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秋水是在哪一章?莊子秋水的主人公是誰

2025-06-17 23:25:17 字數 1319 閱讀 2131

莊子秋水的主人公是誰

1樓:愛創文化

主鉛拍人公是河伯。莊子·秋水選自《莊子·外篇》,《秋水》篇。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

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槐慶羨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莊周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

差扒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

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僅存《莊子》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為莊子及其後學所著。

莊子的秋水出自**?

2樓:娛眼大觀園

1、牛馬不辨:比喻河水聲勢浩大分辨不清。

出自《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注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

譯文:秋天的雨水按季節及時**,眾多大川小溪的水灌注黃河,注流的大;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河水聲勢浩大分辨不清。

2、欣然自喜:指高興地自覺喜悅。

出處:《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譯文:秋天的雨水按季節及時**,眾多大川小溪的水灌注黃河,水流洶湧河面這樣寬大,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不清牛馬,於是河伯欣然自得,認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這裡。

3、夏蟲不可以語於冰:意思是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冬天的冰。比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4、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有學問的內行人。

出自《莊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

譯文:現在我看到了您的水流浩瀚難以窮盡才明白,我不是到你的門前就完了,我將永遠被有見識的人所恥笑。」原指懂得到大道理的人,後來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

5、太倉稊公尺:用於形容人的微不足道。

出處:語出《莊子·秋水》:「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公尺之在大倉乎?」

譯文:計算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間,不是像蟻穴在巨大的冰澤裡嗎?計算一下中原在四海之內,不象梯公尺在大倉嗎?

求秋水莊子的讀後感

秋水讀後感 河伯望洋興嘆曰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貽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河伯滿載秋水,至於東海,看見那浩瀚的大海,始旋其面目,後悔的發出這樣一席話,雖有些晚,但卻飽含了河伯的自卑感。這也告訴我們要 學會自卑,認清自己。貝多芬在給兄弟的...

莊子秋水大學語文是誰翻譯的

您好,莊子秋水大學語文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翻譯的,莊子秋水譯文 秋天裡山洪按照時令洶湧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湧,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於是河神欣然自喜,認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襲舉清聚集在自己這裡。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

莊子的《秋水》表達了什麼主題這一主題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

以下主題均可 人貴有自知之明 個人的見識是很有限的 謙受益,滿遭損 自大源於無知 知恥專近乎勇 克服主觀性防止屬片面性 啟示 這篇寓言,說明了個人的見識是很有限的,只有經過的別人的比較,才能顯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驕傲自大,就難免會貽笑大方。莊子的秋水表達了乙個什麼主題?這一主題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