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已快到驚蟄 什麼意思

2025-05-02 14:10:03 字數 4014 閱讀 8237

1樓:網友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開始;卯,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髮之象。

時至驚蟄,陽氣上公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

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古人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的重要星象爛皮隱,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的黃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帶的氣候飢廳、物候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握瞎指北。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北半球黃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帶特定地域的氣候、物候變化特點。

2樓:網友

驚蟄(jīng zhé),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 驚蟄圖示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yú),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穗鬧答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彎空;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

按照一般氣侯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乙個節氣。

猜慧 驚蟄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今天是驚蟄,驚蟄是什麼意思?

3樓:鯨娛文化

驚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最初古時叫「啟蟄」,而到了西漢,為了規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改名叫驚蟄,引用至今。

4樓:小入戲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時間在公曆3月5-6日之間這是正確的。以前有人說"時間點在農曆每年二月初一前後",這是不對的,農曆與公曆日期是較大的出入。

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該節氣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啟蟄"。《夏小正》曰:"正月啟蟄"。

在現今的漢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啟蟄"這個名稱。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同時,孟春正月的驚蟄與仲春二月節的"雨水"的順序也被置換。

同樣的,"穀雨"與"清明"的順次也被置換。

漢初以前 立春-啟蟄-雨水-春分-穀雨-清明。

漢景帝代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進入唐代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由於也有不用慣的原因,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日本與中國一樣,在歷代的具注歷中使用"驚蟄"。

此後,日本也採用了大衍曆與宣明歷。"啟蟄"的名稱在日本的使用始於貞享改歷的時候。

5樓:流年排隊講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蟄」,指的是在入冬時節,昆蟲等動物藏伏與土中,是為「蟄」;等到了驚蟄時節,進入春天,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是為「驚」,合稱為「驚蟄」。

因此,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春雷漸漸多了起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驚蟄在古時被稱為「啟蟄」,在漢代時,因避諱漢景帝劉啟的名字,改為「驚蟄」。

驚蟄被分為「三候」。「候」指五天,乙個節氣有15天,故有三候。

一候桃始華;二侯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前五天桃花開放,再五天黃鸝開始啼叫,緊接著燕子就飛來了,說明的是驚蟄的時節,也就是仲春時分。

6樓:自由吼吼

顧名思義 驚到蟄伏的蟲子 春天打雷了 萬物復甦 開始有小蟲子的季節了。

今天是驚蟄,驚蟄是什麼意思?

7樓:乾萊資訊諮詢

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一歲(年)十二個月,每月對應一卦,卯月(包括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

驚蟄是卯月之始,「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著生機;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發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開始了。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程序看,「驚蟄始雷」僅與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驚蟄後氣候逐漸變暖,萬物開始復甦,是梨、桃、李等落葉果樹的開花抽梢期和柑橘、楊梅等常綠果樹的萌芽前期,也是果園年週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乙個時期。

驚蟄後氣溫開始回公升,降雨量增加。此時,田野間青草開始生長、綠肥紅花草子和黃花草子生長旺盛,給草食家畜開始提供青綠飼料。這一時期,畜禽重點是抓好耕牛補料催膘,家畜的春防、春配及防病工作都必須抓緊。

一般在春耕前半個月至乙個月開始給牛增加營養。

今天是驚蟄,驚蟄是什麼意思?

8樓:乾萊資訊諮詢

驚蟄的意思: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於賣好每年公曆3月5日或6日交節。驚蟄作為全年氣溫回公升最快的節氣,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公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時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

但是因為冷暖空氣檔液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到了驚蟄,中國南方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公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

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方位和八卦以及干支時間是聯絡在一起的。

當斗柄指向正東方,卦在震位,是為卯月(仲春之月),萬物之所出達也,萬物出則天地變化可現矣。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行配物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

9樓:流水若風

驚蟄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出現在侍肢爛公曆的3月5日或6日,表示春天已經進入三月,天氣逐漸轉暖,春雷初響,冬眠的動物開始甦醒,各種昆蟲開始出現老漏。在這一節氣中,氣溫逐漸公升高,春季雨水增多,飢慎農民開始忙於春耕、播種等農事活動。

今天是驚蟄,驚蟄是什麼意思?

10樓:乾萊資訊諮詢

驚蟄: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古稱「啟蟄」。此前,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

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古代分驚蟄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

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公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卻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

氣溫回公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

驚蟄的含義,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的含義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蟄,古稱 啟蟄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太陽到達黃經345 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節 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此前,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 蟄 到了 驚蟄節 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 驚 故驚蟄時,...

時令是什麼意思?急急急時令是什麼意思?急急急!

時令 基本解釋 season 季節 節令 時令已交初秋,天氣逐漸涼爽 seasonal disease 方 時令病鬧時令 詞語 時令 注音 sh l ng 釋義 1.猶月令。古時按季節制定有關農事的政令。2.季節。3.方言。時令病。4.圖書分類目錄名。宋以前有關時令的書籍,都入子部農家,但諸書所載,...

快到碗裡來是什麼意思,網路用語 快到碗裡來 是什麼意思

快到碗裡來,這句看似無意義的話實際上包含著很深刻的寓意。大家都知道這句話出自乙個巧克力的廣告。主人公明明可以不費力氣抓住奮力抵抗的巧克力,卻故意說了一句 快到碗裡來 他是想享受這種快樂,這種掌握對方生死的快感。巧克力雖然試圖用麵包反抗,但對於主人公來說完全是以卵擊石。他拿著碗等著巧克力來送死意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