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奚玉花錯水
最好是一週5次就夠了。畢竟運動過量也對身體不好。也達不到什麼效果。
2樓:南宮懷雨姬賦
介紹乙個簡單易行而又很有清雹效的方法:
每天早上做中長跑,跑時手不要成半握狀,要四指併攏,繃直,拇指叉開或並起都可以,然後兩臂做儘可能大的幅度擺動.跑的路程和時間不必強求自已,循序漸進.跑到最後要做強衝刺,大幅度擺動雙臂.
跑後稍休息,做擴胸動作。
然後做俯臥撐,雙手要開啟一臂以上的寬度,腳要比臂部下撐時的最低點還要高(且在一定範圍內,越高越好).向下動作時呼氣,要呼得徹底才可以上撐;向賀正陪上動作時要吸氣,儘量吸,以開啟肺部.要做到感覺累了再免強自已做一兩個.還可以稍休息後再做一遍,或更多遍.
再下來就用啞鈴,要選一對比你感覺"正好適合"稍重的啞鈴,做仰臥飛鳥動作,不能做太久,累了就稍停再做,至胸部有酸脹感為止.
運動對肌肉的作用規律(這些很重要的哦):
早晨運動長肌肉和力量,傍晚運動長耐力;較高強度而相對短促的鍛練長肌肉和力量,反之長耐力不長肌肉,高強度且長時間的運動則損肌肉.
休息足夠營養充足能量充足(或稍過剩)的狀況下,運動能強身健體;反之則勞損機禪蠢體。
一週健身幾次最好?每天運動要多少分鐘呢?
3樓:娛圈紅太狼
根據科學研究調查每週運動三次和七次的效果都是一樣的。一般建議是運動3~5次。每次半個小時到乙個小時。
健身運動包括:為了提高心肺耐力,一般選擇有氧運動;為了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可採用抗阻訓練;為了改善柔韌性,可進行伸展性練習。運動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下面以有氧運動為例。
人體的內臟器官系統功能活動有一定的惰性,所以要遵循漸進性原則,運動量由小到大,鍛鍊負荷應該慢慢地提高。
有氧運動,好多人是為了提高心肺耐力水平,減掉多餘脂肪,達到**或保持合理體重。對於體適能較低的初級學者來說。開始訓練時,每週訓練的次數應該少一些,隔天進行,每週三次為宜。
當訓練水平提高,適應鍛鍊了,可適當增加訓練頻率,一般每週3~5次。
每次運動的時間,取決於客戶想要達到的目標,並根據客戶身體情況,現有訓練水平和運動強度,強度越大,攝氧量就越大,能夠維持的運動時間就越短。
所以建議:低強度活動每次必須超30分鐘以上,高強度訓練,也需持續20分鐘或更長。對於相對較低的強度和較長的運動時間的訓練,多數人更容易完成,所以可讓客戶採用長時間中強度活動60分鐘以上。
這樣的問題怎麼會有準確答案呢,問這個問題的人多數是迷信專家說法並且比較少實踐,難道想學會全部運動知識再開始運動嗎,估計學到99歲都學不完喔。
在網上問自己的運動量這類的問題是沒意義的。假如健身大神告訴你:必須一週運動五天,每次運動都要做到極限為止。真的能做到嗎,就算勉強做下來真的能一直堅持嗎?
