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當競爭主要表現為哪幾種行為

2025-06-06 08:25:26 字數 1751 閱讀 7663

1樓:法師兄法律諮詢

1、假冒他人的註冊商標;

2、腔滲公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名優標誌等質量標誌,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5、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6、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下,商家開展經營應當守法合規,不得搞不正當競爭。商家通過行賄手段謀取不當利益或者市場地位的,雖然也可以是不正當競爭,但是行賄罪和不正當競爭區別還是很大的,兩者對應法律責任、認定標準伍老及客觀表現上都喊帶不一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絡:

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包括簡稱、字型大小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網域名稱主體部分、**名稱、網頁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絡的混淆行為。

2樓:網友

1.採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的行為。

2.商業賄賂行為。

3.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4.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5.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橡或為目的,以低於成本梁坦伍**銷售商品。

6.附條件交易行為。

7.違反規定的有獎銷售行為。

8.損害競爭對手信敏信譽的行為。

9.投標招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10.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強制交易的行為。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3樓:郭春明

法律分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如下:1.

採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的行為;2.商業賄賂行為;3.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4.

違反規定的有獎銷售行為;8.損害競爭對手信譽的行為;9.投標招標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10.

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強制交易的行為;11.**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伏信當競爭法》 第四條喚隱 縣級以上人民**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責和廳廳的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查處;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其他部門查處的,依照其規定。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點是什麼

4樓:張愚

法律分析: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採取非法的或者有悖於譽顫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哪虛纖。

該行為的主體李仿是從事市場交易活動的經營者;客觀上實施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禁止的不正當競爭手段;行為足以使使用者或消費者誤認。

法律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六條 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絡:

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包括簡稱、字型大小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等。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特點,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特點

1 對競爭行為的正當性判斷具有利益權衡屬性。19世紀以來的競爭法史表明,競爭作為市場經濟的必要條件必須加以保護,但競爭對市場機制的扭曲又需要規限。競爭的這種利弊交織的矛盾性,決定了必須通過利益衡量對其是否功能受限或過猶不及進行判斷,既包括市場競爭利害關係各方的利益衡量,也包括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的衡...

養樂多因不正當競爭被罰45萬元,事件的始末有何詳情?

引言 喝益生菌飲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乙個比較時髦的行為,而且對身體似乎有好處。而身為乳酸菌飲料的領頭品牌養樂多,因為不正當競爭被罰了萬元,那麼這件事情的起因究竟是因為什麼呢?原來養樂多的關聯公司宣傳的益生菌會防治新冠病毒,所以遭到了處罰。這樣的宣傳可以說是讓人十分的吃驚的。本身新冠病毒就是乙個不容開玩...

如何理解《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商業賄賂行為

提問者你好,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的商業賄賂行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年12月1日 第八條 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 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 論處。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