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白堂記文言文閱讀,醉白堂記的原文

2025-05-14 06:20:50 字數 952 閱讀 9236

醉白堂記的原文

1樓:偷星

醉白堂記。宋】蘇軾。

故魏國忠獻韓公①,作堂於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樂天《池上》之詩,以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羨於樂天而不及者。

天下之士,聞而疑之,以為公既已無愧於伊、周②矣,而猶有羨於樂天,何哉?

軾聞而笑曰:公豈獨有羨於樂天而已乎?方且願為尋常無聞之人而不可得者。

天之生是人也,將使任天下之重,則寒者求衣,飢者求食,凡不獲者求得。苟有以與之,將不勝其求。是以終身處乎憂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塗,豈其所欲哉!

夫忠獻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將歸老於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釋也。當是時,其有羨於樂天,無足怪者。然以樂天之平生而求之於公,較其所得之厚薄淺深,孰有孰無,則後世之論,有不可欺者矣。

文致太平,武定亂略,謀安宗廟,而不自以為功。急賢才,輕爵祿,而士不知其恩。殺伐果敢,而六軍安之。

四夷八蠻想聞其風采,而天下以其身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樂天之所無也。乞身於強健之時,退居十有五年,日與其朋友賦詩飲酒,盡山水園池之樂。

府有餘帛,廩有餘粟,而家有聲伎之奉。此樂天之所有,而公之所無也。忠言嘉謀,效於當時,而文采表於後世。

死生窮達,不易其操,而道德高於古人。此公與樂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無自少,將推其同者而自託焉。

方其寓形於一醉也,齊得喪,忘禍福,混貴賤,等賢愚,同乎萬物,而與造物者遊,非獨自比於樂天而已。古之君子,其處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實浮於名而世誦其美不厭。以孔子之聖而自比於老彭,自同於丘明,自以為不如顏淵。

後之君子,實則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為聖,白圭自以為禹,司馬長卿自以為相如,揚雄自以為孟軻,崔浩自以為子房,然世終莫之許也。由此觀之,忠獻公之賢於人也遠矣。

昔公嘗告其子忠彥,將求文於軾以為記而未果。既葬,忠彥以告,軾以為義不得辭也,乃泣而書之。

注】①魏國忠獻韓公:即韓琦,諡忠獻。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桃花源記的文言文翻譯,《桃花源記》文言文翻譯白話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一天他 沿著小溪行船,忘記了路途的遠近。忽然遇見一片桃花林,兩岸數百步以內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繁多。漁人對看見的景象感到十分詫異,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到桃花林的盡頭。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發源的地方,漁人 就看見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亮光。...

醉心亭記文言文閱讀,醉心亭記賞析

醉心亭記賞析 注意 曾鞏有 醒心亭記 沒找到 醉心亭記 醒心亭記 北宋 曾鞏。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 豐樂 自為記以見其名之意。既又值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 醒心 使鞏記之。凡公與州之賓客者遊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乎群山之相環,雲煙之相...

《記承天寺夜遊》文言文比較閱讀

記承天寺夜遊文言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文言文是高中語文課程中的重點,學生學習文言文對幫助他們增強語言運用能力,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 記承天寺夜遊 文言簡或叢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甲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攔櫻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