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精神是什麼,如何形成的

2021-03-08 07:19:16 字數 4729 閱讀 5643

1樓:落魄的水手

延安精神的形成與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政治、經濟因素有關。當時,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在國難當頭時刻,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不得不屈服於國內外的壓力,把矛頭指向日本帝國主義,於是,相對放鬆了對延安地區的圍剿,以至形成了國共合作的良好局面。國統區經濟凋敝,民族工業舉步維艱,四大家族控制經濟命脈,大發國難財,加之,陝甘寧邊區及其他抗日根據地陷入的財政經濟困難境地。

抗戰時期,在全國上下一片混亂,重慶等地出現無**狀態,國民黨壓制民主,打擊進步力量,相比之下,唯獨延安成為了全國人民嚮往的革命“聖地”。

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精神內涵: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絡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延安精神沒有過時,它在現時代仍然有著偉大的現實意義。

2樓:小魚兒

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是抗戰時期(942年12月)由***第一次提出。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延安精神”現以成為一個專屬名詞一,不能用什麼時期來界定。

形成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和軍隊的根據地,勤勞勇敢的老區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哺育了中國革命;延安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總後方,在極其殘酷的條件下,廣大軍民開展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特大生產運動,為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延安是***思想從形成、發展到成熟的聖地。***關於中國革命的政治路線問題、軍事問題、黨建問題、哲學問題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寫的,黨的“七大”把***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也是在這裡。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就是在延安實現的。

延安在革命戰爭年代曾是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中樞和戰略後方,中國共產黨在這裡運籌帷幄,作出了關係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這裡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

精神內涵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事業是靠艱苦奮鬥不斷髮展壯大的。回顧黨的歷史,從在上海成立到井岡山時期,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時期,從西柏坡到奪取全國政權,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新時期,艱苦奮鬥是工作作風,也是思想作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鬥。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區域性地區建立人民政權並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時期。中國共產黨歷來把為中國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又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並在全黨認真實踐。那時的陝甘寧邊區**,被譽為“民主的政治。

”理論聯絡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

延安時期是中國共產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同志的許多重要著作,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等,都是在延安時期完成的。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用實事求是來概括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也是在延安時期。實踐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世紀新階段,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切實做到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這就叫作堅持解放思想,這也叫作堅持實事求是。

3樓:高中

延安精神:在延安,中國共產黨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程序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理論聯絡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的形成:**於原生形態,在此其間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1、2023年10月***率**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吳起鎮至2023年 9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後,是延安精神的初步形成階段。我們黨在這一階段培育形成了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工作作風為主要內容的抗大精神和以“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為主要內容的白求恩精神。2023年9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的召開,糾正了王明的右傾錯誤,肯定了***為首的***的政治路線,進一步確認了***同志在全黨的領袖地位。

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提出及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用來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是延安精神初步形成的又一重要標誌。

2、2023年9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至2023年4月召開的黨的七大前後,是延安精神正式形成階段。在這一階段,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絡實際、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為主要內容的整風精神。同時,在軍民大生產運動中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主要內容的南泥灣精神,而整風精神和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形成的主要標誌。

當時,中國處於抗日戰爭時期,特別是1941一2023年,抗日戰爭處於極端困難時期,日寇對陝甘寧邊區進行瘋狂“掃蕩”,國民黨頑固派進行經濟封鎖、軍事包圍,而且華北各地連年發生自然災害。陝甘寧邊區面臨的嚴酷鬥爭形勢和嚴重的財政經濟困難,坐以待斃的死亡威脅向延安軍民提出了嚴峻的生存挑戰。為了克服各種嚴重困難,***先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政策”,其中整風和大生產運動,是這個鏈條中的兩個關鍵環子,如果抓住了這兩個關鍵環子,其他問題都就好解決了,就抓住了中心。

對此,***曾指出:整風和大生產運動,曾經分別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質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著決定性作用,“使我們黨在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方面,立於不敗之地”。

3、2023年4月黨的七大到2023年3月***離開陝北,是延安精神的成熟發展階段。在黨的七大上,***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作了概括:即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絡在一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

延安精神作為內化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靈魂,作風理論的形成標誌著延安精神的形成。同時,***思想的成熟也是延安精神走向成熟的一個主要標誌。因為,延安精神是在***思想的指引、哺育下得以形成的,上面提到的延安精神原生形態,即抗大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整風精神、南泥灣精神、黨的七大精神,都與***倡導、培育和弘揚聯絡在一起的。

