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錫伯,清初也稱席北,其祖上號超莫爾根,姓瓜爾佳氏,本是蘇完部第二代長貝勒,這一支的後人承席北之名,其屬下部眾被稱為錫伯部,居雙陽城(今吉林省新立城),後遷黃龍府城(今吉林省農安縣)。由此可知錫伯部最早起於海西女真一支。明末由葉顫笑赫部發起九部聯軍共討努爾哈赤,錫伯之蘇完是其中之一,故今天錫伯民間傳說中有三萬錫伯伐建州的故事。
九部聯軍戰敗御橘,努爾哈赤乘盛先吞哈達,後滅琿發,逐與蘇完接壤,蘇完部懼於努爾哈赤於是舉部北遷,逃到嫩江上游依附於蒙古郭爾羅斯部,努爾哈赤鑑於與東蒙古的同盟關係而沒有向蒙古索要錫伯逃人。直到清康熙初年,準格爾部東侵大破蒙古扎薩克圖汗,漠北局勢動盪,錫伯人在北方無法安身於是隨蒙古巴爾虎部南下投奔清廷,康熙帝頒諭準其入八旗,列入依車滿洲,調往盛京(今瀋陽)駐防。清乾隆年間經伊犁將軍明瑞奏準調盛京錫伯營官兵家屬往伊犁鎮守屯墾,從此錫伯人到了北疆一住就是二百多年,歷經大小和卓之亂,阿古柏之亂,沙俄入侵,等大小百餘次戰爭,為保衛家園,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作出了巨大貢獻。
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劃分民族時,原計劃定為滿族,但鑑於錫伯人西遷已久,在當地已經產生了自己的文化風俗,因此將其定為錫伯族。
錫伯人自明末北遷入蒙古,到康熙初年入八旗,之間近一百年,這期間與蒙古人就有大量通婚西遷之後又與北疆圖爾戶特蒙茄拆含古世代通婚,因此從親緣角度而言,錫伯族在女直系統的民族中(包括,滿洲族,赫哲族,鄂侖春族) 是與蒙古親緣最近的。
2樓:星星點燈
錫伯族是從東北為了駐守邊疆而西遷信戚早的 其實就是滿族的分支仔攔,而清朝歷史上 蒙古滿族通婚很多,所以從血緣方面來講 這是有道滑雀理的。
錫伯族和滿族的關係是什麼?
3樓:筱鴨娛樂
隸屬關係,錫伯族。
是滿清統治時期的乙個民族。
錫伯族在古代是生活在東北地區。
的乙個民族,12世紀下半葉,蒙古人在統一東北過程中,錫伯人同女真人一起抵抗蒙古軍,不少人逃入人煙稀少的森林,成為後來史稱「林中百姓」的一部分。
元代,泰州等地的錫伯人回到綽爾河、洮兒河流域,明末,兀良哈三衛蒙古大部南遷,科爾沁部擴張到兀良哈三衛地區,洮兒河、綽爾河等地區為其控制,自此,錫伯人又處在了科爾沁蒙古人統治之下。
後女真人建州部崛起。明萬曆。
二十一年(1593年),蒙古人科爾沁部聯合錫伯、葉赫、哈達。
烏喇、輝發、卦爾察、朱舍衝信遊裡、訥殷8部,以抗擊努爾哈赤。
結果九部聯軍敗績,史稱「九部之戰」。
此後,努爾哈赤用安撫手段,對主動歸服者賜予「佛滿洲」(佛,滿語意舊)之稱,與滿洲人一視同仁。至此錫伯族處在散銷了滿族的統治之下。
乾隆年間清廷徵調部分錫伯族西遷至新疆以充實當地。今錫伯族多數居住在遼寧省(和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縣,在東北的瀋陽、東港、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餘、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錫伯族風俗習慣:
1、飲食。錫伯族以稻公尺為主食,日常也食用小麥、稻子公尺、高粱、黃公尺、小公尺等。錫伯族的飲食種類較豐富,有酒公尺、茶類、面類、菜蔬類和肉類等。
新疆地區的錫伯族還善於吸納其他民族的飲食文化,如維吾爾族。
的拉條子、抓飯;哈薩克族。
的奶茶、手抓肉、燻肉。
漢族的各類菜餚坦鍵等都成為錫伯人所喜愛的飲食,經常在日常百姓的餐桌上出現。日常飲食包括髮麵餅、花花菜、麵醬、灌血腸。
節日飲食有餜子。
額芬,即一種油煎餜子餅,加南瓜後炸熟;薩斯恆,即一種燉菜,由豬肉片、洋蔥、胡蘿蔔、白菜、幹豇豆等燉熟而成。
2、節日。錫伯族的節日有西遷節、春節、二月節、清明節、端午節、臘八節。
其中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當屬西遷節。西遷節是錫伯族自己的節日。
西遷節又稱「懷親節」「四一八」節,是錫伯民族的西遷紀念日。西遷節的慶祝活動豐富多彩:有野炊、射箭、比武、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
演唱《西遷之歌》逐漸成為新疆地區錫伯族歡度西遷節必不可少的內容,成為西遷節最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錫伯族。
錫伯族簡介
4樓:
摘要。錫伯族分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4566人,主要聚居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以及霍城、鞏留、伊寧、烏魯木齊等縣市;黑龍江省8886人,主要分佈在哈爾濱和雙城市;吉林省3168人,主要分佈在長春市;內蒙古自治區3023人,主要分佈在呼倫貝爾盟;其餘分佈在陝西、北京、上海等省、區、市。
