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性儉厲文言文翻譯
1樓:四季教育
陶公性儉厲》
選自記載漢到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世說新語—政事第三》,編者是劉義慶。
403-444),他是南朝。
宋著名的文學家。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原文翻譯吧。
陶公性儉厲
陶公性檢厲,勤於事。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鹹不解其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溼,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
伐蜀,裝船,悉以作釘。
又云,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乃超兩階用之。
翻譯:
陶侃。性勤儉省而嚴厲,對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荊州刺史的官史時,命令建造船隻的。
**把鋸木屑全部收集起來,不論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後來正月初一大會僚屬,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大堂前的臺階除雪後還很溼。
這時陶公就讓人用木屑覆蓋在上面,人們出入一點都不受到妨礙。
官府用的毛竹。
陶侃總是命令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來,(以至於)堆積得像山一樣。後來桓溫。
伐蜀,把戰船組裝起來的時候,都用這些竹頭作釘。
又傳說,陶侃曾徵調當地竹篙,有一位**把竹子。
連根取用,用竹根代替竹篙的鐵箍,陶侃就把他提公升兩級加以重用。
註釋:
陶公:陶侃的敬稱。陶侃(239-334),東晉。
人。官至荊、江兩州刺史。
性:性格。魚梁吏:管理漁業的官吏。
荊州:荊州刺史。
檢厲:認真,嚴肅。
勤:勤勉。敕:命令。
悉:都。錄:收集。
鹹:都,完全。
正會:農曆正月初一集會。
值:適逢;正當。的時候。
始:剛剛。聽事:處理政事的廳堂。
除:臺階。猶:仍然。
階:官度。桓宣武:即桓溫。
伐:討伐。裝船:修造船隻。
發:徵發,調集。
取:拿取。仍:因而,於是。
當足:用堅硬的竹根當作竹嵩的鐵足。
超:越級公升官。
以:任用。鑑賞
陶公生性檢厲,是嚴肅認真,辦事勤勉的人。
本文述說的是陶侃為官節儉、使物盡所用的故事。
體現了陶侃節約的品質。
道理
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仔細,考慮長遠 ,要顧全大局。
陶侃逸事文言文翻譯
2樓:信曼嵐
陶侃逸事文言隱譽姿文翻譯:陶侃在廣州,沒有事的時候總是早朝把白磚運到書房的外邊,傍晚又把它們運回書房裡。別人問他這樣做的緣故,他說:
我正在致力於收復中原失地,過分的悠閒安逸,唯恐不能承擔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勞罷了。」
陶侃在廣州,沒有事的時候總是早朝把白磚運到書房的外邊,傍晚又把它們運回書房裡。別人問他這樣做的緣故,他說:「我正在致力於收復中原失地,過分的悠閒安逸,唯恐不能承擔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勞罷了。
>陶侃生性聰慧敏捷,恭敬有禮,為官勤懇,整天嚴肅端坐。軍中府中眾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檢查管理,沒有遺漏,不曾有片刻清閒。招待或送行灶絕有序,門前沒有停留或等待之人。
他常對人說:「大禹是聖人,還十分珍惜時間;
至於普通人則更應該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怎麼能夠遊樂縱酒?活著的時候對人沒有益處,死了也不被後人記起,這是自己毀滅自己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見乙個人手拿一把未熟稻穀,陶侃問:
你拿它做什麼?」那人:「在路上看見的,就隨意拿來罷了。
陶侃大怒說:「你既不種田,又拿別人的稻子戲耍!」陶侃抓住虛穗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於農事,家中充足。
造船的時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頭都登記後收藏起來,人們都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後來大年初一聚會時,地面積雪,太陽剛放晴,廳堂前積雪,地面還潮溼,陶侃於是用木屑鋪散地面。等到桓溫伐蜀時,又用陶侃儲存的竹頭作釘裝船。
陶侃綜合料理事物極其細密,都是這樣。
陶答子妻文言文翻譯,陶母責子退鮓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陶母責子退鮓文言文翻譯是什麼?陶母責子退鮓 文言文翻譯如下 陶公少時,作魚梁吏。晉代陶侃。年青時,曾經擔任監管魚池 嘗以坩鮓餉母。他將一些醃魚送給母親。母封鮓付吏,反書責侃曰 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母親清好封好魚乾交給送來的人,反而寫信責備陶侃說 你當官,把官府的東西送給我,不僅...
陶母責子文言文的譯文,「陶母責子」文言文的譯文是什麼
東晉陶侃 來年輕時當過潯陽縣自的小吏,專門監管魚壩。一次,他派人將一罐乾魚送給母親品嚐,沒料到陶母不但令差役送回乾魚,而且寫信責備他 你做官,拿官府的東西送給我,不僅不能給我帶來好處,卻反給我增添了憂慮。陶侃讀畢母親來信,愧悔交加,無地自容。自此以後,嚴母訓導銘刻在心。其後為官四十年,勤慎吏職,始終...
顧炎武精勤文言文翻譯,顧炎武精勤 文言文翻譯
原文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遇邊塞亭障,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諮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就據鞍默諸經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後,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翻譯顧炎武 字亭林 先生從小到老手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