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鑑賞《詩經》中的《關雎蒹葭》

2021-03-05 09:19:31 字數 5571 閱讀 8652

1樓:匿名使用者

關 雎⑴

(周 南)⑵

關 關 雎 鳩, 在 河 之 洲。

⑶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⑷

參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 ⑸

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 ⑹

悠 哉 悠 哉, 輾 轉 反 側。

參 差 荇 菜, 左 右 採 之。

窈 窕 淑 女, 琴 瑟 友 之。 ⑺

參 差 荇 菜, 左 右 毛 之。 ⑻

窈 窕 淑 女, 鐘 鼓 樂 之。

此詩是《詩經》三○五篇的第一篇。

先看漢儒對它的解釋。《毛詩序》曰:「《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這裡所謂后妃指周文王妃太姒。《毛詩序》認為《關雎》的主題是頌美后妃之德,她見到窈窕淑女便寤寐思求,以配文王,毫不縱恣己色以求專寵。

如此說來,這是一首美詩了。而申培《魯詩故》的解釋正相反,他說:「後夫人雞鳴佩玉去君所。

周康後不然,詩人嘆而傷之。」認為這首詩諷刺康後不遵禮法,以致康王晚起誤了朝政。薛漢《韓詩章句》也認為「詩人言關雎貞潔慎匹,以聲相求,必於河之洲,隱蔽於無人之處。

……今時大人內傾於色,賢人見其萌,故詠關雎、說淑女、正容儀,以刺時也。」毛、魯、韓三家對此詩的解釋雖有所不同,但都認為與王、妃有關,是一首關乎政治教化的作品。這種解釋一直被承襲下來,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固然是如此,宋朱熹的《詩集傳》也是如此。

《詩集傳》曰:「週之文王生有聖德,又得聖女姒氏以為之配。宮中之人,於其始至,見其有幽閒貞靜之德,故作是詩。

言彼關關然之雎鳩,則相與和鳴於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則豈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與和樂而恭敬,亦若雎鳩之情摯而有別也。

」朱熹以淑女指文王之妃太姒,認為《關雎》是宮中之人頌美她和文王相與和樂而恭敬的關係,這與毛詩的**大同小異,仍然是一脈相承的。

漢儒解詩有很大的弊病,他們主觀地認為《詩經》都是為聖道王功而作,是先王用以「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所以對詩的解釋多有穿鑿附會之處,而且常常往政治教化的大題目上牽扯,於是許多作品被曲解了。今人看到漢儒的毛病,以另一種眼光讀《詩經》,遂有不少新的發現。《關雎》這首詩遂不再視為頌美后妃之德,而認為它是一首民間的情歌了。

例如聞一多《風詩類鈔》說:「女子採荇於河濱,君子見而悅之。」余冠英《詩經選擇》說:

「河邊乙個採荇菜的姑娘引起乙個男子的思慕,那『左右采之』的苗條形象使他寤寐不忘,他整天地想;要是能熱熱鬧鬧地娶地到家,那是多好!」北大中文系所編《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也說:「這是一首描寫男子追求女子的民間情歌。

」顯然,這種解釋比漢儒、宋儒的解釋更切合實際。

然而再往細處追究,《關雎》的風格和《詩經》中其他一些民間情歌如《木瓜》、《狡童》、《溱洧》有所不同。即使風格不同我們可以用地域特點來解釋,那麼《關雎》裡那位「君子」的身分畢竟是不能迴避的乙個問題。「君子」可釋為人君,也可釋為貴族男子。

如果釋為人君,這正符合漢儒的解釋。如果釋為貴族男子,則此詩是乙個公子哥在思念乙個鄉間姑娘,也未必妥貼。幸好「君子」還有另外的意思,就是有才德的人。

如《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述而》: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荀子·勸學》:「故君子結於一也。」《禮記·曲禮》: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我看《關雎》裡的「君子」就是指這種人。那位「窈窕」的「淑女」是配得上乙個「君子」的,而「君子」也正思念著這樣的姑娘。

