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詞什麼時候講,兼詞屬於什麼

2025-05-10 04:30:12 字數 3096 閱讀 9170

1樓:free亞森江

兼詞最早是由楊樹達在《文言文法》中提到的,他說。

這類詞(即兼詞,若東按)的特點是,以乙個字,卻同時起兩個不同的詞性的作用。有些是合音詞,有些卻不是合音詞;譬如常用的'諸』字,有時是'之於』兩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那麼,這一'諸』字便同時既起代詞的作用,又起介詞的作用,'一身而二任了枯讓』。因此,我管它叫兼詞,因為它表面上只是乙個字,卻兼任兩種詞。

簡單說兼詞就是指有兩個詞的意義和作用的單音詞,它所兼有的兩個詞屬於不同的詞類。下面將文言文中常見的「諸」與「焉」的用法列舉如下:

1.「諸」可譯為「之於」或「之乎」

1)當用在句中時相當於「之於」(「之」是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他、她、它」),於」根據文意靈活譯出。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愚公移山》)

乃賞成,獻諸撫軍。(《促織》)

2)用在句末時相當於「之乎」(「乎」是疑問語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嗎」),之」作代詞,一般指事情。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莊暴見孟子》)

子聞乎?(《左傳?昭公八年》)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梁惠王下》)

2.「焉」根據語氣的不同,可理解為「於何」(在**)或「於此」(在、從這裡),「於彼(在、從那裡)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在**)

青麻頭伏焉。(《促織鄭敗》,在**)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在那裡)

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從這裡)

還有乙個「盍」,做兼詞講是「何不」的意思,如: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

盍」有時會以「蓋」的形式出現,如: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喊敗顫子蓋少貶焉。(《史記·孔子世家》)

注:成語「居心叵測」中的「叵」也是兼詞,理解為「不可」。

2樓:網友

古代漢語碧數悔中,有的字代表了兩個詞的結合。這種字兼有互相結合的兩個詞的意義和用法,這樣的字便成為兼詞常見的兼詞有"諸","焉","叵","曷","盍","旃悔正"。這種字的讀音有的是它代表的兩個詞的聲音的拼合,如:

旃"是代詞"之"和介詞"焉"的合音,"諸"是代詞"之"和介詞"於"("於"畢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詞"不"和動詞"可"的合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兼詞都是合音詞。另外,需要特別指明的是,兼詞並不是獨立的一類詞。

3樓:生活數碼樣樣通

兼詞通常是在端午節期間講的,其目的是為了祝福他人,給大家帶來吉祥、健康和快樂。

4樓:孤獨聖人

指著別人的時激遲襲候用。兼詞,是指古代漢語中,有的字代表了兩個詞的結合。這種字兼有互旦喚相結合的兩個詞的意義和用法,這樣的字便成為兼詞。

常見的兼詞有明兄"諸","焉","叵","曷","盍","旃"等。

5樓:不做噩夢

兼論一般在學術**中使用,是一種深入、系統的論述或解釋,它通常由資料分析、比較研究和邏輯推理組成。

什麼是兼詞

6樓:網友

兼詞,是指古代漢語中,有的字代表了兩個詞的結合。這種字兼有互相結合的兩個詞的意義和用法,這樣的字便成為兼詞 。常見的兼詞有諸,焉,叵,曷,盍,旃等。

常見的兼詞有"諸","焉","叵","曷","盍","旃"。這種字的讀音有的是它代表的兩個詞的聲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詞"之"和介詞"焉"的合音,"諸"是代詞"之"和介詞"於"("於"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詞"不"和動詞"可"的合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兼詞都是合音詞。另外,需要特別指明的是,兼詞並不是獨立的一類詞。

7樓:衛蹈士

兼詞是文言文中特殊語言現象,就是乙個單音節詞由兩個字快讀而合成,同時兼有兩種詞性。常見的有「諸」「耳」等。「諸」用在句中,有時是「之於」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詞,「於」是介詞。