或者反過來讓你一週三四次,萬一又覺得沒效果的話有該怎麼辦?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大,每個人的標準都是肯定不一樣的,所以固定不變的標準肯定是錯的。
想知道自己一週應該做幾次運動,首先有件事必須要去做,那就是先去運動一段時間,而且要儘量多運動幾次,通過實踐準確的掌握自己的運動能力。
在實踐中,只需要注意兩個方面:運動後的身體狀態;下次運動前的心理狀態。最好的健身運動就是人們所喜歡並能長期有規律堅持的運動。
4樓:小滔看世界
一週三次。普遍認為,一週三次健身的人群,身體最為健康,健身效果體現的也是最好的。
第一種:體力型運動。有氧運動運動有分成高韌性的有氧運動和適中硬度的有氧運動。
適中硬度的有氧運動運動,建議運動時間要保證在30分鐘-60分鐘,一週的訓練頻率維持在5次,每星期總的運動時間在150-300分鐘中間。而高韌性的訓練則建議每一次運動時間操縱在25分鐘上下,每星期訓練頻次操縱在3次,每星期運動時間操縱在75-150分鐘中間。有氧運動運動包括新專案:
徒步,慢跑,騎車,划船器,跑步機,游水這些。
第二種:力量型運動。力量型的訓練在新手環節一定要操縱頻次,前期建議每星期訓練頻次在3次上下,訓練時間在40-60分鐘上下,身體慢慢融入之後,每星期的訓練頻次可以逐漸提高到3-6次,給身體留足歇息修復的時間。
力量型運動包括新專案:槓鈴彎舉,臥推,俯臥撐,競走這些。
第三種:柔韌度運動。柔韌性訓練便是給全身肌肉做拉申,一般建議每日必須做一下拉申運動,每一次的拉申時間可以調節在一分鐘上下就可以,姿勢可以是屈伸,劈叉等。
提公升柔韌度運動:民族舞蹈,瑜伽健身,產後瑜伽等。
每一項運動方法,它的運動抗壓強度和時間全是不一樣的,依據本人身體素質及其本人運動目地的不一樣,訓練的方式 和方案也是會各有不同,假如你還是不清楚你的身體狀況,那麼,你能在這種建議時間內訓練,防止身體發生問題。
5樓:小阿星
一週應該4到6次。每天健身時間應該控制在乙個小時左右,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決定。
6樓:夾竹桃
我認為一週健身其次是最好的,每次健身控制在30~50分鐘。
健身一週幾次最好
7樓:千冥靚傲
對初學者來講,一週訓練3天,可以有最大的訓練效果。
一般而言,初學者的訓練重點應該是大肌群,比如臀腿、肩胸。這些部位不僅是決定自己外貌看起來帥不帥、美不美的最重要因素。而且大肌群的燃脂能力也是最強的。
你想想,你深蹲五十次,臀腿發力。肯定比你握住筆桿子一小時,手指很累時燃燒的脂肪要多很多了的。訓練是有消耗的,而大小肌群的恢復速度也是不同的。
下面會提到,肌群、神經系統、肌腱都有相應的恢復時間。而且,當你的訓練時間越長,訓練量越大,恢復速度越慢。
當然,這裡面很多恢復速度和疲勞程度,是可以隨著訓練效果的增加而變快的。但對於初學者而言如果想讓自己能有比較好的回覆速度,最好能讓兩次大肌群訓練相隔72小時左右。
比如我們可以一週制定三次訓練,分別是臀腿、胸部、背部。核心訓練比如腹肌,是可以放在大肌群訓練後的,最後做有氧或hiit訓練。
每次訓練相隔一到三天比較適宜。比如週一訓練上半身肌群,週三練下半身肌群,週六練上半身肌群,依次迴圈。
1、每週訓練3-5天,其中3天必須是三大肌群,並且以複合動作為基準;
2、剩餘的時間,可以進行體能訓練,保持身體的體能增長,而不是光注意肌力。
我們給乙個方案,作為參考,具體組數、次數,謹遵自己的體能安排,建議組數4-6,次數8-10。
訓練日1:胸肌。
平板臥推,上斜臥推,下斜臥推,啞鈴夾胸。
訓練日2:背部。
引體向上/高位下拉,槓鈴划船,屈腿硬拉。
訓練日3:體能訓練。
訓練日4:腿部。
深蹲,箭步蹲,腿舉,直腿硬拉,夾腿。
那麼話說回來,如果你小肌群的力量太小,那勢必會影響大肌群訓練,所以對於部分需要強化小肌群的新手,我也提供了下面這個方案。
1、每週訓練3-5天,其中3天必須是三大肌群,小肌群跟在大肌群之後訓練;
2、這個階段屬於新手階段,請不要考慮太多「長肌肉」,先打好基礎。
我們給乙個方案,作為參考,具體組數、次數,謹遵自己的體能安排,大肌群建議組數4-6,次數8-10;小肌群建議組數6-8,次數10左右。
訓練日1:胸肌 三頭肌。
平板臥推,上斜臥推,下斜臥推,啞鈴夾胸。
雙槓臂屈伸,啞鈴頸後臂屈伸。
訓練日2:背部 二頭肌。
引體向上/高位下拉,槓鈴划船,屈腿硬拉。
站姿啞鈴彎舉,斜板彎舉。
訓練日3:體能訓練。
訓練日4:腿部 三角肌。
深蹲,箭步蹲,腿舉,直腿硬拉,夾腿。
槓鈴頸前推舉,啞鈴側平舉,啞鈴俯身飛鳥。
健身一週幾次比較好呢?
