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大量珍寶去了哪裡

2025-04-24 12:05:27 字數 1220 閱讀 6181

1樓:匿名使用者

大量珍寶都被美帝國主義盜竊去了。

2樓:浮生若夢

大多數被蔣委員長拉到臺灣啦!要不然哪來什麼臺北故宮博物館。

清朝滅亡後,大清國庫內的寶物還有多少?開啟後令人接連搖頭

3樓:幹賦

清朝滅亡後,大清國庫內的寶物還有多少?開啟後令人接連搖頭。

清朝君王一直在尋找什麼寶藏,長達幾百年時間,如果能找到,富可敵國?

4樓:給雨給雨

清朝君主一直在尋找的是張獻忠從成都逃跑是在錦江江堤附近埋下的,他一輩子燒殺搶掠積攢的無數金銀財寶,據他的手下說,以及清朝的史料記載,這些金銀財寶足以買下整個成都,說是富可敵國有一點誇張,但是富可敵城是確實可以的,成都從來是天府之國,買下整個成都,其實就是整個西南的財富之和才能抵上這些金銀財寶,試問誰不動心?

可是從順治意識到此事開始,一直到光緒在位,尋找這些金銀財寶的步伐從未停過,為什麼?這可能要從張獻忠怎麼處理的這些金銀財寶說起。總量高達五萬萬兩的財寶,自然沒有房子密室之類的可供藏匿,於是張獻忠便想到了藏在水底。

如何操作呢,首先,把錦江的水抽到一乾二淨,學水利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難度如何,之後,就開始挖坑,這個河床地帶土質疏鬆,挖坑當然是一件難事,但張獻忠不管這些,硬是挖了乙個幾十公尺深的大坑,把一堆珠寶放進去,把坑填好,再開錦江的江堤,隨著大水一瀉千里,埋得珠寶在江中無影無蹤,給後人留下了天大的寶藏。

藏得再深,也擋不住一心求財的人,歷代清朝君王都對這筆財富充滿渴望,不斷派人尋找,但一百多年間居然一直毫無所獲,令人唏噓,但或許這就驗證了張獻忠出色的藏東西的本領,也有可能是大水早已沖走或被民間盜賊偷了個乾淨。

5樓:職場解惑七七

這批寶藏是來自於古代人民所留下的財產,特別的值錢。

6樓:網友

這是因為從古代就留下了一批神秘的寶藏,而各國的君王一直都在尋找。

7樓:看球大叔

張獻忠沉銀,這筆財富在野史中可是有可以買下成都還綽綽有餘的分量。

8樓:日常小八卦君

是在尋找張獻忠的寶藏,他的寶藏裡面有十分多的錢財。

清朝滅亡後,百萬清軍哪去了,清朝滅亡後,100多萬清軍都去哪了?

可能就變成了老百姓,因為大清朝都滅亡了,還有一種有可能去去參加了革命軍,這種人往往是非常的有理想,想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這些軍事實力,都變成了各大軍閥的部隊,到最後慢慢演變成了軍閥作戰。清朝滅亡之後,百萬清軍走的走,散的散,還有一些跟著各個諸侯,各去一方。清朝滅亡後,100多萬清軍都去哪了?100多...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們都去哪了,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後代去哪了?你絕對想不到的結局

大部分人都基本回到自己的家鄉,就是自己從 來的回 去,當時的皇族大部分都回到了東北,然後換名改姓,按愛新覺羅姓氏的人來說基本都換成了金姓,愛新 的意思就是 金 然後隱居過上了平民生活,現在娛樂圈的那英其實就是滿族的,據說還是當時慈禧家族的!清朝滅亡後,大約有7萬愛新覺羅家族宗族返回東北地區,剩餘的宗...

載灃在清朝滅亡後都做了些什麼事,載灃在清朝滅亡後都做了些什麼事?

宣統三年八月 1911年10月 辛亥革命爆發,被迫辭去攝政王職,閉門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溥儀退位。1928年,遷往天津幽居,後又去東北,拒絕日本人勸降之要求,並怒斥其子溥儀投靠日本做漢奸,之後返回關內居住。解放後,載灃將醇王府貢獻給人民 以作公用。載灃在清朝滅亡後都做了些什麼事?在載灃出使德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