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姓氏的詩句 陳,姓簡和姓陳聯姻的詩句

2025-04-27 07:35:06 字數 3126 閱讀 7043

1樓:匿名使用者

一、關於「李」的詩句。

1.江南逢李龜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2.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唐代: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3.李延年歌。

兩漢: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4.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並含拍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5.送梓州李使君。

唐代: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老穗不敢倚先賢。

二、關於「王」的詩句。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代: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隨風 一絕羨作:隨君)2.滕王閣詩。

唐代: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3.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代: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4.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宋代:辛棄疾。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陳的姓氏代表什麼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廣東陳姓是大姓,目前人口約有8484853人左右,有廣東陳的說法。陳姓是廣東人口最多的姓氏,比第二名高出200多萬人。在海外陳姓也是非常多的,5千萬的海外人口裡有一半都是陳姓和林姓,又有陳林半天下之稱。

陳姓人是舜帝的後裔,尊陳胡公為陳姓的得姓始祖。

陳姓在宋初由福建大批遷入廣東的潮州和梅州地區,北宋末年,河南陳姓南逃抵廣東南雄,由北向廣東各地散移。

目前廣東的陳姓主要分佈在梅州、海陸豐、廣州、順德、新會、台山、湖汕平原等。陳姓在當地佔比較高的城市有潮州、揭陽、汕頭、汕尾、湛江、雲浮等地。

陳姓的郡望有:潁川郡、汝南郡、下邳郡、廣陵郡、東海郡、河南郡、京兆郡等。

陳姓的總堂號是潁川堂。分堂號較多,包括:

三恪堂,孝思堂,報本堂,聚星堂,光裕堂,孝友堂,維德堂,尊親堂,三知堂,三相堂,三槐堂,三德堂,五雲堂,仁趾堂,仁讓堂,介福堂,文星堂,文圃堂,文會堂,文蔚堂,文笵堂,六望堂,世德堂,永和堂,永思堂,永睦堂,永譽堂,有歸堂,同德堂,延慶堂,名賢祠,安定堂,安雅堂,如在堂,如德堂,孝義堂,佑啟堂,良善堂,奉先堂,忠義堂,尚義堂,尚德堂,金魚堂,金蘭堂,怡善堂,怡怡堂,宜爾堂,承本堂,奎煥堂,映山堂,星聚堂,思成堂,思孝堂,思敬堂,重華堂,重德堂,追遠堂,衍慶堂,恆慕堂,時思堂,訓行堂,培本堂,培德堂,著易堂,萃和堂,萃倫堂,萃渙堂,萃賢堂,推己堂,崇正堂,崇本堂,旌義堂,惟善堂,惇倫堂,晝錦堂,敬序堂,敬愛堂,貽安堂,遺忠堂,遺風堂,詒谷堂,敦本堂,敦厚堂,敦睦堂,敦德堂,敦誼堂,道榮堂,淵源堂,瑞玉堂,慎思堂,慎德堂,義門堂,福田堂,源遠堂,聚奎堂,聚原堂,聚德堂,團蔭堂,毓慶堂,鳳和堂,禎華堂,賚善堂,僾肅堂,德星堂,德雍堂,餘慶堂,慶餘堂,燕貽堂,翰文堂,樹本堂,積善堂,積慶堂,篤慶堂,錫慶堂,濟美堂,禮行堂,雙桂堂,彝敘堂,彝倫堂,懷義堂,耀祖祠,繼述堂,顧予堂。

陳姓名人也是比較多的,比如陳平、陳勝、陳景潤等。

3樓:生活觀察員怪獸

陳」這個姓氏的由來:1、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2、陳姓出自姚姓和媯姓,舜帝姚重華的後裔,據《通志氏族略》記載;3、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公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4、少數民族陳姓,南韓朝鮮族陳氏,全部來自中國,本貫有130多個,但現存不到10個;5、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6、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

陳姓帶有詩詞的名字

4樓:

1、陳古以 出自宋·蘇軾《劉壯輿長官是是堂》:「陳古以刺今,紬史行天誅。」 2、陳廩 出自宋·蘇軾《送王伯敭守虢》:

山棚盜散人安寢,勸買耕牛發陳廩。」 3、陳經 出自宋·蘇軾《謝運使仲適座上送王敏仲北使》:「幸子遇明主,陳經入西廂。

4、陳跡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雄州送侍其涇州》:「別酒回頭便陳跡,號呶端合發初筵。」 5、陳三策 出自宋·蘇軾《與葉淳老侯敦夫張秉道同相視新河秉道有詩次韻二首其一》:

坐陳三策本人謀,惟留一諾待我畫。」 6、陳遵張 出自宋·蘇軾《偶與客飲孔常父見訪方設席延請忽上馬馳去已而有詩戲用其韻答之》:「酒客法士兩小兒,陳遵張竦何曾知。

7、陳予 出自宋·蘇軾《與趙陳同過歐陽叔弼新治小齋戲作》:「夢迴聞剝啄,誰乎趙陳予。」 8、陳同知 出自宋·蘇軾《存目其八〇》:

詩題:壽陳同知首句:上界森嚴官府足。

9、陳璠璵 出自宋·蘇軾《答任師中家漢公》:「方當入奏事,清廟陳璠璵。」 10、陳子昂 出自宋·文天祥《題梅尉詩軸》:

憂國杜少陵,感興陳子昂。」

姓簡和姓陳聯姻的詩句

5樓: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告碼解答,有一句出自舊時中國結婚證書上的文字,意思為不同姓氏的兩家聯姻,在一起締結婚約,結成良緣,是得稱的匹配。桃花盛開之際,正宜婚嫁(引自詩經),預料將來一定子孫像瓜蔓綿延,子兄友迅子孫孫世代昌盛(引自詩經)。將白頭到老的約定書寫在紙上,像紅葉題詩一樣的天賜良緣,記載於羨此鴛鴦譜上。

以此證明。這句詩是: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 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 此證。

這是一句很美好的祝福詩句,希望你喜歡。

姓陳的來歷,姓氏陳的來歷是什麼?

姓氏陳的來歷是什麼?陳姓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周武王將長女太姬嫁給滿,備以三恪,奉祀虞舜。陳國始建都於株野 今河南 柘城胡襄鎮 史稱陳胡公,後遷都於宛丘 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 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為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從胡公受封至西元前年,楚惠王殺陳湣公為止,陳國共歷...

陳姓的姓氏文化,陳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幾大姓前十大姓是什麼

潁川郡 秦時置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潁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縣。相當於今河南登封 寶封以東,尉氏以西,密縣以南,葉縣 武縣以北的地區。此支陳氏,其開基始祖為齊王建三子陳軫。汝南郡 漢高帝置。治所在上蔡 今河南省上蔡 郡治相當於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下邳郡 東漢置郡,治所在下邳 今...

姓陳的名字姓陳女孩子名字大全

有男孩的 有女孩的 都很好聽 滿意 就確定答案哈 陳綠博陳建函 陳永鏷 陳小民 陳建涵 陳公勇 陳鏝餘 陳宇德 陳泳羽 陳子之 陳楚齊 陳瑞達 陳嘉悅 陳詩中 陳真森 陳俊興 陳權洋 陳騏文 陳保軍 陳宇虎 陳進楓 陳松煒 陳清芃 陳紫樂 陳宗巴 陳溧霖 陳勇濤 陳鑒磊 陳繼康 陳成帆 陳杭然 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