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如酸桶、醋桶、木鹽、鹽梅等都是鹽膚木在古代的一些別名,從名字中我們就能看的出來,除了鹹味之外,它還帶著酸味,那麼它的醋是怎麼獲取的呢?事實上是古人根據鹽膚木的酸味,然後開始加工,最後才得到了醋,「梅子」是古代重要的調味品,它倆味道很相似。
2樓:匿名使用者
瓦罐?罐子之類的吧。
3樓:次綺露
當時人們使用的調料很簡單,鹽、酒、梅。這三種調料雖然簡單,卻被視為非常重要的東西。
4樓:網友
古代裝調料的東西是什麼呢?樹皮竹筒。
古代做菜,用什麼調料
5樓:網友
除了味精、精鹽等一系列化學特製調味料,像鹽巴、醬油、食醋、胡椒粉。
1、孩子的味蕾密度較高,對同樣味道的敏感度高,因此往往會拒絕那些有特殊氣味的蔬菜,如韭菜、大蒜、蔥姜、芹菜、茴香、辣椒、胡蘿蔔之類。
2、但只要家庭不因此。
而拒絕這些蔬菜上桌,讓孩子感覺它們是膳食中的一部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很可能會慢慢接受這些味道,自然而然地改掉偏食的毛病。
6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味精,精鹽等一系列化學特製調味料,像鹽巴,醬油,食醋,胡椒粉…都是有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一樓的那位,油和鹽也是古老的調料。
8樓:匿名使用者
最原始的時候是生吃!
古代調料那麼的少,那麼做菜一般都放些什麼呢?
9樓:四顧無人燈下黑
除了最重要的鹽以外,古代不同時期出現不同的調料,有酸梅,甜的甘蔗,蜂蜜,辣椒等。
首先做菜的時候,鹽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放鹽,就算放再多其他的調料也是沒什麼味道的。所以古代朝廷多是把鹽列為和鐵一樣的戰略物資,要嚴格的管控,每個地方都要任命乙個管鹽的,就是算準了鹽和鐵這個物資巨大的利益,不能任由百姓交易。
在說其他的調料,其實不管是什麼都逃不出你要加的味道:酸甜苦辣鹹。苦不算在內,沒有人想吃,鹹也就是鹽,也不算。
那就只剩下酸味,甜味,和辣味。其中酸味是出現的最早的,早在殷商時期就出現了梅子這一調料品,主要是為了增加食物的酸味,尤其是那些豬、牛、羊等葷菜,加點酸的東西有利於去除它的羶味。
然後是甜,甜味最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載了,畢竟甜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其實在古代的調料裡面,只有是有什麼味道的,加進去就是了。像甜味,可以加很多甜的東西,比如麥芽糖、甘蔗的汁、蜂蜜等等,只要是甜的東西,自己喜歡哪種甜,就加哪種甜。
還有辣,辣就只有辣椒裡面才有了。中國本來是沒有辣椒的,辣椒的原產地是美洲,在明朝的時候辣椒被移植入中國,至此有了真正的辣味。在此之前,張騫出使西域還帶回了了香菜,後來中國還引進了胡椒,種植了很久,是辣椒出現之前的良品。
所以古代人也是很聰明的,當時主要是發現什麼就吃什麼,發現一種新的東西就意味著進了一大步。民以食為天,吃一直都是我們所熱衷的。
10樓:sam淚雨
想在古代的話調料品自然是少,但是人們一般都會用自己能取到的調味品,做食物的調味品,像鹽、蜂蜜等。
11樓:旁樂苼
古代的人們做飯基本上不加調料,因為能吃一頓飯就是一種享受了,他們才不會在乎味道呢。
12樓:tomo的女朋友
古代做飯沒有什麼調料,只有放一點粗鹽,而且粗鹽都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所以基本上做菜就只是把菜弄熟而已。
13樓:韓允微
最多的肯定是鹽,還有梅子,用來調酸味,還有糖,一般是一些蜂蜜,蔗漿,還有胡椒,蒜,不過這些都是從西域帶來的。
14樓:網友
古代的話沒有現代這麼多調味料,不過很多電視劇集裡面好像講到鹽特別的重要,是國家管理的東西。
15樓:社交狂人楊帆
對於吃的問題,我想古時候的人類絕對不會有太多的麻煩,肯定會讓食物變得香甜可口,人們有這個俗語,辦法總比問題多。
16樓:固話
調料雖然少,但是蔥薑蒜這些可以種植出來的調料還是有的,鹽也是有的,所以做菜一般都放這些。
17樓:給你宇宙
因為古代沒有那麼多的調料,所以古代人們放調料的時候都會非常少,但是做菜的時候我感覺肯定要放鹽。
18樓:寇九分兒
雖然古代的調料少,但是也會有一些香料的存在,有可能放一些辣椒,蜂蜜來進行調味。
19樓:網友
時候研是一定有的,所以說古時候一定會放鹽還會放油,古時候的油應該都是通過動物的脂肪提煉出來的吧。
