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可心
1、人的責任。
人們自己最終要對所發生的事情負責,這就是人本主義人格理論的基礎,它能說明我們為什麼經常說「我不得不」這句話,例如「我不得不去上班」、「我不得不去洗澡」、「我不得不聽老闆的調遣」等。其實,我們不一定非要做這些事。我們甚至可以選擇不做任何事情。
在特定的時刻,行為只是每個人自己鏈蘆的選擇;
弗洛依德和行為主義把人說成是無法自我控制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則與之相反,他們把人看做是自己生活的主動構建者,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如果不能改變,只是因為身體上有侷限。人本主義心理**的主要目標,就是使來訪者認識到他們有能力做他們想做的事情,但是,正如弗洛姆所說,有許多自由是可怕的;
2、此時此刻。
生活中總有很多懷舊或無法自拔於過去的人,他們常常追憶往昔的美好時光,或是反覆體驗以往尷尬的遭遇或是痛苦的失戀。也有一些人總是在計劃將來的日子,而不顧眼前的生活。從乙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角度,每天的懷舊或是白日夢使你失去了n分鐘的時間,你本應該享用這n分鐘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欣賞日落或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根據人本主義的觀點,只有按生活的本來面貌去生活,我們才能成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時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會常常告誡你「今天是你剩餘生命裡的第一天」;
3、個體的現象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沒有明跡人比你更瞭解自己。他們鼓勵自己能夠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暫時的困境;
4、人的成長。
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觀點,讓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滿足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當人們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滿足後,他們不會感到激喚並滿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滿意或幸福則是永遠地積極地尋求發展,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除非有困難阻礙我們,我們會不斷朝著這種滿意狀態。
綜上所述,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心理學對於人性的研究應沿著人的基本屬性進行,從尊重、體貼人性的立場出發去開展研究工作,在研究過程中必須時刻考慮「人」是具有靈性的活物,而非缺乏靈性的物件。從而使心理學研究更具實踐意義,由此使心理學研究更加貼近人們的實際生活,產生促進人性良性和積極改善的社會作用。
什麼是人本主義心理學?
2樓:遊戲曉曉達人
人本主義的人性觀是人性本善論,也是人本主義的動機論與人格論的出發點和理論支柱。它認為人的天性中就有實現自己的潛能和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傾向。動物在向人進化的過程中,就顯出人性的自然性的一面即友愛、合作和創造等潛能。
他們認為,在適當的成長和自我實現的環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現為中性。人性的惡是由於基本需要未被滿足,自我實現的環境被破壞而引起的。需要層次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一種動機理論,馬斯洛認為,動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需要是產生動機的源泉。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觀點
人們自己最終要對所發生的事情負責,這就是人本主義人格理論的基礎,它能說明我們為什麼經常說「我不得不」這句話,例如我不得不去上班、我不得不去洗澡、我不得不聽老闆的調遣等。我們不一定非要做這些事。我們甚至可以選擇不做任何事情。
在特定的時刻,行為只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人本主義心理**的主要目標,就是使來訪者認識到他們有能力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只有按生活的本來面貌去生活,我們才能成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時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3樓:兵封千里
人本主義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實現,是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度的發展,即幫助人達到他能夠達到的最佳狀態。而環境具有促使潛能得以實現的作用。
在心理**中,有一種根據人本主義理論而產生的**方法:**者中心,心理醫生在其中充當配角作用,此理論充分相信的人的自我潛能開發和自我調整,心理**師只是個引導者。
人本主義,通俗上,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以人為本,從人性、人的自我發展和實現出發,看待和管理這些人事問題。那麼,從上述理解,社會中的很多現象可以反映人本主義相關理論。
比如:對殘疾人的人性化關懷而多的一系列事情(盲人道、殘疾人廁所、福利院等);一些成功勵志類的培訓的開展;社會企業中人性化管理(為員工舉辦生日宴會、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等),以上的種種,都是可以說是人本主義心理理論的體現。
呵呵,我這樣解釋,估計你也可以自己發現很多有關社會現象,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人本主義心理學屬於哪內心理學範疇?
4樓:匿名使用者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建立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之上的。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產生深遠影響的有兩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分別是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羅傑斯(carl ,1902-1987).。人本主義主張,心理學應當把人作為乙個整體來研究,而不是將人的心理肢解為不完整的幾個部分,應該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應該關注人的高階心理活動,如熱情、信念、生命、尊嚴等內容。
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從全人教育的視角闡釋了學習者整個人的成長曆程,以發展人性;注重啟發學習者的經驗和創造潛能,引導其結合認知和經驗,肯定自我,進而自我實現。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點研究如何為學習者創造乙個良好的環境,讓其從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發展出對世界的理解,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有別於精神分析與行為主義的心理學界的「第三種力量」,主張從人的直接經驗和內部感受來了解人的心理,強調人的本性、尊嚴、理想和興趣,認為人的自我實現和為了實現目標而進行的創造才是人的行為的決定因素。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目標是要對作為乙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進行全面描述。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行為主義將人類學習混同於一般動物學習,不能體現人類本身的特性,而認知心理學雖然重視人類認知結構,卻忽視了人類情感、價值觀、態度等最能體現人類特性的因素對學習的影響。在他們看來,要理解人的行為,必須理解他所知覺的世界,即必須從行為者的角度來看待事物。
要改變乙個人的行為,首先必須改變其信念和知覺。人本主義者特別關注學習者的個人知覺、情感、信念和意圖,認為它們是導致人與人的差異的「內部行為」,因此他們強調要以學生為中心來構建學習情景。
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羅傑斯認為,人類具有天生的學習願望和潛能,這是一種值得信賴的心理傾向,它們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釋放出來;當學生瞭解到學習內容與自身需要相關時,學習的積極性最容易激發;在一種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環境下可以更好地學習。羅傑斯認為,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知識,也不是教學生如何學習知識,而是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手段,至於應當如何學習則應當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誰,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誰?
是馬斯洛 華生是行為主義的。杜威是技能主義的代表。霍爾是研究生理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是 b.馬斯洛 你好,人本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50 60年代興起於美國,是美國當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a.h馬斯洛創立,現在的代表人物有c.r羅傑斯。人本主義反對將人的心理低俗化,動物化的...
心理學碩士一枚,喜歡讀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的書,偏向心理學哲學,如何確認自己是否適合讀哲學的博士呢
學心理的碩士,作為我們也不能給太多的建議 主要也就是我們還都年輕 經歷的也不多 我的建議是可以多問問導師,他們懂得比較多 可以請教一下他們。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這些東西要了解還是要讀點書的,還要加上自己的思索和理解,變成自己的東西。我個人認為涉及到 1 哲學的物質和意識層面2 人體醫學的精神及腦科學...
用心理學知識解釋社會現象,用心理學知識解釋乙個社會現象。
呵呵,一樓的朋友真的是非常含蓄了,看了很久才明白他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這個社會現象是人類祖先遺傳下來的行為。在人類智力很低,就和那些大象一樣智商的時候,對於欺騙是不設防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欺騙的概念。但這時候,欺騙行為已經有了 不是有人專門去欺騙,而是由於一些誤會,欺騙者本身都認為自己說的是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