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不扎褲腰帶
我認為可能有一定的聯絡。但是具體有何種聯絡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和解密,相信總有一天會有答案。
2樓:網友
二者是沒有聯絡的,畢竟圓周率是乙個常數。也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3樓:網友
兩者之間是沒有關係的。圓周率是乙個常數,不會受到任何因素的影響。
圓周率的重力加速度和平方之間有何關係,為何會這麼接近?
4樓:超時間解饞坊
可能很多人都不會去注意這個梗,在打算討論這個話題之前,種花家特意拿起計算器算了一遍圓周率的平方約等於還真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完美一致,這兩者真有關係嗎?不妨我們來簡單討論下!
圓周率就是周長與直徑之比,用希臘字母π表示;圓周率是乙個無理數,它的取值位數是精確計算圓面積、周長以及求體積等關鍵依據!
這個問題以前在悟空上碰到過幾回,當然了,問的方式更加直白,直接說:圓周率的平方等於重力加速度,問二者是否存在什麼關聯。
實際上,這二者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圓周率本質上是純數學層面上的東西,而重力加速度則是客觀世界存在的乙個量化產物,是人類為了方便更好的認識世界才有了重力加速度這麼乙個東西,所以二者本質上沒有關聯。
其次如果更加深入一些,我們所謂的圓周率,實際上指的是歐氏幾何中的圓周率,也就是存在兩個平行線永不相交的這種形式的幾何體系內,然而幾何體系不止一種,比如羅氏幾何、黎曼幾何,這些非歐幾何,圓周率的數值就變了。
實際上,單純的從數值角度出發,圓周率的平方與重力加速度也是相差的十萬八千里,首先圓周率的平方,其數值大約為而重力加速度則是乙個變數,離地球越遠其數值越小,我們常說的實際上是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如果更嚴格一些,地表的重力加速度也不全是,因為地球並不是乙個完美球體,而是乙個赤道略鼓,兩極低的橢球體,因此不同緯度的地表重力加速度也不一致。
所以說,圓周率與重力加速度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絡。
5樓:小l不一樣
他們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圓周率是純粹數學層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則屬於客觀世界存在產物,沒有任何關聯。
6樓:你到底敢不敢
這是乙個非常有難度的物理問題,並且他們之間也存在著互相牽制的作用,接近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兩個相互依存。
7樓:網友
沒有什麼關係。圓周率是純粹數學層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則屬於客觀世界存在的能被量化的產物,是人類為了更好的認識世界才有了探索了重力加速度,所以二者沒有關聯。 其次,我們所謂的圓周率只是指歐氏幾何裡面的,而幾何體繫有很多種。
而且即使單純從數值角度來看,兩者也相差很遠。
8樓:科學知識萬能俠
這個我覺得就是乙個巧合而已,沒有任何的關聯的,因為屬於兩個不一樣的數字。
9樓:網友
一秒的定義:秒擺的擺長在1660年被倫敦皇家學會提出作為長度的單位。在地球表面,擺長約一公尺的單擺,一次擺動或是半週期(沒有反覆的一次擺動)的時間大約是一秒。
在滿足偏角小於10°的條件下,單擺運動的近似週期公式為:t=2π√(l/g)。其中,l為擺長,g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化簡一下就可以得到根號g=π
因而,在有一段歷史時期中π平方是嚴格等於g的,目前因為秒的定義更換了,但與之前定義的秒真實值相差也不大,所以現在根號g約等於π
以下是後話。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數學常數比較固定,是多少就是多少,而物理常數不一樣,很多物理常數的大小是依照單位不同而變化的,當修改了秒的定義時,所有跟秒有關的物理常數都將變化。
圓周率平方和地球重力加速度那麼相近,兩者有關係嗎?
10樓:甜味滿屋
圓周率π的平方是,重力加速度約等於,兩者僅僅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天註定?
八分是巧合,兩分天註定!