古代的調味料是哪八味
20樓:葉泡泡00後
辣椒原生長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1493年傳入歐洲,1583年-1598年傳入日本,傳入中國未見具體時間,中國最早關於辣椒的記載參見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箋》(1591年),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的描述。辣椒傳入中國有兩條路徑,一是宣告遠揚的絲綢之路,從西亞進入甘肅、陝西等地,率遠在西北栽培;一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在南方的雲南、廣西和廣東等地栽培。
在中國古代,辛辣的調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傳入中國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國民間三大辛辣調料。
花椒在中國古代的辛辣調料中地位重要,歷史上又稱川椒、漢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國種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詩經》中便多處提到花椒。特別值得說的是中國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傳統。
歷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謂「三香」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為首。過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組成。
所以分別是花椒、姜、茱萸、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
中國古代都使用哪些調料?
21樓:小冰銀蕩
調料很多。最基本的蒸、煮、燒烤等方式,起碼得有鹽,此外還有醬、醋、豉、桂,某些蔬菜如姜、蔥、蒜等也是重要調味品。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鹽在推動社會複雜化和文明起源方面曾扮演過重要角色,對這方面的研究已形成「鹽業考古」的專門領域。
類似地,糖在較晚近的歷史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這兩種比較基礎的,還可以通過醃漬、酵制、糟制等手段得到多種調料。據《周禮》所云,周天子所享用的餚饌多達100品以上,所需醬料也多達100品以上,這些醬不少就是冷烹所得的調味品。
從河西漢簡來看,普通戍邊士卒即使吃不到肉和蔬菜,除了糧食之外也得吃鹽、醬、醋、豉、蔥、姜等副食,這些是生活必需品,所謂水煮菜應該沒什麼調料是不可想象的。
22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很多古代的調味料現在都是藥材了,茱萸,沙仁之類。
調料品(孜然)是什麼東西,孜然是什麼調料?
孜然,又名 枯茗 孜然芹,在南疆則被稱為小茴香。屬傘形目,傘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 40cm,全株 除果實外 光滑 花瓣粉紅或白色,長圓形,花期4月,果期5月。孜然主要分布於印度 伊朗 土爾其 埃及 中國和前蘇聯的中亞地區,孜然為調味品之王,適宜肉類烹調,也可以作為香料使用。孜然的果實可入藥...
烹飪調料中的公尺麵是什麼東西
暈,這個就不是單方面想好就好的事情哦。這要衡量的東西太多。1,你能承受的 2,你自身的要求3,你周圍吃這些東西的人的要求4,你上頭的人對你的要求。5,想做到多好6,你其實多去賣這些東西的地方多轉轉,多了解這些東西的價值在 和用的吃的人的意見。平衡一下這中間的意見,就基本可以買到不錯的東西了。在噴料噴...
這是什麼東西,以前家裡用來裝鹽的
這是什麼東西?這是乙個小缸呀。你都說了,這是以前用來裝鹽的鹽罐子,不過上面的,龍非常快樂,非常好看,像是古代的東西。你可以讓專家給你看看的這個東西能值多少錢?回答這是什麼東西?以前家裡用來裝鹽的,我看這個東西是古老的瓷碗華色很好看。可以上鑑寶欄目,讓專家給你掌掌眼,沒準這是清代的官窯,以後你家盛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