴灑足夠的液體,以提高防治效果。
4樓:pan小
1、取種抗病力不錯的種類,水稻栽種關鍵取決於水稻種類挑選,由於好的種類可以阻攔病菌體,降低病害產生幾率。根據實踐活動科學研究所知,當今秈稻主莖果蠟保護層厚度偏厚,矽化物質較多,具體抗病力不錯,秈稻其次,糯稻具體抗病力***爛。在同樣的栽種自然環境中,成熟種類的抗病力較低,遲熟種類的抗病性工作能力不錯。
2、立即消除病原菌,在水稻開展栽秧以前必須立即撈起來水稻田水面上飄浮的菌核,降低菌源數。操作過程以下:根據放高水位線(水位線高寬比 cm)耙田,使菌核飄浮在水面上,並滯留一段時間以後,使飄浮在水面之中的乾枝、野草、菌核 等浪渣隨風飄蕩飄浮集中化到低處田角、田邊以後,根據泥沙網等有關專用工具立即撈起來水面上飄浮的乾枝和野草、菌核,隨後將其損壞,進而可以合理操縱菌源總數,對早期病發的早中晚、輕和重開展合理管控。
5樓:go我的世界誰懂
平時應該及時的澆水和施肥,而且也不要澆太多的水,否則的話會爛根,並且也應該及時噴灑農藥,而且也應該對症下藥。
6樓:網友
應該要做好一些很好的防護。因為這樣的紋枯病是因為當時的種植環境造成的。應該要把周圍的環境清理乾淨之後才種植。
水稻紋枯病形成原因有那些?
7樓:呵呵哈哈哈
水稻紋枯病和稻瘟病、稻曲病並稱水稻三大病害。對水稻的影響僅次於稻瘟病,排在第二位。
水稻紋枯病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葉鞘,進而使葉片乾枯。使水稻秕粒增多,出公尺率下降,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水稻紋枯病發病原因主要有三種。
01.水稻紋枯病屬於積年性病害。水稻紋枯病形成菌核,脫落後落入田中,是下季水稻主要菌源。頭年發病較重的地塊兒,第二年易於感病。
物理防治對策:水耙地後,在稻田下風頭打撈菌核,帶出田外銷燬。
02.水稻紋枯病菌萌發適應高溫高溼的條件。28℃~32℃,溼度90%以上時發重最重。
物理防治對策:水稻田水層管理以淺溼為主,淺溼幹相結合。
03.水稻生長鬱閉,通風透光性差,植株組織柔嫩易於發病。
物理防治對策:
物理防治對策:
1.合理密植。
2.氮肥施用不要過多過晚,增施磷鉀肥。
3.分櫱末期控制無效分櫱,基本苗數達到預期及時曬田或者烤田。
水稻分櫱末期至始穗期,葉片緊簇,通風透光不良。這一時期是水稻紋枯病的高發期,要抓緊藥物防治。特別是要保護好水稻植株上部的三個功能葉片不受嚴重感染。
這三個功能葉片決定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水稻分櫱末期至始穗期要噴施兩到三次化學藥劑防治紋枯病的發生。
以前生產上常用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化學藥劑主要有井崗黴素和多菌靈。井岡黴素主要起保護作用。
水稻紋枯病是從植株下部開始發病,逐漸向上部葉片蔓延,藥劑很難噴施到植株下部。所以用井崗黴素防治時藥劑需水量較大。生產上很難達到用水量要求。
水稻紋枯病對多菌靈已經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不明顯。
現在防治水稻紋枯病正在探索使用新型藥劑。筆者推薦使用瑞士先正達公可生產的殺菌劑「愛苗」(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德國拜爾公司的殺菌劑「拿敵穩」(25%肟菌酯+50%戊唑醇)和國產殺菌劑「滿穗」(24%噻呋醯氨)。
這三種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效果都達到90%以上(井岡黴素的防治效果為65%左右)。而且這三種藥劑均能夠兼防水稻其他多種病害。同時具有調節水稻生長的作用。
防病的同時達到水稻增產的作用。
8樓:東風歌學長
1、感染了病菌,所以水稻會有枯萎的狀態2、空氣的溼度過大,接近90%的話就容易引起紋枯病,且溫度較高同樣不適宜3、不合理的田間作業,施肥過度等。
9樓:君王的孤獨
水稻紋枯病是危害水稻產量極大的病害,而且發病廣泛,是南方水稻常見的病害,種植水稻的稻農都會遇到,而且發病具有迴圈性水稻紋枯病發病的原因主要是,病菌菌核在土壤,和染病的水稻莖杆及雜草中越冬後,遇到合適的溫度,溼度再次進行侵染的,水稻紋枯病發病的條件,是溫度高溼度大,就會大面積繁殖再次侵染新的植株,高氮會侵染嚴重,一般是從水面部莖杆開始侵染,逐漸向上漫延至上部莖葉,稻穗,染病地塊會使稻穀不成實,千粒重下降,秕穀很多,嚴重的正株枯死,致使水稻質量和產量嚴重下降,給稻農造成很大損失。
10樓:樂清
1.水稻紋枯病的病原菌喜愛高溫高溼的氣候,因此在溫度開始公升高,溼度也在公升高的時候,就是水稻紋枯病開始流行的時候。
2.由於溼度過大可能會導致水稻紋枯病的發生,灌溉太多水,使田地溼度過大。
葡萄灰黴病的發病條件,葡萄灰黴病的發病規律是什麼?
春季葡萄花期,氣溫不太高,若遇連陰雨,空氣濕度大常造成花穗腐爛脫落。另乙個易發病 期是果實成熟期 與果實糖分轉化 水分增高 抗性降低有關。這一點至關重要,速靜三次連續噴霧,間隔三天。葡萄灰黴病的發病規律是什麼?葡萄灰黴病有哪些發 素?溫度 濕度和傷口是影響葡萄灰黴病發生與流行的主要因素。葡萄灰黴病菌...
花科蔬菜病毒病的發病條件有哪幾點
中國農業出版社 此病的發生和流行主要與氣候條件 栽培管理以及品種抗病性有關。1.氣候條件 以降雨量及降雨天數的影響最為關鍵。我國大白菜種植區,白菜播種後遇高溫 乾旱,地溫高或持續時間長,根系生長髮育受抑,地上部生長遲緩,寄主抗病力下降。此外,高溫還會縮短病毒潛育期,28 蕪菁花葉病毒潛育期3 14d...
我國小麥,水稻,棉花分布區的自然條件
水稻和小麥都受來到水源 的限制,水稻主要分布在豐水區 南方地區,不過東北地區也有部分是種植水稻 小麥適合在少水地區 主要在華北地區 而棉花則不同,不管在豐水區還是在乾旱區都有分布 新疆,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 小麥區要溫帶季風氣候區,地勢要平坦,降水要適中 水稻區要熱帶,帶季風區,東南亞尤其多 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