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顏回的故事
1樓:仙綺波
孔子與顏回的故事如下:
顏回幼年的時候的很多事已經不可考了,而在他拜孔子為師,跟著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他大概只有13,4歲。但是孔子因為在魯國已經很難繼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就到了其他的國家,希望能夠因此得到重用,將他的儒家思想推廣於世。這其中顏回和孔子等人還發生了不少的小故事。
當時顏回和孔子等人一起在衛國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是因為衛靈公手下的一些人的讒言,孔子不得不離開衛國,結果在逃亡的路上被匡人圍困,而當時顏回還在衛國,觀察者衛國的動向,衛靈公發現自己冤枉了孔子之後,就讓顏回去吧孔子請回來。
顏回就前去接孔子,見到孔子之後,孔子深情的說:「回啊,我還以為你死了呢。」顏回很恭敬的說:
您老人家還在,我怎麼敢死呢。」顏回就向著孔子轉達了衛靈公的歉意並且懇請孔子回到衛國。
但是回到衛國之後,孔子沒有再受到重用,所以為了推行自己的主張,孔子就離開了衛國前往別的國家。兩人一直沒有得到重用,飄零在外。
不想竟然陷入到了缺糧的處境之中,孔子不僅感嘆道:「我的道不對嗎,為什麼受困在這兒呢?」顏回認為孔子的思想是偉大的,所以別人接受不了不是我們的問題,是掌權者的問題,應該堅持自己的主張。
可見顏回對於孔子的道德思想的信任。
關於孔子與顏回的眼見不一定為實的故事
2樓:星恩文化
孔子的一位學生顏回在煮粥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裡去了。他就連忙用湯勺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就把它吃了。恰巧這時孔子走進廚房,還以為顏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的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說呢?
由此可見,耳聽固然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凡事如果總是隻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缺少靜心的分析與思考,往往會被假象所迷惑,有時則如盲人摸象、管中窺豹,即使是親眼所見也很難認識到事物的本質。人世間的許多真相要用至真至誠的心靈才能體察得到,當放下自我觀念的時候,識別真假的智慧就會自然而出。
孔子與顏回的典故
3樓:承吉凌
典故: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受困,飯菜全無,七天沒吃上公尺飯了。白天睡在那,顏回去討公尺,討回來後煮飯,快要熟了。
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裡的飯吃。一會賣如鬥,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孔子起身說:
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乾淨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顏回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碳灰飄進了鍋裡(弄髒了公尺橡襲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按說)應該相信眼睛(看見)的,但是中磨眼睛也不一定可信;應該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們記住,要了解人本來就不容易啊。
出自《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
魯國的孔子是誰孔子謂顏回曰有何典故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終極思想是,天下為公的美好思想。基本上相似於共產主義社會階段 唉想想4000年前的人就有如此進步的思想,只是當時的世界不接受。1 孔子 西元前551年9月28日 西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 今山東省曲阜市 中國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
孔子的故事,孔子故事
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髒的東西掉進鍋裡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 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子夏是孔子的...
孔子與學生的小故事,孔子與學生的故事
孔子東遊 見兩小兒便日。孔子與學生的故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侍坐。子曰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