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冷的地方生活是何種體驗?

2025-05-02 19:45:06 字數 5502 閱讀 2293

1樓:影子

我來告訴你出門的時候是什麼狀態。長款羽絨服到膝蓋以下的,加上雪地靴,圍巾、帽子、手套是標配念滾。只留出一遊高消張臉,露**神知凍**。

零下十幾度的天氣,出門兩分鐘,臉就凍木了。大部分時候都颳風,東北冬天的風是刺骨的像刀片一樣刮在臉上生疼。

2樓:網友

要問有什麼體驗,那就是!沒有夜生活!沒有夜生活!四點就天黑,悄辯前商店差不多天一黑打烊。太冷灶遲了,從不輕易出門,出門全靠裝備,只想露雙眼啟清睛在外看路。

3樓:尹朶月

上班頌胡鬧做納,步行或者做公交嘍,穿厚點就行了,氣溫低的時候臉能凍麻了,眼野罩淚和鼻涕留下來都感覺不到,需要注意臉和耳朵的保暖。

4樓:沉夜孤星

白天太陽昇起來後零下二十度左右,最高氣溫的時候零下十五度❨指的是最低氣溫那幾天❩。白天在戶外幹活的隱卜人基本是穿的越厚越好,不在乎美觀,坐辦灶槐公室的人儘量減少戶外待的隱攜友時間。就這樣。

5樓:壽碧安

手套貌似沒啥用,反攜做正亂隱山我每次騎到學校手都譁中已經通紅了,這時候有點凍傷了,一進屋暖和起來,手開始疼,熱,紅腫,動不了手指。過了一會就可以動了,然後慢慢恢復。

6樓:皇甫孤柔

我下課喜中數巖歡玩扔口袋,戴手套抓不住賣御,畢滲所以就常常不戴手套,下課十分鐘就足夠讓手凍傷。再上課我就用不了筆,然後緩20分鐘,手基本恢復了,然後再下課,再凍,再恢復。

7樓:學長幫

曾經在黑龍江生活了五年的時間,後來全家搬到了遼寧,雖然都拿或兆屬於東北,但氣溫在冬天的時候團銀可以相差十度。我只記得在黑龍江生活的那段時間手腳經常凍壞。消租但習慣了就好了。

8樓:建爾巨集尚

我穿的是中石化的室外加油冬裝,氈靴,裡面是肢臘四層東北保暖毛織衣物,但是在二十幾分鐘的時候基本手指,鼻子腳歷歷滑等末端肢體都開始失去知覺。爛空。

9樓:職場摸魚包子

雖然很冷,每天都被凍成狗,但其實自己並沒有覺得有多麼冷,都習慣了。

10樓:寶寶49690坎對

老家內蒙古呼倫貝爾,要說怎麼生活?那就是大棉襖配二棉褲,裡面睜拍是羊皮外面遲配裹著布,那怕是零下。

四、五十悉旦羨度,天兒賊啦冷咱也不打怵,開山劈嶺伐大樹!這個夠形象嗎?

11樓:卜偉芬

記得本慶悄人在高中住校時期,冬天零下15℃,早晨洗了亂差咐頭忘記擦乾,出門,從宿舍樓到小店,不足20m,感覺頭皮譁純刺痛,發現已經凍透……腦補頭頂冰雕。

12樓:弘水山

初中我騎車子上學,夏天還好,冬天太考驗人了。車子帶來的風像刀子一樣颳著你的額頭和臉,騎了純晌不到一分鐘毀差腦子就開始做餘鋒疼。

你去過最寒冷的地方是**?那裡有什麼不一樣的體驗?

13樓:黃先生生活社會說

看了您的提問,馬上讓我們聯想到我去過的中國最冷的地方是內蒙根河市。據有關報告顯示,目前是我國最冷城市是根河市。根河是蒙古語「葛根高勒」的諧音,意為「清澈透明的河」。

根河市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下屬的乙個縣級市。

我們都知道黑龍江省的漠河縣很冷。但是,據2009年12月31日凌晨的氣候報告顯示,根河市那天的最低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58℃(—58℃)。這個資料目前還沒有被突破。

其實,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與黑龍江省漠河縣的距離,只有三百多公里。它們同屬於相同的氣候帶。由於根河市的地理位置屬於高緯度、高寒冷(是處於我國最北部,位於大興安嶺北段西坡,海拔又處於相對較高位置),所以這裡的年均氣溫都在—。

冰封期在210天以上,極度氣溫在—58℃。目前是我國最冷城市。也被稱為「中國極冷」地區。

別看根河常年冰凍期很長,地下冰凍層很厚。但是,它的森林植被覆蓋率很高。覆蓋率達到70%以上。

這裡的樹種很多,主要的是落葉松、樟子松、還有一些楊樹、柳樹、白樺樹。除了植被非常旺盛以外,野生動物的物種也很繁盛,地下礦藏也很多。是我國的寶地!

