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的作者王安石是北宋傑出的什麼家

2022-01-11 20:10:22 字數 5950 閱讀 6943

1樓:平原督郵醉青州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可是文學家。

2樓:

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

3樓: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號半山,漢族,宋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出生於臨川軍之新淦縣(今江西新幹縣),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人物簡介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乙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豐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乙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泊船瓜洲作者是宋朝王安石曾推行什麼

4樓: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

借初春到來,皓月當初。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

其實,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滿意請採納

5樓:彼岸的暗夜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2023年)開始,至元豐八年(2023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2023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6樓:溫暖雙耳

王安石曾推行熙寧變法。下面是詳細介紹:

熙寧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2023年)開始,至元豐八年(2023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

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2023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泊船瓜洲》作者是誰?什麼朝代?

7樓:靈比爾

是宋朝王安石寫的

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現在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

4. 鍾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數重:幾層。

6. 綠:吹綠了。

7. 還: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裡。

[簡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麼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鍾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

次句「鍾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

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本詩是「文字頻改,工夫自出」(《童蒙詩訓》)的著名例證。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屬江西)人。有《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1.從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

2.從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

3.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南岸。

4.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故鄉。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宋撫州臨川人,是北宋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王安石少懷大志,博學多思,隨父宦遊各地,目睹了北宋「民勞財匱」的社會狀況,在哲學,經濟,教育倫理等方面,提出了乙個完整的新的思想體系-「荊公新學」,旗幟鮮明的標明自己的唯物主義立場,給當時的思想界帶來一絲清新的空氣,對後來中國學術思想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同時為王安石的的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王安石自22歲考中進士,踏入仕途,幾近三十年地方官生涯,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區域性地推行了改革弊政的革新措施。2023年寫了著名的《上宗仁皇帝言事書》,提出了全面改革的主張,為後來的熙寧新法構思了一幅初步的藍圖。1069-2023年,王安石兩度為相,在他的荊公新學思想基礎上,大膽的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振聲發饋的政治思想。

為改變北宋「積貧積若非」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不顧守舊勢力的反對和阻撓,發動和領導了一場以「理財」「整軍」為中心,以「富國強民」為目的,涉及到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各個方面的規模巨大,威武雄壯的社會變革運動。史稱「熙寧新法」。王安石因此被列寧稱讚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在文學方面,王安石不僅在理論上獨樹一幟,而且在創作實踐上別具一格。他的詩詞瘦硬雄直,散文說理邏輯嚴密,行文峭菝凌厲,給後人留下1540多首詩歌,800多篇散文的豐富文化遺產。其詩文《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堪為千古絕唱。

《桂枝香 金陵懷古》一詞寫景言志為詩詞名篇。散文《答司馬諫議書》《遊褒禪山記》作為范文精選入中學課本。卓絕的文學造詣實為唐宋八大家之中堅,現存著作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周官新義》,《宋說》等。

8樓:天下無雙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9樓:時光小玉

北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主持變法,但被司馬光等推翻

10樓:韓可麗心

《泊船瓜洲》作者是王安石,宋代的,如果要問關於古詩的問題,那就找我好了,我從會說話就開始背古詩。。。。。。

1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體裁)七言絕句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2樓: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寫<泊船瓜洲>的時候,當時的背景是什麼??

13樓:月亮下的戰士

《泊船瓜洲》創作背景:這首詩寫於作者年過半載的時候,那時作者對政治早已心恢意懶,已經歷了兩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罷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為相,他曾兩次辭官而未獲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強的、違心的。就在他上任後,又多次請求解除宰相職務,並終於在復出後的第二年,終於如願以償地再度罷相。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瓜洲》譯文: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泊船瓜洲》賞析:作者通過描寫江南景色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也表達了作者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但也表達著作則對當今政治統治者的失望之情。本詩情寓於景,情景交融,而且敘事也富有情致,境界開闊,格調清新。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在修辭上的錘煉。

14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變法失敗罷相後,曾任金陵太守,住在金陵附近。現又泊船瓜洲,離鍾山近在咫尺,卻回不去,在感嘆中眺望江南,懷念金陵,吟詩。

