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土地屬於誰,中國土地歸誰所有

2025-05-26 18:35:10 字數 1967 閱讀 4941

1樓:南北

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原則。

是滾如一項法規。

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的前提下,開發未利用的土地。

適宜開發為農用地。

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合絕配理開發利用土地對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增加土地產品的有效供給具有重要作用。

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保護耕大巨集啟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採取措施,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

耕地總量減少的,由***責令在規定期限內組織開墾與所減少的耕地數量與質量相當的耕地。並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條件下,土地具有資源和資產的雙重屬性,土地已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進入市場流通,實行土地有償使用,有利於理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間的經濟關係。

有利於合理利用土地。

2樓:喬安東尼奧

8個字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僅限中國地區)

中國土地歸誰所有

3樓:陳國勝

法律分析: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自然人不能成為土地所有權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家土地所有權的統一和唯一的主體,由其代表全體人民對國有土地享有獨佔性支配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至於法律沒有規定為集體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土地,則屬於國家所有。

中國土地屬於個人還是國家

4樓:郭子僮

法律分析:中國的土地要麼屬於國家要麼屬於集體,反正不可能屬於個人,但個人對一些土地享有使用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空運衝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悄帶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鬥殲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中國所有的土地都屬於國家嗎?

5樓:王國龍

法律分析:城鎮土地是國家所有,農村土地名義上是集體所有,我國的土地歸國家和集體所有,個人沒有土地的所有權,只有使用告消碼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襪哪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九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第二百五十條 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但是法律規定橋敗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6樓:股城網客服

城市土地都是屬於國家所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中國的土地是自己的還是國家的

7樓:王曉旭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李簡掘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咐滑民集體所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九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哪核民集體所有。

中國土地所有制的演變,中國土地所有制的演變

原始社會 井田制 土地公有制 封建社會 地主土地所有制回 土地私有制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 49 52年 土地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 為農民土地所有制 還是私有制 56 78年 三大改造後 公有制 78年改革開放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公有制 中國歷史上土地制度的演變 1840年以前中國一直實行自...

中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我國的基本國情是 人多地少。中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 絕對數量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國內陸土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公尺 144億畝 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積約為12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 約40畝 的1 3 山地多,平地少。我國地形錯綜複雜,地貌型別多。我國海拔小於500公尺 海拔在500 40...

如何合理利用開發土地資源,如何實現中國土地資源可持續開發與利用

中國土地資源情況複雜,從大範圍講實際農村和城市,所以在做規劃的時候就要分成各個專案來統籌,估計樓主是做 之類的吧,應為 中國土地資源可持續開發與利用 的概念太大,其實不切合實際,各個省的情況不一樣,省下面還有鄉鎮,鄉鎮下面還有村,還有村民小組等,而且上到國土部,下到各個縣的國土資源局,其實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