晝夜溫差很大也是此地區的特點之一。根河在大興安嶺北段,除了有林海自然景觀外,還有大興安嶺獵民以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構成的人文景觀。它給旅遊業帶來了豐厚的資源。

通過以上這些介紹,您是不是想起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呼倫貝爾大草原》呢。那裡很美,值得一去!旅旅遊,放鬆一下身心,呼吸一下那裡的仙氣!

陶冶在大自然當中,太美了!

14樓:立茹若

我去過最寒冷的地方就是哈爾濱,那裡冰天雪地,銀裝素裹,有很多冰雕設計,非常的美麗,整個城市也非常晶瑩剔透,乾淨純潔。

15樓:網友

是漠河,這個地方的溫度特別低,晝夜溫差特別大,降雪量特別大,這個地方的羊肉比較多,美食文化特別豐富,景色特別棒。

16樓:雙子小黑嘿

哈爾濱,這裡的溫度非常的低,即使穿著羽絨服也非常的冷,而且這裡的雪下的非常的大。這裡的冰雕也非常的出名。

全球最冷的地方那些人們怎麼生活的?

17樓:善弘

坐落俄羅斯東部西伯利亞區域的奧伊公尺亞康是世界上最冰冷永久定居點。冬天,這兒的氣溫常常能夠下降到零下50攝氏度以下,最冷時乃至到達零下70度,被稱為世界「寒極」這兒的居民每年冬天,包裹的結健壯實眉毛睫毛依然會上冰。看到奧伊公尺亞康村你就再也不會覺得冷了,也能夠說你看到奧伊公尺亞康村就會覺得一顫抖。

人類一向都對極點事物十分有愛好,而奧伊公尺亞康村,就是目前人類長居的世界上最冷的當地,前史最低溫到達,冷到你無法幻想的境地。世界上最冷的村莊——奧伊公尺亞康村。

因為極寒氣候,所以這兒幾乎寸草不生,根本長不了莊稼,距離這兒的城市又太遠,並且路途太險阻,很難**糧食到這兒,所以奧伊公尺亞康鄉民首要吃魚、馴鹿、馬等一些肉類食用品。

奧伊公尺亞康村的房子都是十分特別的,修建在深埋於地下的木樁上,房子與地上最少有1公尺的距離,不能直接建在凍土上,否則室內熱氣就會讓凍土凍結,發作房子坍毀。不過建好之後的房子十分健壯,並且很厚,門窗都有四五層,就是為了避免寒氣侵入。也許你看到奧伊公尺亞康村的水管是在地上上的感到古怪,但是在這兒埋在地下也是沒有用的,所以鋪在地上上,沿途設加熱站,才幹保證管內的水流通。

18樓:老魯漫漫說

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東北部,坐落著「世界上最冷的小鎮」——奧伊公尺亞康鎮。

小鎮上多數家庭依靠燒煤和燒柴取暖。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極洲。

年平均氣溫在-25℃以下,絕對最低氣溫達,也曾出現過的記錄。這由於那裡的緯度高,而且是乙個冰封的大陸,同時又是世界上風暴最大的地區。

此外,在有人居住的大陸上,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可以算是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維爾霍揚斯克和奧伊公尺婭康地區了。 維爾霍揚斯克和奧伊公尺婭康地區全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冬季3個月在-40℃以下。維爾霍揚斯克絕對最低溫度是-68℃(1892年),奧伊公尺婭康更達-78℃(1933年)。

維—奧地區之所以特別冷,是由緯度和地形決定的,這裡地處高緯,北極圈通過其中,溫暖的海風根本吹不到,特別是這個地區的東面、西面、南面被契爾斯基山脈所包圍,只有北面項北冰洋敞開大門,而這兩個地方又都是處在谷地中,所以南面的暖空氣被擋在門外,而北面來的冷空氣倒可以長驅直入,並在谷地中停滯下來。

本來這裡由於太陽輻射少,氣溫已經很低,再加上冷空氣助威,真是雪中送「冰」,使這裡更加寒冷。

19樓:煙如海浩

世界上有些地區的居民已習慣在極低的氣溫下生活——他們是如何生活的?

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東北部,坐落著「世界上最冷的小鎮」——奧伊公尺亞康鎮。小鎮位於西伯利亞地區,因曾是政治犯流放地而有「史達林的死亡圈」之稱。當地在冬季的平均氣溫是-45℃,並且保持著在人類居住地區最低氣溫的世界記錄——!