圓周率不管在**都約等於,但不同天體的重力加速度各不相同。月球只有地球重力加速度的1/6,太陽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28倍。地球只是乙個普通的星球,不是宇宙的主宰,它的重力加速度並沒有代表性,從這點看,兩者只是巧合,是地球的巧盯歲嫌合。
的平方是,沒有單位,或者稱為單位「1」。重凱手力加速是,選擇不同的基本單位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比如用寸代替公尺,用分鐘代替秒。重力加速度就像**的**,可以用美元盎司來計價,也可以用元克來計價,結果完全不一樣。
本著有單位要修改****,沒有單位創造單位也要修改****的精神,可以把****修改為任意值。但是圓周率只是長度的比值,任意修改單位都不會改變,就像無論用什麼單位計價**,兩份重量**的**總是乙份重量****的兩倍。因此,兩者還是巧合,是基本單位的巧合。
那麼,兩分天註定在**?是我們的習慣註定的,在選擇單位的時候,總是傾向於選擇乙個不大不小的單位。因為單位是精心設雀戚計的,數值也總是在不大不小的「合理」範圍內。
如電荷,如果把電子或者原子核的電量為位基本單位,物理意義會很明確,但是這個單位太小了,於是物理學家創造另乙個電荷單位——庫倫。再如,房企買地喜歡用公頃,而我們買房用平方公尺。在速度上我們常用千公尺每小時和公尺每秒,很少見到公尺每小時。
單位優化可以省下很多時間數小數點前後各有多少位,但冥冥中也讓很多物理常數集中在「合理」範圍內,而π的取值也在「合理」範圍,平方後很不巧的相等了。
11樓:拾柒
實際漏手上,這二者笑野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圓周率本質上是純數學層面上的東西,而重力碰搜喊加速度則是客觀世界存在的乙個量化產物。
圓周率平方與地球重力加速度幾乎一致,兩者有什麼聯絡嗎?
12樓:今天2g**
圓周率平方與地球重力加速度幾乎一致,但是這兩者研究的時代相差很遠,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絡,只是恰好相似而已,這也算是宇宙中的奇妙之處吧。
13樓:網友
圓周率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其實八竿子都打不著什麼關係,因為圓周率本來就是。
3 點兒多一平方肯定是9點多。但是重力加速度本來就是另一種方法算出來了。
14樓:鹿凵雙子座
通過科學家的研究得出圓周率的平方和地球重力加速度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這是因為其本身是兩種物理量,所以不可能有必然的聯絡。
15樓:鹿凵小童鞋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圓周率平方與地球重力加速度一致,這其中是有一些間接聯絡的,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是受到引力的影響,通過圓弧的執行軌跡來進行計算的。
16樓:小尾巴創作無限
圓周率是根據圓弧運動軌跡來計算出來的,而物體做圓周運動跟重力是有關係的,所以兩者之間是有間接關係的,具體是什麼還需要我們深入的研究。
圓周率π的平方剛好是地球重力加速度,那麼兩者之間有關係嗎?
17樓:煙芷雲
圓周率π跟地球重力加速度本質上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圓周率π是乙個恆定的常數,不會因為時間空間位置而改變;而地球重力加速度是會隨空間位置發生改變的,而且是有單位的,為公尺/秒的二次方,其數值大小會依賴於長度公尺的定義和時間秒的定義。
現在的地球重力加速度數值上跟圓周率π的平方很接近屬於巧合,但是歷史上曾經有機會使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數值等於圓周率π的平方。
早期標準長度測量方法彼此不同,隨著17世紀科學活動的不斷增加,人們開始要求建立一種基於自然現象的「普遍標準」。在法國大革命取得成功之前,雖然也有提議將地球的大小作為長度單位,但是最有共識的提議是乙個鐘擺擺動固定週期時的擺長作為長度標準。
基於16世紀末伽利略開創性的研究,經過17世紀幾位科學家的系統實驗和理論研究,鐘擺的性質已相當清楚,鐘擺原理的重要性立即得到了承認,第乙個鐘擺鍾是在1657年由惠更斯實現的(如下圖)。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已經知道單擺在某一特定位置的小振動週期實際上只取決於它的長度,換句話說,單擺被視為乙個能夠將空間與時間聯絡起來的物體。因此,許多科學家懷著極大的熱情,發現了把長度這個不完全的、任意的單位固定在某種有規律的、不變的東西上的可能性。
在那個時候,時間的單位已經毫無疑問,地球的自**古以來就為時間單位提供了參考,秒或小時。古埃及人首先將一天劃分為24個階段,而這一劃分根植於古巴比倫文化,中世紀的天文學家們進一步將之細分為小時60分鐘60秒。