娶這樣的姑娘必須有隆重的儀式,彈奏琴瑟以表示親愛(琴瑟友之),敲鐘打鼓以使之歡樂(鐘鼓樂之),豈能輕易就得到她呢?那麼,「窈窕淑女」究竟是怎樣的女子呢?《毛傳》:

「窈窕,幽閒也。」即幽雅閑靜的意思。《方言》卷二:

「**之間,美心為窈,美狀曰窕。」**與《周南》地理位置不合,《方言》著於漢代,「窈窕」又是聯綿字,似不宜拆開解釋,所以此說可以不取。「淑」者,《毛傳》:

「善也。」意思是說她是個好姑娘;「窈窕」形容她怎麼個好法,她不是輕簿放蕩之輩,她有高尚的品德。「淑女」配「君子」正相宜,所以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的配偶)。

」那麼,這「淑女」是不是正在採擇荇菜呢?我看詩的原意並非如此。這與《采葛》不同,《采葛》說: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明明用了乙個「彼」字,指出是思念那個采葛的姑娘。在《關雎》裡並沒有類似的提示。

我看,與其說採荇的是淑女,還不如說是那君子,或者說這只是乙個比喻。我們不要忽略「參差」二字,「參差」是長短不齊的樣子。還不可忽略「左右」二字,「左右」有到處尋找的意思。

那「流」字釋為「求」,似乎暗示並不易得。那「採」字和「芼」字,都有擇取的意味。採荇,是要從那些參差不齊的荇中採到那最好的荇;求女,是要從眾女中求到那「窈窕淑女」。

這和「採採芣苜,薄言采之。採採芣苜,薄言有之」不同,這裡有一番選擇。在這一點上和《關雎》接近的倒是《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中,聊樂我員。

」一般的女子是不值得為她「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的。

最後,還有乙個問題需要說明,就是詩一開頭的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毛傳》:

「和聲也。」「雎鳩」,水鳥名,俗稱魚鷹,相傳雌雄有固定的配偶。然則這裡的「關關」就是雌雄求偶相和的鳴聲了。

這兩句既有「比」的意思,又有「興」的意思,妙語天成,原是不待修飾的。

現在可以對全詩加以疏解了。此詩依鄭玄分為五章,每章四句。首章,以雎鳩和鳴比興,引出一位幽閒的好姑娘,她正是君子適宜的配偶。

次章,以採荇為喻,採到如意的荇菜不容易,求得「窈窕淑女」也不容易,不管醒著還是睡著都在追求她。三章,接著二章遞進一層,求之既不可得,則更加深了對她的思念,不管醒著還是睡著都在想她(「服」,懷也)。這思念是如此悠長,以致輾轉反側不能入睡了。

四章五章,復以採荇為喻,想象一旦求得她,則必以和美的**迎接她,使她高興。全詩以追求和思念為主旋律,展示了乙個男子的痴情,中和平正中含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激情,代表了《詩經》的總體風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河畔的蘆葦草長得非常茂盛,寒夜裡連露水都凝結成霜;我心中所想念的那個人啊!她住在河水的那一方。我想逆流而上去找尋她的蹤影,河中卻是布滿了石頭,而且路又長;我想順流而下去尋覓她的芳蹤,她彷彿就在那水的**...。

河岸邊蘆葦草長得非常茂密,清晨的露珠兒還沒乾;我中心所想念的那個人啊!她佇立在那水草灘。

我想逆流而上去尋找她,水路卻是起伏不平小舟難以行進;我想順流而下去尋訪她,她彷彿就在那水中的小陸地上...。

河畔邊蘆葦草長得顏色很鮮活,清晨的露珠兒顆顆圓;我心中所想的那個人啊!她正在那水邊。

我想逆流而上去找她,水路彎彎曲曲令我行進困難;我想順流而下去找她,她卻猶如佇候在水中沙洲的旁邊...。

2樓:匿名使用者

河畔的蘆葦草長得非常茂盛,寒夜裡連露水都凝結成霜;我心中所想念的那個人啊!她住在河水的那一方。我想逆流而上去找尋她的蹤影,河中卻是布滿了石頭,而且路又長;我想順流而下去尋覓她的芳蹤,她彷彿就在那水的**。