該鎮有500名居民。在鎮上唯一的旅館中,既無熱水也沒有室內衛生間。直到2008年,小鎮僅有的一所學校的情況也是如此。

和遭遇低氣溫就停課的其它國家的學校不同,只有在氣溫下降到-52℃以下,學生們才不必冒著嚴寒來上課。

小鎮上多數家庭依靠燒煤和燒柴取暖。居民們可以使用的現代生活裝置少之又少:手機在如此極端的嚴寒之下早就罷工了。

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薩哈共和國首府雅庫茨克位於距離奧伊公尺亞康鎮3天車程的地方。當地21萬居民長期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這裡冬季的平均氣溫是-40℃。然而,這座城市運轉得有條不紊。

該市擁有兩座機場、一所大學、多所中小學、劇院和博物館。據說,當地居民的汽車從來都不熄火。當地人也不能露天戴眼鏡,否則眼鏡就會凍在臉上。

該市位於勒拿河西岸,河水結冰之後為居民提供了一條通行道路。

極端寒冷的天氣對西半球很多城鎮居民而言也是家常便飯。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國際瀑布城和科羅拉多州的弗雷澤多年來一直在為「國家冰箱」的稱號競爭。這場爭奪最終鬧上了法庭。

結果,國際瀑布城榮獲這一稱號,因為該市在1967年達到的-40℃的最低氣溫比弗雷澤更低。那一年之後,國際瀑布城每年都會舉辦一場為期4天的紀念活動。如今,旅遊業已成為該市財政收入的第二大支柱。

世界上有很多城市都和國際瀑布城一樣懂得利用極端天氣發展旅遊業,瑞典的尤卡斯耶爾維就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冰雪旅館。

在歐洲,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通常是氣候最為寒冷的地區,而早已做足抗寒準備的當地居民早已對極端天氣見怪不怪。

在包括挪威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法律規定司機在冬天必須使用防滑輪胎。相反,英國並不存在類似法規,不過該國建議:司機在極端天氣中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駕駛機動車出行。

住在德國德勒斯登的達里奧卻對英國**的建議表示不解:「英國人為什麼會有這種問題?-13℃的時候,我照樣可以在冰雪中正常駕駛機動車輛。」

20樓:爻

建築(冰屋,天然防風地帶),毛衣讓他們能保暖。

而飲食,是狩獵的生肉或從冰底湖中釣來的鮮魚。

這是他們最早的生活方式。

也是他們能生存至今的方法。

21樓:小小蟹

穿毛皮大衣,喝高濃度酒,無論什麼地方,室內都有暖氣,吃高熱量食物。出門戴帽子、口罩、手套。當然咯,外面溫度很低的情況下,一般的人也不會沒事跑到外面站著受凍去的咯!

22樓:張生全精彩歷史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這裡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23樓:網友

愛斯基摩人有他們的生活方式,習慣寒冷了。

24樓:111順其自然

穿些耐寒的皮襖 喝酒。

主要還是住習慣了。

25樓:網友

吃高脂肪的食物,穿毛皮衣服。

26樓:

穿很厚,很厚的衣服。

27樓:諒兒童樂園倜

4.北師程甲本《紅樓夢》(校注本),啟功任顧問,張俊、聶石樵、周紀彬註釋,簡體豎排,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簡體橫排版由中華書局1998年4月出版,2010年8月再版。

28樓:似水柔情

那裡好像就不住人。

29樓:壞壞怪怪女孩

住冰做的房子,穿的是什麼不知道。

北方人到南方生活是種怎樣的體驗

北方人在吃的方面是注重吃飯吃菜,然後吃味道。越辣越吃,無辣不歡,基本上就是好吃的就多吃一點。而南方人呢?就講究養身,他們吃的很清淡然後還經常喝湯喝茶,而且基本上都不吃辣的,味道重點的東西也不吃,所以南方人跟北方人在吃的方面區別還是蠻大的。像小編我就是屬於北方人,但是我一直在廣州這邊工作。所以我也是屬...

在海拔四千公尺的地方生活需要注意些什麼

首先你是健康的,那麼你到高原後要作一些必要的適應性訓練,如每天作深呼吸五十次,每天作些慢跑 其次你要帶些氧氣袋,防萬一之需 再是高原要注意防寒,帶點保暖的物品,如睡袋之類 高原缺氧主要是防止睡後缺氧,最好是要有伴為好,能相互照料 還有就是要搞好營養,要吃得有營養,吃得有規律。老年人要注意心腦血管疾病...

古代的僕人為什麼不逃走,到別的地方生活

兩個原因 第乙個,並不能保證跑出去就會過得好,說不定跑出去過得還不如現在。第二,古代僕人的賣身契都在主人手裡握著,如果隨便跑出去的話,那就是黑戶,身份不能得到認證,生活方面就有很大的麻煩。古代僕人就算是跑出去,說不定還會再次成為僕人,還得任人使喚。古代當僕人的大多是因為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種,就是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