您好,這邊幫您查詢到:錫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據全國巧前第六次人口普查,錫伯族總人口為190481人,主要分佈在瀋陽、大連、鐵嶺、朝陽拍毀、孝賀清錦州、丹東、瓦房店、鳳城等地。
資訊**於。
錫伯族分佈:鍵前頃新疆維吾爾自治悔高區34566人,主要聚居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以及霍城、鞏留、伊寧、烏魯木齊等縣市;黑龍江省8886人,主要分佈在哈爾濱和雙城市;吉稿陸林省3168人,主要分佈在長春市;內蒙古自治區3023人,主要分佈在呼倫貝爾盟;其餘分佈在陝西、北京、上海等省、區、市。
錫伯族簡介
5樓:
摘要。您好,經查詢,錫伯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中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錫伯族原居東北地區,乾隆年間清廷徵調部分錫伯族西遷至新疆以充實當地。
今錫伯族多數居住在遼寧省和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在東北的瀋陽、東港、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餘、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您好,經查詢,錫伯族是我國的少數明爛民族中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錫伯族原居東北地區,乾隆激鉛漏年間清廷徵調部分錫伯族西遷至新疆以充實當地。今錫伯族多數居住在遼寧省和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激首縣和霍城、鞏留等,在東北的瀋陽、東港、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餘、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錫伯族的風俗:1、備虛錫伯族的服飾,因時代不運巨集同和地區的差異,以及民族相互間的影響,也有所差異和變化。傳統的錫伯族服飾吸收過蒙、滿、漢等民旁滾冊族服飾的優點。
2、錫伯族民間有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
蒙古族的服飾風俗,蒙古族服飾特和蒙古族的生活特點
蒙古族人平時穿布料衣服,節日或喜慶日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內蒙古 新疆牧區,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男子帽子的顏色多為藍 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 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二 蒙古族的風俗 蒙古族的民族節日有白月節 魯班節 燃燈節 那達慕。其...
蒙古族的服裝,蒙古族服飾特點
蒙古族服飾特點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主要包括長袍 腰帶 蒙古靴 首飾等。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飾 經 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擴充套件資料。服飾介紹 1 長袍 以女子長袍...
蒙古族的習俗,蒙古族習俗有哪些
1 禮儀風俗 蒙古民族對來客,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一見面總是熱情問候 他賽音百努。安好 隨後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請客人進蒙古包,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問長問短,好似自家。2 獻哈達 哈達是藏語音譯。常在迎送 饋贈 敬神 拜年以及喜慶時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賀。這種禮節由來已久。據 馬柯 波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