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戰役有哪些在中國抗日戰爭中,有哪些有名的戰役?

2021-03-07 02:22:32 字數 4890 閱讀 4542

1樓:眉蝶戀花

淞滬會戰

簡介淞滬會戰自2023年8月13日晨,日軍以日租界和黃浦江上的**為基地,向閘北一帶進行炮擊,我軍奮起還擊開始,至11月12日我軍西撤結束。[1]

這次戰役,日軍以松井石根大將為總司令,先後投入陸,海,空與特種兵部隊近30萬人,動用艦船130餘艘,飛機400餘架,戰車300餘輛,狂妄地宣稱1個月內占領上海。當時的國民**先由馮玉祥,後由蔣中正(兼)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指揮。先後調集**部隊,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部隊和稅警總團,**軍校教導總隊,以及部分省市保安總隊,總計兵力約70萬餘師,奮勇迎戰。

戰果淞滬會戰挫敗了日軍**突破,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粉碎了他們3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它是我國從區域性抗戰轉向全面抗戰的歷史轉折點。

這次戰役,日**6萬多人,被我軍擊毀擊傷飛機200多架,艦船20餘艘。但是我軍以落後的**死守被日軍優勢火力控制的戰線,加上指揮失當,**重大,有大約30萬將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軍團級幹部損失過半,導致我軍中下層出現斷層,致使我軍戰力在後續出現下滑。

淞滬會戰,一寸山河一寸血!!!

2樓:御曼萬驪潔

我查了一下

共產黨: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這兩個是最有名的,其它其本上是小打小鬧殲敵都不會過大幾千的。

國民黨:平津戰役,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台兒莊戰役,徐州會戰,南京保衛戰,忻口戰役,一二三次武漢保衛戰,崑崙關戰役,南昌會戰,石牌保衛戰,湘西雪峰山會戰等比較有名了

這是本土作戰了,而關於緬甸的戰役,我也懶的翻書了……嘿嘿。

3樓:之驪端木俊悟

**:喜峰口之戰、台兒莊之戰、崑崙關之戰、萬家嶺之戰、雪花山之戰......

**:平行關之戰、奇襲明陽堡、百團大戰、「五一」反掃蕩......

在中國抗日戰爭中,有哪些有名的戰役?

4樓:金果

1.淞滬會戰:2023年8月13日~11月11日

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3個月的戰役中,雙方都投入幾十萬兵力。中**隊在付出33萬多人的巨大損失後,最終被迫匆忙撤退,並直接導致了南京會戰的失利。

此戰日軍**5萬餘人。

2.南京保衛戰:2023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國民**首都南京。國民黨軍此時兵力凋零,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

3.太原會戰:2023年9月13日~11月

2023年9月13日,日軍占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中**隊被迫從太原突圍。此戰中國守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消滅敵軍2萬餘人。

4.徐州會戰:2023年1月~5月21日

日軍打通了津浦線,擴大了占領區,但未能消滅中**隊主力。國民黨軍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4~5個月的時間。其中台兒莊大捷消滅日軍1萬多人。

5.武漢會戰:2023年6月~10月

國民黨軍隊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斃傷敵軍4萬人、近10萬日軍因戰鬥、氣候、疾病等原因暫時喪失作戰能力的巨大戰果,抗日戰爭從此進入相持階段。

5樓:小白楊

1、淞滬會戰

:2023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滬會戰是抗戰爆發以來,中日雙方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3個月的戰役中,雙方都投入幾十萬兵力。 淞滬會戰是2023年8月13日起中**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戰役,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

這場戰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第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前後共歷時3個月,日軍投入9個師團和2個旅團3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隊投入75個師和9個旅75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3萬人;至2023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淞滬會戰結束。

由於國民革命軍戰略不當,**裝備落後,在付出33萬多人的巨大損失後,最終被迫匆忙撤退,並直接導致了南京會戰的失利。此戰日軍**5萬餘人。

2、湘西會戰:2023年4月~6月

國民革命軍在戰役中對日軍進行了包圍,創造了雪峰山大捷,斃傷日軍1萬多人。最終在國民革命軍的**下,日軍**2萬餘人,被迫撤退。 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戰役,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

侵華日軍此戰目的是爭奪芷江空軍基地,故又稱「芷江作戰」。

戰爭起於2023年4月9日,止於6月7日。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餘人,戰線長達200餘公里。湘西會戰最後一仗主戰場為雪峰山東麓的洞口縣的高沙、江口、青岩、鐵山一帶。