河岸邊蘆葦草長得非常茂密,清晨的露珠兒還沒乾;我中心所想念的那個人啊!她佇立在那水草灘。

我想逆流而上去尋找她,水路卻是起伏不平小舟難以行進;我想順流而下去尋訪她,她彷彿就在那水中的小陸地上。

河畔邊蘆葦草長得顏色很鮮活,清晨的露珠兒顆顆圓;我心中所想的那個人啊!她正在那水邊。

我想逆流而上去找她,水路彎彎曲曲令我行進困難;我想順流而下去找她,她卻猶如佇候在水中沙洲的旁邊。

九年級詩經《關雎》和《蒹葭》的賞析

3樓:匿名使用者

關雎這首詩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鄭玄從文義上將後二章又各分為兩章,共五章,每章四句。

現在用鄭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鳩和鳴於河之洲上,其興淑女配偶不亂,是君子的好匹配。這一章的佳處,在於舒緩平正之音,並以音調領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

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統攝全詩。第二章的「參差荇菜」承「關關雎鳩」而來,也是以洲上生長之物即景生情。「流」,《毛傳》訓為「求」,不確。

因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處不當再有「求」義。「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詩都在表現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即從深切的思慕到實現結婚的願望。第三章抒發求之而不得的憂思。

這是一篇的關鍵,最能體現全詩精神。姚際恆《詩經通論》評云:「前後四章,章四句,辭義悉協。

今夾此四句於『寤寐求之』之下,『友之』、『樂之』二章之上,承上遞下,通篇精神全在此處。蓋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樂』二義快足滿意。若無此,則上之雲『求』,下之雲『友』、『樂』,氣勢弱而不振矣。

此古人文章爭扼要法,其調亦迫促,與前後平緩之音別。」姚氏對本章在全詩中的重要性分析最為精當。應當補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氣,而且寫出了生動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禎《漁洋詩話》所謂「《詩》三百篇真如畫工之肖物」。

林義光《詩經通解》說:「寐始覺而輾轉反側,則身猶在床。」這種對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寫,可謂「哀而不傷」者也。

第四、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都是既得之後的情景。曰「友」,曰「樂」,用字自有輕重、深淺不同。

極寫快興滿意而又不涉於侈靡,所謂「樂而不淫」。通篇詩是寫乙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求之而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蒹葭這首詩以水、蘆葦、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

早晨的薄霧籠罩著一切,晶瑩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而行。詩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體現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霧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紗。

她一會出現在水邊,一會又出現在水之洲。尋找不到,急切而又無奈的心情正如螞蟻爬一般癢,又如刀絞一般痛。就象我們常說的「距離產生美感」,這種美感因距離變的朦朧,模糊,不清晰。

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間位置都是模糊的,給人以霧裡看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發顯得難以捉摸,構成了一幅朦朧淡雅的水彩畫。 詩的每章開頭都採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

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讚嘆,繪畫出乙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徵,不惜用濃墨重彩反覆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詩每章的頭兩句都是以秋景起興,引出正文。

它既點明了季節與時間,又渲染了蒹蒼露白的淒清氣氛,烘托了人物悵惘的心情,達到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物件形成乙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託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

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乙個側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 王夫之《薑齋詩話》說:「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為珀芥也。

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這首詩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交鑄在一起,從而渲染了全詩的氣氛,創造的乙個撲朔迷離、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體現。總之,《蒹葭》詩的豐富美感,不論是從欣賞的角度,還是從創作的角度,頗值得我們重視和予以認真的**。

《詩經蒹葭》的詞,《詩經 蒹葭》的詞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遊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贈汪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 竹枝詞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憶江南 關於流水的詩 1 天淨沙 秋思 元代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

《詩經蒹葭》是什麼意思《詩經蒹葭》中的所謂是什麼意思

你好!詩經 蒹葭 出自 詩經 秦風 是一首懷人古體詩。詩中的 伊人 是詩人愛慕 懷念和追求的物件。本詩中的景物描寫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渾融一體,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淒婉惆悵的情感,給人一種淒迷朦朧的美。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 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 在水一方 可望...

《關雎蒹葭》重章的不同之處,關雎和蒹葭的異同

關 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