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2021-03-07 00:02:22 字數 5287 閱讀 9027

1樓:飛得更高

————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用好概念數學

現在很多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認為數學特別難學。我們只要認真分析,就不難發現,主要是學生對一些數學概念沒有搞清楚。如:

12的最大約數與最小倍數是相等的。學生卻判斷是錯誤的,本題涉及 「因數」、乙個「自然數」的因數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倍數」、乙個自然數的倍數是「無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最大的沒有。

還有「相等」。學生出現錯誤,說明學生對數學概念沒有理解掌握好。數學概念是「雙基」(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基礎知識的起點;是邏輯推理的依據;是正確、合理、迅速運算的保證。

學生正確、清晰、完整地掌握數學概念,是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如果學生對概念不明確,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如果不懂什麼是「分數」和「分數單位」,就很難理解分數四則運算法則的算理,就會直接影響分數四則計算能力的提高。

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只有在概念清楚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法則,經過適當練習才能形成。學生概念清楚了,才能進行分析推理;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因此,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形成概念,正確地掌握和運用概念是極為重要的。

數學教學過程,就是「概念的教學」。乙個數學教師,要把概念教學放到突出地位。小學數學中的一些概念,對小學生來說,由於年齡小,知識不多,生活經驗不足,抽象思維能力差,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因此教師在有關概念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從小學生年齡實際出發,這樣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中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

1.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由於年齡、知識和生活的侷限,其思維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認識乙個事物、理解乙個數學道理,主要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因此,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盡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

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如在教平均數應用題時,我利用鉛筆做教具,重溫「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個同樣大的小木塊擺出三堆,第一堆1塊,第二堆2塊,第三堆6塊,問:

「每堆一樣多嗎?哪堆多?哪堆少?

」學生都能正確回答。這時,我又把這三堆木塊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塊,告訴學生「3」這個新得到的數,是這三堆木塊的「平均數」。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學生仔細看,用心想:

「平均數」是怎樣得到的。學生看我把原來的三堆合併起來,變成一堆,再把這堆木塊分做3份,每堆正好3塊。這個演示過程,既揭示了「平均數」的概念,又有意識地滲透「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然後,又把木塊按原來的樣子1塊,2塊、6塊地擺好,讓學生觀察,平均數「3」與原來的數比較大小。學生說,平均數3比原來大的數小,比原來小的數大,這樣,學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數」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徵。

2.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

數學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難以直觀表述。如比例尺、迴圈小數等,但它們與舊知識都有內在聯絡。我就充分運用舊知識來引出新概念。

在備課時要分析這個新概念有哪些舊知識與它有內在的聯絡。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講授新概念,學生是容易接受的。蘇霍姆林斯基說:

「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從心理學來分析,無恐懼心理,學生容易活躍;無畏難情緒,易於啟發思維;舊知識記憶好,容易受鼓舞;所以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教學效果好。例如從求出幾個數各自的「倍數」從而引出「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等概念。

總之,把已有的知識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以舊帶新,再化新為舊,如此迴圈往復,既促使學生明確了概念,又掌握了新舊概念間的聯絡。

3.通過實踐認識事物本質、形成概念

常言說,實踐出真知,手是腦的老師。學生通過演示學具,可以理解一些難以講解的概念。如一年級小學生初學數的大小比較。

是用小雞小鴨學具,一一對比。如乙隻小雞對乙隻小鴨,第二隻小雞對第二隻小鴨,……直到第六只小雞沒有小鴨對比了,就叫小雞比小鴨多1只。又如二年級小學生學習「同樣多」這個概念也是用學具紅花和黃花,學生先擺5朵紅花、再擺和紅花一樣多的5朵黃花,這樣就把「同樣多」這個數學概念,通過演示(手),思維(腦),形成概念,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律。

這比老師演示、學生看,老師講解、學生聽效果好,印象深、記憶牢。

4、從具體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適應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也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概念教學中,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義,沿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圓周率這個概念比較抽象。一般教師都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認識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很快就發現不管圓的大小如何,每個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教師指出:

「這個倍數是個固定的數,數學上叫做「圓周率」。這樣,引導學生把大量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拋棄事物非本質東西(如圓的大小,紙板的顏色,測量用的單位等)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不論圓的大小,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形成了概念。

5、用「變式」引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概念之後,我經常變換概念的敘述方法,讓學生從各個側面來理解概念。概念的表述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質數,可以說是「乙個自然數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別的因數,這個數叫做質數。

」有時也說成「僅僅是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倍數的數」。學生對各種不同的敘述都能理解,就說明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是透徹的,是靈活的,不是死背硬記的。有時可以變概念的非本質特徵,讓學生來辨析,加深他們對本質特徵的理解。

6、對近似的概念加以對比

在小學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含義接近,但本質屬性有區別。例如:數字與位數、體積與容積,減少與減少到等等相對應概念,存在許多共同點與內在聯絡。

對這類概念,學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須把它們加以比較,避免互相干擾。比較,主要是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就要對進行比較的兩個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質特點。然後把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分別找出來,使學生既看到進行比較物件的內在聯絡,又看到它們的區別。

這樣,學的概念就會更加明確。對近似的概念經常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區分,既能培養學生對易混概念自覺地進行比較的習慣,也能提高學生理解概念的能力。多年來教學實踐的體會:

重視培養學生的比較思想有幾點好處:(1)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2)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有利於培養學生系統化的思維方式。

