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知19449賦越
生態學上有乙個概念叫做 十一定律(tens rule): 引入(import) 、逸出(escape) 、種群建立(establish) 和危害(pest)是乙個外來物種從進入新的生態系統,到造成生態危害的四個階段。外來物種從乙個階段轉化到下乙個階段,成功的概率只有約10%。
早在人類發明遠洋航海技術前,生物就會藉助風和候鳥遷徙的方式傳入其他區域。但對於外來物種來說,新家並不一定是「沒有天敵」的樂土,它面對的挑戰有很多,比如外來種個體太少導致的近交衰退;土壤氣候不適應等。如果用概率來打個比方:
如果1000種沒有被定向篩選的生物被農民帶到了新的大陸;只有100種能逃出農田在野外被找到;只有10種能在野外繁衍幾個世代後,慢慢地越來越適應新大陸的環境;但其中只有1種能完全適應當地環境,發展出穩定年齡比和性別比的種群,可以快速繁殖和擴散,同時恰好當地又缺乏控制該物種的生態調節機制,於是該物種開始野蠻生長,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所以如果乙個物種被定義為了(invasive species)入侵物種,那一定是過關斬將,通過了上述的四個階段的考驗。不是所有的外來物種都叫做生物入侵,入侵物種只是引進物種的子集,它們中的千分之一的佼佼者。
於單個物種來說,物種入侵並不是乙個普遍現象。但是在今天,人為導致的物種引進佔了物種引進的97%,隨著農業文明和交通技術的發展,動植物微生物在全球範圍內的流通體量是龐大的。農作物是人類馴化後的植物,一般來說當年選中培育的時候,人們會優先考慮其在農田裡經濟效應而非它在自然界競爭力。
但即使是這樣,一些被引入的農作物還是有著一顆去野外戰鬥的心,比如題主提到的辣椒。 辣椒原產於美洲,內含的辣椒素能讓人的腦下垂體分泌內啡肽,感覺爽爽的。於是墨西哥原住民開始人工種植這種爽爽的茄科植物。
1493年哥倫布把辣椒帶到了歐洲,100年後明代養生學家高濂的《遵生八箋》印行,第一次書面記載了「番椒」,這標誌著中國人也開始吃辣椒了。番,是西方民族和西方國家的舊稱。辣椒叫做「番椒」,妥妥的外來農作物。
2樓:回憶
花生玉公尺辣椒,嚴格來說,沒有影響亞洲大陸的生態。但是花生玉公尺辣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亞洲的農作物種植面貌。花生玉公尺都是明代就進入了中國,另外還有乙個地瓜,也是明代末年引進了中國。
這些外來物種,主要是hi就是高產。使得原來在本土大規模種植的高粱,穀子,大豆,蕎麥,種植面積開始減少。花生作為油料作物,代替了芝麻,玉公尺代替了高粱,地瓜代替了高粱和蕎麥。
當然造成危害,而且危害極大。看看這些外來品種匯入中國前的名著水滸,山東還有老虎,你看看現在除了動物園山東還有老虎嗎?這些外來物種直接導致人口成倍翻番,野生動物空間越來越小。
3樓:王倩
外來入侵生物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是缺乏天敵,而中國人是一切好吃的生物的天敵……且不論花生這種出了農田不能活的,小龍蝦繁殖力超強,再哪都能活,不是照樣被中國人吃到漲價再漲價。 的外來入侵生物,比如水葫蘆,比如蓖麻,要麼是不能吃的,要麼是不好吃的,要是有人從蓖麻裡提取出什麼壯陽滋陰的東西,或者發現水葫蘆特別好吃,很快它們就要絕種了蓖麻原產於非洲,蓖麻毒素毒性強烈,吃個幾顆蓖麻籽輕則跑肚拉稀重則嗝屁。但蓖麻油在工業上作潤滑劑、增塑劑、乳化劑,也可以做製造表面活性劑、泡沫塑料的的原料。
我小時候看過一篇很老的科普小文章,說蓖麻渾身都是寶,除了蓖麻油能給祖國工業添一把火,蓖麻桿子還能造紙,渣滓能餵豬,號召農民朋友們都去種蓖麻。<>
我們這最多的是花生殼和玉公尺芯,可以生產生物煤炭嗎?
答 當然可以。鞏義市興發電器 歷經年的發展,自己研發製造了機械衝壓式單頭雙螺旋進料生物質固化成型裝置,該裝置將鋸末 樹枝 稻殼 竹屑 花生皮 葵花籽殼 糖醛渣 玉公尺芯 椰子殼 咖啡渣及各種農作物秸杆粉碎後,經該裝置高溫高壓,悄含製成六邊型空心的機制炭半成品原料。該裝置具有適應範圍廣,物料要求低,裝置...
玉公尺油和黑花生油哪個好,玉公尺油花生油哪個好
1全部1 花生油 花生油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飽和脂肪酸80 以上 其中含油酸41.2 亞油酸37.6 另外還含有軟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飽和脂肪酸19.9 從上述含量來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構成是比較好的,易於人體消化吸收。據國外資料介紹,使用花...
花生核桃牛奶玉公尺哪個屬於穀類食物
花生屬於強酸性食物 鹼性食物含鉀 鈉 鈣 鎂等礦物質較多的食物,在體內的最終的代謝產物常呈鹼性,如,蔬菜 水果 乳類 大豆和菌類食物等。與呈鹼食物適當搭配,有助於維持體內酸鹼平衡。食品的酸鹼性與其本身的ph值無關 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 主要是食品經過消化 吸收 代謝後,最後在人體內變成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