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水滴石穿大公無私入木三分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誰?

2025-05-07 21:50:08 字數 2145 閱讀 9496

1樓:百舟渡海

1,胸有成竹: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文同以善畫竹著稱。

2,水滴石穿:古代時有個人叫張乖崖,他為人正直對百姓也很好,有一天他看到了乙個管小悄鄭世倉的小吏從小倉裡出來時順手把小倉裡的一枚銅錢放進了自己的口袋,張乖崖把他叫進了自己的家裡並告訴他偷銅錢是不對的,因為他一天偷一枚銅錢,一千天偷一千枚銅錢就毫比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了。

3,《大公無私》主要講述了祁黃羊不僅推薦自己的仇人解狐當地方官,還將兒子祁午推薦為法官,不怕人們議論,這是大公無私。

4,入木三分: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之一,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他博採眾長,開創了一種獨具一格的書法風格,被後人喻為"書聖"。

5,鑿壁偷光,漢語成語,拼音是záo bì tōu guāng,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叢蔽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啟肢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2樓:匿名使用者

或者說你有些情感方面的東西做不好。你有經驗了,學校一些工作的帆改正經驗態悔可以殲中幫助內更多的人還有乙個變化就是自己比如說社會的經驗的變化,你對這個。

請問上鑿壁偷光,樂不思蜀,破釜沉舟,負荊請罪,入木三分,完璧歸趙這幾個成語的主人公是誰。

3樓:網友

鑿壁偷光:匡衡。

樂不思蜀:劉禪。

破釜沉舟:項羽。

負荊請罪:廉頗。

入木三分:王羲之。

完璧歸趙:藺相如。

4樓:雲蒔馥

匡衡,劉禪,項羽,廉頗,王羲之。

5樓:亂世狂神

匡衡 劉禪 項羽 廉頗(藺相如) 王羲之 藺相如。

入木三分紙上談兵、兩袖清風、胸有成竹主人公是誰?

6樓:丘其

入木三分,王羲之。

紙上談兵,趙括。

兩袖清風,于謙。

胸有成竹,文與可。

成語故事驚弓之鳥阜新請罪胸有成竹入木三分想喝行雲的主人公是誰

7樓:小芋頭帥哥

分別是更羸、廉頗(藺相如也是)、文同、王羲之、薛譚(秦青也是)

下列成語都出自歷史故事,請試著寫出故事的主人公 胸有成竹( ) 入木三分( ) 望梅

8樓:雲裳尖

胸有成竹文同,完璧歸趙藺相如,入木三分王羲之。望梅止渴楊時、。初出茅廬諸葛亮。

9樓:匿名使用者

胸有成竹( 文同 ) 入木三分(王羲之 ) 望梅止渴( 曹操 ) 紙上談兵( 趙括 ) 四面楚歌(項羽 )

10樓:好兵可帥

文同王羲之曹操趙括項羽。

11樓:網友

依次是文與可 王羲之 曹操。

12樓:樹建柏

北宋畫家文同 王羲之 曹操 趙括 項羽和劉邦。

13樓:網友

鄭板橋 王羲之 曹操 趙括 項羽。

下面成語的主人公是誰?

14樓:月的舞神

負荊請罪(廉頗)完壁歸趙(藺相如)聞雞起舞(劉琨)臥薪嚐膽(吳王夫差)胸有成竹(文與可) 一鳴驚人(淳于髡)

一(面)之詞 一(片)冰心 一(灘)死水。

15樓:網友

樂不思蜀-劉禪。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破斧沉舟-項羽。

遊刃有餘-莊子,庖丁。

煮豆燃葺-曹丕,曹植。

圍魏救趙-孫臏,龐涓。

得隴望蜀-劉秀。

胸有成竹的成語接

16樓:**

胸有成竹 → 竹柏異心 → 心口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 天壤之別 →別有洞天 → 天翻地覆 → 覆地翻天 → 天經地義。

成語接龍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成語接龍

胸有成竹 的成bai語接龍 竹清 du松瘦 zhi竹清松瘦 zh q ng s ng sh u 形容人的狀 dao貌內瘦健有神。宋 辛棄疾 感 容皇恩 為范倅壽 詞 酒如春色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鬭長久。瘦骨零丁 丁一卯二 二缶鐘惑 惑世誣民 民和年稔 稔...

成語接龍 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成語接龍

山巔之鼠 成語接龍 胸有成竹 竹馬之交 竹苞松茂 竹馬之友 竹籃打水 竹頭木屑 竹報平安 竹籬茅舍 竹柏異心 希望能幫到你! 花戲舞蝶 成語接龍 胸有成竹 竹籃打水 水潔冰清 清宮除道 道同義合 合浦珠還 還淳反樸 樸素無華 華冠麗服 服低做小 小心謹慎 慎終如始 始終不易 易同反掌 掌上觀紋 紋絲...

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是,胸有成竹比喻什麼?

成語故事 胸有成竹 文與可畫竹 胸有成竹 現在常用這個成語來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有通盤的考慮.胸有成竹,比喻熟練有把握。胸有成竹 和 心中有數 都是 心中已有打算 的意思。但 胸有成竹 偏重於事前對問題已有全面的考慮和解決辦法,或者因心中有了主意而辦事神態鎮定 沉著 心中有數 偏重於對客觀情況已有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