5、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概念的含義

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必要的,但教師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也不能忽視。教師應發揮好主導作用。教師與學生的主、客體地位是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又相互轉化。

在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沿著觀察、思維、理解、表達的過程,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極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可以教會學生去發現真理。比如我教質數,合數兩個概念。

我先板書幾個數:1、2、3、4、5、6、8、9、11、12,讓同學分別寫出每個數的因數來。為了便於學生觀察,有意識地做如下的排列,學生寫出下列答案:

1——1   2——1、2    6——1、2、3、6

3——1、3 4——1、2、4

5——1、5    8——1、2、4、8

11——1、11 9——1、3、9

12——1、2、3、4、6、12

訂正後,讓學生仔細觀察,找自然數的因數規律。學生觀察後發現了規律。有的說有三種規律,有的則認為四種情況。

我表揚同學觀察分析得好。是三種規律。於是又啟發他們看是哪三種?

①乙個自然數只有乙個因數;②乙個自然數有兩個因數;③乙個自然數有三個以上因數。在這個情況下,我再次啟發:乙個因數的是什麼樣的數?

兩個的是什麼樣的?三個以上又是什麼樣的因數?學生則發現乙個的只有1;兩個的則有1還有本身;三個以上的則有1、自己本身、還有其它的因數。

最後老師一一肯定,並由學生看書後總結出質數、合數概念,這時學生很受鼓舞,認為自己發現了真理。對質數、合數的概念印象極為深刻永不忘記。我又有意識地讓學生研究「1」到底算哪類?

學生沉默了,我說:「從書上找找是怎麼說的?知道的就發言」。

通過學生的口,說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我問:「為什麼」?

學生答:因為「1」的因數只佔一條,算1就沒有本身,算本身又沒有「1」,這樣可比老師直接告訴、或叮嚀他們注意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把大量感性材料經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

拋棄事物和現象的非本質的東西,抓住事物和現象的本質特徵形成概念。因為是學生付出了腦力勞動而獲取得到的,所以容易理解,記憶也牢固。

二 有效鞏固概念

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概念,而且還要使學生熟記並靈活地運用概念。我認為概念的記憶與應用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教學中,加強練習,及時複習並做歸納整理,對鞏固概念具有特殊意義。

1、學過的概念要歸納整理才能系統鞏固

學習乙個階段以後,引導學生把學過的概念進行歸類整理,明確概念間的聯絡與區別,從而使學生掌握完整的概念體系。如學生學了「比」的全部知識後,我幫助他們歸納整理了什麼叫比;比和除法、分數的關係;比的基本性質,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化簡比;這一系列知識複習清楚之後,才能很好地解決求比例尺三種型別題和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只有把比的意義理解得一清二楚,才能繼續學習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這樣做,就構成了乙個概念體系,既便於理解,又便於記憶。概念學得扎扎實實,應用概念才會順利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實際應用,鞏固概念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勢必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學生學了小數的意義之後,我就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到商店了解幾種商品的價錢,寫在作業本上,第二天讓他們在課上向大家匯報。

通過了解的過程,非常自然地對小數的意義,讀、寫法得以運用與理解。又如學了各種平面圖形後,我讓學生回家後,觀察家裡那些地方有這些平面圖形。通過這種形式的作業,學生感到新鮮,有趣。

這不僅鞏固了所學概念,還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綜合運用概念,不僅鞏固概念,而且檢驗概念的理解情況。

在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概念之後,進一步設計各種不同形式的概念練習題,讓學生綜合運用、靈活思考、達到鞏固概念的目的,這也是培養檢查學生判斷能力的一種良好的練習形式。這種題目靈活,靈巧,能考察多方面的數學知識,是近些年來鞏固數學概念一種很好的練習內容。

練習概念性的習題,目的在於讓學生綜合運用,區分比較,深化理解概念。所安排的練習題,應有一定梯度和層次,按照概念的序,學生認識的序去考慮習題的序。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的需要,採用多種形式和方法設計,藉以激發學生鑽研的興趣,達到鞏固概念的目的。

尤其應組織好概念性習題的教學,引導學生共同分析判斷。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刻地體會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用心講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實雙基的前提,又是使學生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鍵。但這也僅僅是學習數學的乙個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形成概念之後,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使學生經常地運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飛躍。

只有學生會運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從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數學知識。只有這樣,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如何進行小學集合概念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中困惑的問題徵集,越多越好。幼兒數學學習,主要分六大模組 1 集合 教孩子學會分類,幫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義,逐步形成關於具體事物的集合概念,這是計數的前提,是形成數概念的基礎,為孩子數學能力做準備。2 數 孩子總是先口頭數數開始,到結合實物數數。從無意義的數字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認識...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一 教學設來 計的起點自分析 任何學科的教bai學設計必須搞 du清以下三個問題zhi 為誰設計,設計什麼,如何dao設計 這三個問題有行為上的邏輯關係,只有搞清教學設計的物件 目標,才能有效地設計教學。首先設計的物件是學生,對學生的分析通常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學生當前的狀態 知識 技能 情感 態度 ...

如何進行小學古詩文教學如何有效進行小學古詩詞教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龍源期刊網 古詩詞是世界文化瑰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她那精煉的篇幅中無不閃爍著古人智慧型 情感 哲理和對人生的渴望。在詩文間不僅語言優美還有一種韻律美,節奏感很強,使之朗朗上口。她是中國古代漢語凝練的巔峰,由此新課標也充分肯定古詩詞在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