如: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

什麼是兼詞

8樓:網友

古漢語裡一般乙個字表示乙個意思,但有時,某乙個字可同時表示兩個意思,如「諸」有時表「之於」「之是」「之此」等意,同時具備兩個含義,那此時就是「兼詞」

兼詞屬於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定義1: 1相加關係—兼詞所謂兼詞,是指在語法上作乙個詞用,在意義上作兩個詞解釋,具有這樣特點的詞,文言語法中稱之為兼詞。可見這是兼有兩個詞的意義的特殊單音詞,有的兼詞不僅兼義,而且兼音。

源自: 趣談古典醫籍中的加、減、乘、除法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 1998年 範開珍。

**文章摘要:《正》 在閱讀古典醫籍時,經常遇到有些特殊的文言詞用法獨特,其功能不盡同於現代漢語,更有趣的是:這些特殊的文言詞所表達的意義,非常近似於數學中的「四則運算」。

筆者有興趣對此進行過歸納整理,並將此類語言現象,稱之為文言詞彙中的「加」、「減」、「乘」、「除」。可謂是教學之一得,以饗讀者。

定義2: 這種「焉」字通常稱為兼詞,即表示「於+是」的意思,這也是中學文言文教學中有關虛詞的乙個重點內容。「猶且從師而問焉」出自韓愈的《師說》,《師說》名氣之大已毋庸多言,相信考生決不至於不熟悉。

什麼是兼詞?

10樓:網友

古代漢語中,有的字代表了兩個詞的結合。這種字脊早姿兼有互相結合的兩個詞的意義和用法,這樣的字便成為兼詞 。

常見的兼詞有"諸","焉","叵","曷","盍","旃".這種字的讀音有的是它代表的兩個詞的聲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詞"之"和介詞"焉"的合音,"諸"是代詞"之"和介詞"於"櫻絕("於"古音"wū")的合睜粗音,"叵"是否定副詞"不"和動詞"可"的合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兼詞都是合音詞。另外,需要特別指明的是,兼詞並不是獨立的一類詞。

兼詞的常見兼詞

11樓:u妖勫簹

常見的兼詞有諸,焉,叵,曷,盍,旃。這種字的讀音有的是它代表的兩個詞的聲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詞之和介詞焉的合音,諸是代詞之和介詞於(於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詞不和動詞可的合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兼詞都是合音詞。另外,需要特別指明的是,兼詞並不是獨立的一類詞。

兼能組什麼詞,兼可以組哪些詞?

兼可以組哪些詞?兼 字可以加言字旁組成 謙 字。 謙讓 qi n r ng 謙虛地禮讓或退讓。 謙和 qi n h 謙遜易接近。例句 王老師為人很謙和,同學們都喜歡他。 謙遜 qi n x n 不自大或不虛誇。例句 謙遜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德。 謙稱 qi n ch ng 謙遜的稱呼。例句 謙辭敬語...

古文中兼詞是什麼用法,古文中兼詞是什麼用法?

通俗地說,即是 和 以及 文言文中的 兼詞 有哪些?文言文中的 兼詞 有 諸 焉 盍 曷 叵 旃 兼詞是指文言文中兼有互相結合兩個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特殊的單音節詞。文言文中幾個特殊的詞 兼詞用法 1,諸,讀音 zh 諸 的位置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在句中時相當於 之於 之 是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 他...

如樂作焉焉 為什麼是語氣助詞而不是兼詞

判斷 焉 是語助詞還是兼詞,要看此處是否包含代詞的意義。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這句話講了兩處的聲音,一是此處的 窾坎鏜鞳 之聲,一是另一處 噌吰如鐘鼓 之聲,而這兩處的聲音相互和應,才像演奏的 如果 焉 兼有代詞意義,則表示 只是在這邊響起,與兩處相應是矛盾的。所以,焉 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