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如果把地球看作定點,太陽看作動點指物遊,則太陽繞地球的運動軌跡就是我們常說的黃道,往黃道南北各延伸9度就是黃道帶,黃道帶上的12星座就是我們常說的黃道12宮。
二十四節氣就是根據視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劃分反映我國一定地區(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現象與農事季節特徵的二十四個節候,它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螞告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但中國又是乙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有人認為二十四節氣從屬農曆,其實,它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佔黃經15°。
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跡是個橢圓,和雞蛋的輪廓差不多,小頭稱之為遠日點,對應中氣冬至,一般是12月22日。冬至那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晝漸長、黑夜漸短;大頭稱唯銷之為近日點,對應中氣夏至,一般是6月22日,這一天白晝最長,黑夜最短。
夏至陽之極冬至陰之極,冬至過後一陽生、夏至過後一陰生。
農曆是反應月亮繞地運動規律的。我想補充一點,不僅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陽曆標記,就是算命掐八字也是根據陽曆來的。以前算命總報陰曆,是因為很多人推八字是死記硬背的,記住每年每月某天的日柱,前後推,叫做「流星趕」。
2樓:網友
用陽曆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事情,由**推行的,殲李純因為陽曆更為準確。但49年以前,我擾兄們祖先的歷法一直是陰曆,二十四節氣也用陰曆。我氏咐記得:
我母親那一代(沒讀過書的人),記日子和節氣都用陰曆,至死(2007年)也不會用陽曆記日期。
3樓:網友
24節氣是對太陽的觀察,後來引進陽曆後,與其吻合。
為什麼二十四節氣要用陽曆
4樓:電子銀河數碼
節氣與氣溫有一定的關係,其中各個節氣的命名就能直接反映季節、氣候現象、天氣變化。
具體內容如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5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
雨水、穀雨、小雪、大雪4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白露、寒露、霜降3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
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
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迴歸。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
從春分點算起,太陽沿黃道穿越星座,每執行15°定為乙個節氣。如「春分」就是太陽過春分點的時刻;清明、穀雨、夏至、冬至各節氣,就是太陽經過距春分°的各點的時刻。
由於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並不十分均勻,即每執行15°花費時間不同,因此相鄰節氣間的間隔天數少則天,多則天。二十四節氣雖然嚴格說是指24個時刻,但一般也可指日期。如1988年「春分」為3月20日17時39分,我們也可以說1988年3月20日為春分日。
二十四節氣迴圈的週期,正是四季變化的週期--迴歸年。這一點從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所以,二十四節氣其實就是四季變化週期中的24個標誌點(時刻),因而屬陽曆。
二十四節氣是按農曆還是陽曆 規律
5樓:乾萊資訊諮詢
24節氣是按陽曆。
農曆是我國現行的傳統曆法。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起草的國家標準《農曆的編算和頒行》,朔日為農曆月的第乙個農曆日,也就是說每個農曆月的初一一定是朔日。每個農曆月反映了完整的月相變化週期,因此屬於陰陽曆中的陰曆部分。
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反映的是地球繞太陽執行軌道上的不同位置,即迴歸年週期,因此屬於陰陽曆中的陽曆部分。
二十四節氣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這是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黃經)變化和地面氣候演變次序,將全年劃分的二十四段。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規律,古人們依此來進行農事活動。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 作為民俗專案經 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 二十四節氣 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
二十四節氣驚蟄有什麼說法,二十四節氣驚蟄的由來
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 九九 艷陽天,氣溫回公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可謂左河水之 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紫紅。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這時,我國除東北 西北地區仍是銀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公升到0 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 6 江南地區為8 以上,...
代表二十四節氣的詞語有哪些,描寫「二十四節氣」的詞語有哪些?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內 白露容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由來 24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 土圭 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冬至 春分 秋分。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