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微涼之_夏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枯畝。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翻譯: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
忽然有一天仲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橡慶四句,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 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並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
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領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叫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
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去,問梁敗握起方仲永的情況,說:「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了。」
王安石說: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但最終成為乙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到要求。
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後天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2樓:幽葉舞秋涼
傷仲永,初中,好懷念的趕腳。
初一文言文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衛國有個姓束的,沒有別的嗜好,專愛養貓。他家養了一百多隻野貓。這些貓先把自己家的老鼠捉光了,後來又把周圍鄰居家的老鼠捉光了。
貓沒吃的,餓得喵喵直叫。束家就每天到菜場買肉喂貓。幾年過去了,老貓生小貓,小貓又生小描。
這些後生的貓,由於每天吃慣了現成的肉,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老鼠,餓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飽了就曬太陽,睡懶覺。
城南有家人家老鼠成災。他們聽說束家貓多,就借了乙隻貓回家捉老鼠。束家的貓看見地上那些亂竄的老鼠聳著兩隻小耳朵,瞪著兩隻小眼睛,翹著兩撇小鬍鬚,乙個勁兒地吱吱亂叫,感到非常新鮮,又有點害伯,只是蹲在桌子上看,不敢跳下去捉。
這家的主人看見貓這麼不中用,氣壞了,使勁把貓推了下去。貓害怕極了,嚇得直叫。老鼠一見它那副傻樣,估計沒有多大能耐,就一擁而上,有的啃貓的腳爪,有的咬貓的尾巴。
貓又怕又疼,使勁一跳,逃跑了。
翻譯句子,初一英語作業
4樓:冠一虞澤惠
我們有沒有一些果汁?
是的,我們有一些。但我們沒有牛奶。
我們有沒有胡蘿蔔呢?
是的,我們有。我們有沒有肉呢?
不,我們沒有。我基慧們有甜罩鋒遲瓜嗎?
是的,我們有。但我們沒有物李蘋果。
初一上冊文言文翻譯
5樓:惠白佴映萱
山市。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
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
忽然颳起大風,煙塵瀰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
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幹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杆)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初一語文文言文翻譯:
6樓:網友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zhì)②
妻適市來③,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④與嬰兒戲耳⑤。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⑥。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⑦,聽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譯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趕集,他的兒子哭著也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待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
她剛從集市上回來,就看見曾子要捉小豬去殺。她就勸止說:「我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
曾子說:「妻子,這可不能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
現在你欺騙他,這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啊。」於是把豬殺了,煮後吃了。
初一文言文《童趣》翻譯,初一課文童趣翻譯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夏夜裡,蚊 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麼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隻白鶴 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隻蚊子在白色帳子裡,慢慢地...
初一文言文每個字的翻譯,初中常見文言文本詞翻譯
辯 辯論 鬥 爭鬥 遊 遊說 shui 四聲 故 原因,緣故 去 距離 始 剛剛 以 1.以為,認為 2.因為 3.用為 1.是 2.形成 則 就,便 其 1.代人 2.代物 3.代事 子 對對方的尊稱 東徙 向東邊搬遷 猶 還,還是,尚且 皆 都及 到,等到 常 經常,常常 對 回答 道 1.談論...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
燭之武退秦師 一 左傳 簡介 左傳 是 春秋左氏傳 的簡稱,它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著作,相傳它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它與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合稱為 春秋三傳 左傳 的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 722 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 468 充分反映了這250多年裡,各諸侯國的政治 經濟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