8樓:網友
1.想**就把碳水減半,隨便練練體重就掉,如果覺得很難,一步一步來,那第一步先減晚上的碳水,過一段時間後,第二步減早晨的碳水,再適應一段時間,第三步減中午的碳水。千萬不要不吃晚飯,不吃晚飯對身體健康不好。
2.快速減重一定對身體有害,如果分不清怎麼算快,一週減4斤以上就算快了,2-3斤算高效速度,1-2斤算慢速,不要追求快速的那種體重驟變**,對身體損害非常大。
3.最好的減脂方式一定是有氧和無氧配合,因為減脂的原理是一天當中攝入的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處於熱量赤字的時候自然就會達到減脂效果,如果只通過有氧運動來**,在減掉一定體重之後就會進入平臺期,不會再減輕體重,不能獲得好的形體。
4.永遠記住,健身不是健命,身體是肉做的,不是鐵做的,精力有限,隨著年齡增長,精力也會下降,有空去鍛鍊,比有空躺著玩遊戲強,有時候精力也不能用時間衡量,很多博主說自己的高效訓練40分鐘足夠,往往你這40分鐘高強度鍛鍊頂別人大半天工作消耗的精力了。
5.關於蛋白質補充,沒必要非要健身前後喝蛋白粉,每天的總量到位就好,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安排。
去健身房鍛鍊,一週幾次為最佳,是去健身房鍛鍊好,還是自己鍛鍊好了
歐陽青芬葷婷 健身如果 三天打漁,兩天晒網 效果會大打折扣,尤其在練肌肉時,更要嚴格掌握健身頻率。進行肌肉鍛鍊時是需要休息,但時間不能太長。肌肉鍛鍊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運動結束後,經過適當的休息,肌肉中的營養物質又很快得到補充,而且補充的量會比所消耗的還要多,這種現象在生理學上叫做 超量恢復 超量...
在健身房中不請私教如何達到健身效果
循序漸進,每月力量舉長20斤即可,臥推和深蹲差不多 個人而言,如果我身邊周圍健身比較厲害的朋友,可以讓他們帶我練。一般他們如果不方便的話,爭取跟他們一起練個十多次,教會我自己訓練方法,動作要領即可。我建議挑一本口碑較好,覆蓋內容較全面的健身書籍從頭到尾讀完,掌握基本的健身知識,照著書中指示做一遍,向...
啞鈴一周鍛鍊計畫表,求乙份健身計畫一周表
健 身 訓 練 方 案 時間訓練部位動作名稱組數 組 間歇時間每組次數 個 星 期 一胸部上斜臥推3 組 80 8 10 個 上斜飛鳥2 組 80 8 10 個 腿部屈膝蹲3 組 70 8 10 個 站立提踵2 組 70 8 10 個 腰腹部擱凳仰臥起身3 組 70 8 10 個 懸垂屈膝舉腿2 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