戰役以日本軍隊戰敗而結束。

3、豫西鄂北會戰:2023年3月~2023年5月

豫西鄂北會戰開始於公元2023年3月21日,結束於公元2023年5月,在抗日戰爭中,**第5、第1戰區部隊在河南省西部、湖北省北部地方對日軍華北方面軍第12軍所進行的防禦戰役。

此次會戰,雖然日軍達到控制老河口空軍基地之目的,但**很大,**主力大致完整。而日軍攻占老河口基地雖然使其豫鄂方面受我空中威脅大減,但由於**乙個師在老河口失陷前向西突圍,並將機場設施加以徹底破壞。使得基地遭破壞後價值大減,日軍等於毫無所獲。

4、忻口戰役:2023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

這場戰役歷時二十一天。抗日戰爭初期中**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國民黨的**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

這次戰役是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衛立煌、黃紹竑副之)指揮實施的太原會戰的中心戰役。該戰役創殲敵逾萬的紀錄,是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範例。

5、太原會戰:2023年9月13日~11月

2023年9月13日,日軍占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國民革命軍由於指揮混亂,布置不當,被迫從太原突圍。此戰中國守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消滅敵軍2萬餘人。但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戰場的正規戰爭宣告基本結束。

太原會戰歷時2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會戰。

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團共14萬人,**近3萬人;中**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共28萬餘人,**10萬人以上。八路軍在會戰中有力地配合友軍作戰,平型關伏擊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忻口會戰大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牽制了日軍沿平漢鐵路(北平-漢口)南下的作戰行動。

惟娘子關方面防範疏漏,被日軍乘虛而入山西省會太原,最後雖然會戰以失利告終,但會戰的重大歷史意義及其留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並不會因為會戰失利而改變。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2023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2023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6樓:轟雨下雷

1、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開始於2023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死傷4萬餘人;中**隊投入最精銳的**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2、南京保衛戰

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中**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後,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的作戰。**二十六年(2023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

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損失慘重。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

3、太原會戰

太原會戰(2023年9月—11月),是抗戰爆發後,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禦戰役,為中日雙方在華北進行的第一場大規模會戰。太原會戰歷時2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會戰。

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團共14萬人,**近3萬人。中**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共28萬餘人,**10萬人以上。最後會戰以中國失利告終,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

4、桂南會戰

桂南會戰是廣州失陷後,中國守軍抵抗日軍為打擊中國國際交通線並威脅西南大後方而在廣西南寧等地區的作戰。日軍侵占南寧和崑崙關之後,國民黨從數百公里外急調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畫,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  。

2023年11月日軍將第5師團、台灣混成旅團、第5艦隊等部隱蔽集結於海南島南端的榆林港,等候出動。閃電般出現在欽州灣,疾速登陸,攻陷防城。24日,日軍占領南寧、龍州,國民**軍事委員會急調第5、第99、第36軍向廣西增援。

軍長杜聿明受命向崑崙關反擊,以步、炮、坦、空諸軍兵種協同攻堅,擊潰來援的第21旅團,打死旅團長中村正雄,取得崑崙關大捷。

2023年1月,日軍又調來第18師團和近衛混成旅團,進行反撲,至2月3日,再次占領崑崙關。中**隊苦戰多日,**很大,需要休整,遂結束會戰。

5、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是指發生在抗日戰爭2023年9月到2023年2月期間,中**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也稱為「長沙保衛戰」。

長沙三次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國民黨正面戰場抵抗日本帝國主義軍隊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是抗戰爆發以來,中**隊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軍回到原戰略態勢的戰役。

長沙三次會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本消滅中**隊主力、「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作戰,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地位  。有力地保衛了湖南廣大地區和我國西南大後方的安全,穩定了湖南局勢,並使之成為支援全國長期抗戰的重要基地 。

據統計,三次長沙會戰,中**隊陣亡、受傷和失蹤的將士達93944人,殲滅日軍共計11萬餘人。

抗日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1 紫日 抗日戰爭末期 中國 紫日 是由馮小寧執導 富大龍 前田知惠等主演的戰爭劇情片,2001年5月17日中國上映。該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為背景,講述三個不同國籍的青年,在經歷了重大的生死考驗後,如何從敵對變成朋友的故事。該片獲得2001年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 馮小寧 2...

抗日戰爭的勝利有何歷史意義,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 抗戰勝利,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的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2 抗戰勝利,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乙個弱國戰勝帝國主義強國侵略的經驗和範例,也促進了民族覺醒和喚起了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

抗日戰爭的勝利有何偉大意義,抗日戰爭的勝利有什麼重要意義?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抗日戰爭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第一次獲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中國戰場是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戰場之一,中國的參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中國也因此在戰後成為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抗日戰爭的勝利,改變了世界格局,為中國日後的發展和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