望採納謝謝(*^__^*)

抗日戰爭時期延安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4樓:匿名使用者

延安精神的形成與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政治、經濟因素有關。當時,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在國難當頭時刻,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不得不屈服於國內外的壓力,把矛頭指向日本帝國主義,於是,相對放鬆了對延安地區的圍剿,以至形成了國共合作的良好局面。國統區經濟凋敝,民族工業舉步維艱,四大家族控制經濟命脈,大發國難財,加之,陝甘寧邊區及其他抗日根據地陷入的財政經濟困難境地。

抗戰時期,在全國上下一片混亂,重慶等地出現無**狀態,國民黨壓制民主,打擊進步力量,相比之下,唯獨延安成為了全國人民嚮往的革命“聖地”。

5樓:匿名使用者

目錄宣告:詞條人人可編輯,建立、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詳情延安保衛戰

國共內戰中的戰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延安保衛戰,於2023年3月13日開始。 戰爭是由國民黨為了攻佔延安,摧毀中**、政、軍指揮中樞的目的,在西北地區集結了34個旅25萬多人的兵力而起。中國共產黨根據敵我態勢決定:

先誘敵深入,適時放棄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區創造戰機,逐步消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1]

名稱延安保衛戰

地點延安

時間2023年3月13日

參戰方中國共產黨,國民黨

結果中國共產黨獲勝

戰爭背景

2023年3月,蔣介石把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其重點進攻方向之一就是陝甘寧邊區,而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共**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延安。當時,國民黨軍在西北戰場有23萬人,主要是第 l戰區司令長官、蔣介石嫡系將領胡宗南指揮的部隊,裝備精良,盛氣凌人。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則不到3萬人,而且裝備極差,補給困難。

青化砭戰役的前沿陣地

2023年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編第1軍、第29軍所屬 6個整編師15個旅共約l4萬人,分別從洛川、宜川出動,指向延安。***以中共**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的身份部署延安保衛戰,掩護**機關和解放軍總部轉移。西北野戰軍教導旅、警備第3旅、第l縱隊等部在延安以南的臨真鎮、金盆灣、牛武、茶坊等地構築縱深陣地,依託有利地形,進行抵抗。

國民黨軍以近百架飛機、大量火炮掩護進攻,對延安進行狂轟濫炸,西北野戰軍在極端困難情況下英勇作戰,節節抗擊。

2023年3月16日,中共**軍委釋出命令,由***出任西北野戰兵團統帥,擔負起直接指揮西北戰場作戰的任務。2023年3月18日,國民黨軍已兵臨延安城下,直到傍晚,***、***、***、**、任弼時等中共**、人民解放軍領導人才離開延安。延安保衛戰進行了七天七夜,

2023年3月19日,國民黨軍佔領延安。***臨走時對***說:“蔣介石進攻延安,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還要回來的。”[1]

戰爭起因

2023年2月28日,蔣介石把他的西北軍政大員胡宗南召至南京,具體部署進攻延安,想以攻佔延安來實現其“摧毀匪方黨、政、軍神經中樞,動搖其軍心,瓦解其鬥志,削弱其國際地位”的心願。蔣介石把在西北的34個旅25萬兵力組成南、西、北3個集團,以其“西北行轅”的馬鴻逵、馬步芳和“晉陝綏邊區總部”的鄧寶珊軍在西線和北線鉗制配合,以第一戰區胡宗南主力從南線突破,奪取延安。其意圖是,驅逐中共**和人民解放軍總部出西北,在延安及其附近圍殲西北解放軍,或逼解放軍東渡黃河,由胡宗南部與黃河以東的國民黨軍夾擊而殲滅之。

[1]當時《大公報》的報道

戰爭經過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是什麼時候,史上抗日戰爭時期是什麼時候?

天津 1937年7月 29日北平 京 1937年7月31日察哈爾省張家口 1937年8月27日 山西省大同 1937年9月13日 河北省保定 1937年9月24日 河北省石家莊 1937年10月10日 綏遠省歸綏 呼和浩特 1937年10月15日綏遠省包頭 1937年10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 193...

延安精神是什麼

南非烏雀 延安精神 是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根據地軍民在革命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優良作風。延安精神一般認為主要包括實事求是 理論聯絡實際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本質內容是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延安精神指的是什麼精神

延安精神是一種實事求是 理論聯絡實際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延安,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萬代的延安精神,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1935年到1948年,中共 和 在這裡領導 指揮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