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文言文的意思是

2021-05-01 13:07:05 字數 2801 閱讀 1242

1樓:

【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②,環而攻之而不勝。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 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 不堅利也,公尺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7)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 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戰,戰必勝 矣。」

【注釋】

①天時、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說:「農夫樸力而寡能,則上不 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

」苟子所指的「天時」指農時,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這裡所說的「天時」則 指尖兵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則 指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等。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內城叫「城」,外城 叫「郭」。內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池:

即護城河。 ④兵:**,指戈矛刀箭等攻擊性**。

革:皮革,指甲冑。古代甲冑確 皮革做的,也有用銅鐵做的。

(5)委:棄。(6)域民:

限制人民。域, 界限.(8)畔:同「叛」。

(9)有:或,要麼。

【譯文】

孟子說:「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 如人的齊心協力。乙個三里內城牆、七里外城牆的小城,四面圍 攻都不能夠攻破。

既然四面圍攻,總有遇到好時機或好天氣的時 候,但還是攻不破,這說明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另 一種情況是,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冑不是 極利和堅固,糧草也不是不充足,但還是棄城而逃了,這就說 明有利的地勢不如人的齊心協力。所以說:

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 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揚威 天下也不是靠銳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擁有道義的人得到的幫 助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連 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人下的人都會順從。

以 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會叛離的人,必然是不戰 則已,戰無不勝的了。」

【讀解】

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問題古往今來都是人們所關注的。三 者到底誰最重要也就成了人們議論的話題。如我們在注釋中所引, 荀子曾經從農業生產的角度論述過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

但 他並沒有區分誰重要誰不重要,而是三者並重,缺一不可。

孟子在這裡則主要是從軍事方面來分析論述天時、地利、人 和之間關係的,而且是觀點鮮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時」又次之。

這是與他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一貫思想分 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係的目的分不 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係的目的分不 開的。正是從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出發,他得出了「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這就把問題從軍事引向了政治,實際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談」的「仁政」話題。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 國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閉關鎖國是沒有出 路的。要改革,要開放,要提高自己的國力,讓老百姓安居炙業。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就會「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極點,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會順從歸服。

那就必然會出現孔子所說的那種情況 ——「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論語·子路》各國人士 都來申請留學,申請經商,甚至攜帶妻子兒女前來申請移民定居 **還用得著「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趕也趕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這樣成了名言,以至於我們為 現在還常常用它來評價國際關係,譴責霸權主義者。 當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樣是名言,而且, 還更為廣泛地應用於商業競爭、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比賽的狂熱 之中。這充分說明它所蘊含的哲理是豐富、深刻而具廣闊的延展 性的。

所謂「人心齊,泰山移。」誰說「人和」不是最最重要的財 呢?

2樓:校園開心果

有利於作戰的氣候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方圓三里的內城,寬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氣候條件了,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氣候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得到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少。

得到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得到幫助他的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不作戰則已,作戰就一定能勝利。

3樓:盧姐哥

孟子說:「適宜作戰的天氣比不上利於作戰的地形,利於作戰的地形比不上人們上下團結。」

周圍三里的內城,周圍七里的外城,包圍並且攻打卻不能夠勝利。包圍並且攻打一定是有適宜作戰的天氣,但卻沒有勝利,這就是適宜作戰的天氣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形。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盾不是不鋒利和堅固,糧食也不是不多:

但守城的還是棄城而逃了,這就是有利於作戰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團結。

所以說:限制百姓不能靠封鎖境線,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險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靠銳利的兵器。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幫助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幫助就少。

幫助少到極點時,親戚也會叛離;幫助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以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優勢去攻打連親戚都會背叛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要麼不打仗,如果進行戰爭,就必定會勝利。」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譯者的意思,文言文守株待兔字翻譯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出自 韓非子 五蠹 譯文宋國有個農民,他 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乙隻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於是,那個農民 便放下他的農具守在樹樁子旁邊,希...

還在文言文裡的意思,還在文言文裡有哪些意思

還 h i 釋義 仍然 仍舊 你還那麼年輕 都三月份了,天氣還這麼冷。更加 他比我還胖 今年夏天比去年還熱。表示超出預料 他還真有兩下子 你還真有辦法。差不多,過得去 畫得還可以 收成還不錯。尚且 我自己還不會,怎麼教你?孩子還知道愛護花草,何況大人?表示加強反問語氣 這還不行嗎?我不去了還不行嗎?...

舉的意思文言文,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舉起,擎起 拿,用 舉出,提出 起身,騰起 掛起,公升起 推舉,推薦 舉用,任用等。文言文舉的意思 舉起 擎起。齊桓晉文之事 吾力足以舉百鈞。拿,用。赤壁之戰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舉出 提出。屈原列傳 舉類邇而見義遠。起身 騰起。呂氏春秋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