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由江寧知府被任命為副宰相,進行變法。變法對鞏固朝廷統治、增加稅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許多朝臣的反對。宋神宗熙寧七年,王安石被罷相,回江寧任知府。

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當宰相。這首詩歌是作者作於宋神宗熙寧八年二月,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時候,當時,作者由江寧奉詔進京,坐船沿長江南下,泊船瓜洲,再由瓜洲沿運河北上,赴汴京任職。

15樓:匿名使用者

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由江寧知府被任命為副宰相,進行變法。變法對鞏固朝廷統治、增加稅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許多朝臣的反對。宋神宗熙寧七年,王安石被罷相,回江寧任知府。

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當宰相。這首詩歌是作者作於宋神宗熙寧八年二月,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時候,當時,作者由江寧奉詔進京,坐船沿長江南下,泊船瓜洲,再由瓜洲沿運河北上,赴汴京任職。

宋神宗熙寧八年初春時節,詩人王安石從揚州到了瓜州渡口,歸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鍾山的寓所——他因變法失敗而被罷相之後,一直住在這裡。他打算先坐船橫渡長江,到對岸的京口(今江蘇省鎮江)上岸,然後連夜趕路回鍾山。

漸進黃昏,船就要靠近南岸,馬上可以上岸趕路了,詩人不禁往西邊眺望著,只見峰巒重疊,綿延不斷,伸展到遠方,最後被雲霧所遮裹,看不到夕陽外的鍾山。但它並不遙遠,要知道,從京口到金陵,中間不過隔了幾座山峰而已!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乙個跳上岸,忽然一陣春風吹來,夾帶著一陣使人心醉的花香。

啊!詩人的腳步正好趕上了春天的腳步,雙腳踏上了江南綠色的地毯。回望江北岸,只有那蒼蒼的暮靄和滾滾的煙波……這時,一輪明月從東方公升起,它將伴隨著詩人連夜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

王安石一時興起,隨口吟出一首絕句:

京口瓜州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他一路上反覆吟誦著,思考著,總覺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夠貼切。後來改為「過」字,讀了幾遍,又嫌不好;又改為「入」字——「春風又入江南岸」,咦,這象什麼話?不好!

他自言自語著,然後又改為「滿」字——「春風又滿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話了,詩人又拋棄了「滿」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卻總是找不到乙個妥貼的字眼。最後,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見的綠色的山、綠色的水、綠色的田野和草木……綠,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徵嗎? 何不用乙個「綠」字呢?

於是詩人大聲吟誦道:

「春風又綠江南岸」——好乙個「綠」字!

王安石到此才確定用「綠」字來取代「到」、「過」、「入」、「滿」等字眼。第二天,詩人回到鍾山的寓所,就立即把這首詩抄錄在自己的稿本上。

詩人想用乙個動詞來表現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終選擇了乙個形容詞,將形容詞作動詞用,這就是「形容詞動用」。「綠」不僅表明「綠色」,還有「吹綠了」的意思 ,將春風擬人化,更增添了動態美。

泊船瓜洲作者是宋朝王安石曾推行什麼

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詩,借初春到來,皓月當初。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 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台 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滿意請採納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

王安石詩詞泊船瓜洲中的瓜洲與甘肅省瓜洲縣是同地方嗎

小白家裡小白 王安石詩詞 泊船瓜洲 中的瓜洲與甘肅省瓜洲縣,不是同一個地方。詩中瓜洲 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原詩 泊船瓜洲 宋代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釋義 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鐘山就隱沒在幾...

讀了王安石創作《泊船瓜洲》的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

因變法失敗而被罷相 是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在這樣的境遇下,明月 更寓意著聖明的君主,此句寄託了詩人欲重回朝堂,期盼能夠為聖明的君分憂盡忠。另一側意思,便是思鄉心切。以明月寄託思鄉之情古已有之 這首七絕即景生情,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繪,表現了詩人此番出來做官的無奈和欲急切回歸江寧的願望。頭兩句記敘北上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