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共同語與方言的關係

2025-04-27 06:45:06 字數 3198 閱讀 1307

1樓:活寶

共同語是人類社會統一體所通用的語言,方言是語言的地域變體。共同語和方言在語言結構上是一種互相影響、互相吸收的關係。

現代漢語民族共同語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方言則是某一地域人民普遍認可使碰或用的語言。

共同語和方言的關係有三:

一、共同語是在方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從本質來說,普通話也是一種方言;

二、共同語一旦被百姓認可後,它的地位又高於方言,因為它能夠成為不同方言區的人相互交流和溝通的共同工具;

三、方言和共同語相互影響,共同語影響方言,甚至會讓某些地區的人放棄使用方言而只用共同語,反過來,方言的因素也在每時每刻影響共同語,讓共同語發生著變化。

2樓:卡魯洛斯

1、首先要認識到的是方言不是單隻北方的方言,還要包括南方方言。

2、共同語就是普通話,是一種通用語橡鄭辯,它跟地方方言的關係就像是英語跟其他國家語言的叢乎關係一樣。英語只是促進交流,減少民族隔閡的工具,普通話也是。

3、雖然說都是中華民族的語言,但是普通話跟方言之間沒有什麼十分必然的聯絡(除了北方方言外)。普通話的歷史很短連500年都不到,形成於清朝,是滿族語碰撞漢語的結果,中國的方言少則1000年多則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所以不能說普通話是中華民族語言的標準、典範,也不能說中國方言演變自普通話。梁缺。

3樓:克乃玩

共同語就是普通話,國家要有圓巖啟國語才能現實國內的互通互利,方便各地區,各棗搜民族人們交流。方言就像傳統節日,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使用起來也拉近和親橘如友的關係。

4樓:網友

個人覺得方言,說的人多了就是共同語。就像現在的普通話,也只不過是北方方言,說的人多的便成了普通話;而英語,就是一門晌扮運使用人缺慧數最廣宴梁的方言。

共同語和方言的關係是怎樣的

5樓:呼阿優

共同語與方言都是中華民族的語言,它們有著共同的血源與歸屬,但它們也有本質的區別,共同語強調的是普遍性,而方言代表的是一種個性,是每個地方的標誌。

漢族的共同語現代標準漢語即普通話,普通話也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漢民族共同語。

發展歷程: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在北方方言基礎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過程中,北京話佔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軍事重鎮。北京是遼、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來,北京一直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因此,北京話的影響越來越大。它作為官府通用語言傳播到了全國各地,發展成為「官話」。

6樓:匿名使用者

共同語是乙個民族全體成員通用的語言,方言是民族語言的分支,是區域性地區人們使用的語言。共同語是在某一方言基礎上形成的,共同語也吸收基礎方言以外方言的有用成分來豐富自己。

7樓:網友

1.在共同語形成之前,方言是形成共同語的基礎,在共同語形成之後,方言是共同語的乙個分支。

2.方言和共同語之間是同源異流的關係,既有一致性,又有差異性,其中語音差異較大。

3.方言和共同語不是相互對立的。

8樓:網友

共同語是大家都能理解的一種表達形式,不一定是語言,也可能是一種手勢,乙個眼神的示意等;方言具有地方特色,是某個地方特有的語言。共同語是廣義的,而方言是狹義的,所以兩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

9樓:羊毛鴨

共同語是通常指 職業或者愛好相同的人共同語言就多 方言是地方語言。

10樓:匿名使用者

方言和共同語的關係:同乙個民族的各種地方方言和這個民族的共同語,一般總是表現出「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語言特點。民族共同語是乙個民族共同使用的語言,在本民族語言中的一種方言的基礎上形成。

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就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共同語和方言的關係是怎樣的?

11樓:小嫣老師

共同語指乙個部落或民族內部大多數成員所共同掌握和使用的語言。它是乙個民族或部族內部共同使用的語言。這個地方通常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區,在這個基礎上有了語言而後有形成方言。

現代漢語民族的共同語是普通話,普通話也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漢民族共同語。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

12樓:網友

共同語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礎上的,比如漢語普通話是以漢語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音為標準的,沒有方言就不能形成共同語。

13樓:網友

共同語言就是大家都能用的語言,說了大家都能聽得懂。方言就不一樣了,是一種地方語言。

14樓:

您好1、方言不是單隻北方的方言,還要包括南方方言。2、共同語就是普通話,是一種通用語,它跟地方方言的關係就像是英語跟其他國家語言的關係知談一樣。英語只是促進交流,減少民族隔閡的工具,普通話也是。

3、雖然說都是中華民族的語言,但是普通話跟方言指喊之間沒有什麼十分必然的聯絡。普通話的歷史很短連500年都不到,形成於清朝,是滿族語碰撞漢語的結果,中國的方言少則1000年多則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所以不能說普通話是中華民族語言的標準和典範,搭逗碰也不能說中國方言演變自普通話。

1)共同語是在某一地域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方言的一種高階形式。但哪一種方言能成為共同語的基礎方言則取決於客觀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條件。(2)推廣民族共同語,是為了消除方言之凱亮間的隔閡,而不是為了禁止和消滅方言。

方言是不能用人為的力量消滅的,它只能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而逐步縮小自己的作用,最後趨向消亡。共同語作為方言的高階形式,它只能引導方言的發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攏,準備最後取代方言。(3)方言的語言材料不斷豐富和粗舉充實共同語。

如現代漢民族共同語詞彙在以北方話詞彙為基礎的前提下吸收了其它方言的許多詞語。由此可見,方言和共同語還將在較盯凳寬長一段時間內共存,但共同語最終將取代方言而完成語言的統一。

15樓: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物前答<>

共同語和方言的關係:共同語與方言都是中華民族的語言,它們有著共同的血源與歸屬,但它們也有本質的區別,共搏枝同語強調的是普遍性,而方言代表的是一種個性,是每個地方的標誌。漢族的共同語現代標準漢語即普通話,普通話也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基螞敏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漢民族共同語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在北方方言基礎上形成的!

叛逆期的女兒說與班上同學沒有共同語言不合群,我該怎麼溝通,求助大家

先看孩子年齡,再看孩子的不合群是否行為習慣導致還是性格使然。父母了解了這一判斷步驟,便能做好有關應對。除此之外,不建議父母強行糾正孩子表現出來的某些場合 不合群 這如同一棵向日葵,從綻放的那一刻開始便跟著太陽轉,你如果強行把它掰轉,只會傷了花朵。或許真應了湯家輝教育法中的那句話 孩子不是不合群,而是...

怎樣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如何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1.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2.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織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合力。3.借助這種合力,我們可以完成許多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情,正如雷鋒所說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會乾涸,乙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時才能最有力量。經濟學的角度...

如何認識立志高遠與始於足下的關係

一 人生當立志 志向 具有兩方面的涵義 一是確立乙個目標和方向,二是以頑強的意志去追求它.可見,志向 一方面是確立理想信念,就是 立志 另一方面是要為理想的實現努力拼搏.二 志向須崇高 把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結合起來.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虛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理想與信念相結合,就是美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