在1660年,第乙個基於擺長作為長度單位的官方建議是由由惠更斯向英國皇家學會建議的。1668年,讓·皮卡德也提出了類似的建議。1790年4月,在最終決定將地球子午線作為長度單位前一年,法國也有提議將基於45度緯度的秒擺作為長度單位。
同期的美國英國都有基於鐘擺的規則振動作為長度單位的度量制度出現。
然而,在第二年春季初,法國科學院選擇了一種基於地球子午線的長度單位,從而導致秒擺結束作為長度標準,主要原因是該委員會對所有的度量衡都採用了十進位,而秒擺所定義的長度依賴於時間秒的定義,而秒的定義被認為是不自然的而且也不是十進位,為人為規定的一天的86400分之一。
如果當初將週期兩秒單擺的擺長作為長度標準,定義為一公尺,根據單擺的週期計算公式,地球重力加速度將會正好等於圓周率π的平方。
18樓:武漢黑鴨
本質上沒有什麼關聯,只是因為很碰巧,碰巧這個數字與地球重力加速度相同。
19樓:哈哈噠噠麼麼哈
沒有什麼關係,這只是乙個數值,沒有參考的意義。
20樓:慶幸啊
本質上並沒有任何的聯絡,只是碰巧在數值上有關聯而已。
21樓:就是這個範兒
其實這兩個數本質上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只是個巧合罷了。
22樓:蠟筆小新快樂
我感覺這個並沒有什麼關係的吧,兩者物理學是不一樣的吧。
23樓:麥田怪圈啊哦
應該沒有什麼關係,乙個數學乙個物理,不會有太大的關係。
24樓:星期一要吃糕
應該是有關係的,可能圓周率就是根據地球的重力來做的吧。
25樓:網友
不知道,我覺得沒有什麼關係,只是數學和天文學的一種巧合。
26樓:天秤永恆
可能有吧,最好還是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去解釋。
為什麼圓周率的平方等於重力加速度
27樓:流星雨的知道是
這是那本邪書裡面寫的?
先上結論:圓周率和重力加速度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圓周率是乙個無理數,它的值是不會變的,而且是標量;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學概念,其大小等於受到的地球的萬有引力的鉛直方向分量即重力的大小除以物體的質量,方向沿鉛直向下,重力加速度是乙個向量。而且地球不是完美的球體,不同地方、不同高度的重力加速度都不相同。
說白了,就是地球和月球上面的圓周率都一樣,但是重力加速度不一樣。
說二者相等的,一般是高中物理老師,指的是二者數值上接近,近似計算的時候可以抵消簡化計算,並不是說兩者之間有直接關係。
地球上是否存在一點(或多點)的重力加速度等於(不是約等於)圓周率的平方?
28樓:小橋溪水人佳
先了解一下重力加速度的定義:
由於g隨緯度變化不大,因此國際上將在緯度45°的海平面精確測得物體的重力加速度g=公尺/秒^2作為重力加速度的標準值。在解決地球表面附近的問題中,通常將g作為常數,在一般計算中可以取g=公尺/秒^2。理論分析及精確實驗都表明,隨緯度的提高,重力加速度g的數值略有增大,如赤道附近g=公尺/秒^2,北極地區g=公尺/秒^2。
圓周率的平方也就是因為圓周率是個無限不迴圈小數我也只能取此值了)比還大,當然這不能說明地球上就不從在這樣的點。要明白一點:地球的重力加速度離地球的質心越近,其值也會增加,這點從公式g=gm/r^2也能看出。
總會有個r值會使g=
當然很有可能在地面一下,不是存在一點或多點,而是以地球的質心為球心,以這個r值為半徑的球面上的任意一點!
重力加速度是怎麼算出來的
首先bai 在高山上,由於離地心的距離dur比在低地處要大zhi,所以根據daogmm r 2 mg,專可知當r增大時,g減小。屬 而在赤道上,g g v 2 r v為赤道處地球表面某點自轉的線速度,r為地球半徑 而在兩極g g 即與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來的重力加速度相等 故在赤道處,由於萬有引力...
為什麼時間等於初速度除以重力加速度
豎直上拋的上公升過程可以看做是向下的初速度為0的自由落體運動。然後運用vt vo at,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初速度為零 根據速度隨時間變化規律 末速0 v0 gt,化簡即可得到gt v0,即t v0 g v v0 at v0 0,所以 勻加速運動的速度公式,v gt,求 高一物理關於 位移 加速度 ...
當題目沒有明確說明時,重力加速度取多少
沒有說明則取9.8。我是物理教師,請放心 當大題的時候 看數值全是9.8整數倍的取g 9.8,10的整數倍的取g 10,靈活按題意取值,一般不固定 考慮空氣阻力,一般不取10.物理考試中沒有說明重力加速度g的取值時,應該取哪個值?在正規考試當中,重力係數g取值沒有特意說明時,全部按9.8來計算。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