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唸佛往生四土之相怎麼念

2025-04-08 10:25:27 字數 5779 閱讀 6519

唸佛要怎麼念?

1樓:古河渚

1 我們在講席裡,常常提醒同修們,唸佛要把煩惱念掉、要把習氣念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心才動,就一句阿彌陀佛,把那個念頭壓下去,這叫功夫。2 一面唸佛,一面打妄想,那有什麼用處?那就是古德講「口唸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

所以唸佛的目的,《彌陀經》上講得很好,「一心不亂」。3 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現前,然後才能真正懂得古人所講的「心淨則土淨」。心地清淨,這是決定得生淨土的條件。

4 這個法門沒有別的訣竅,就像大經裡面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彌陀經》裡面所講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你只要真正能照這樣做,就決定成功,所以說非常非常地重要。5 我們必須要記住,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善、行善、念頭善,這就是深信切願,這就是發菩提心。奉行六波羅蜜,這是善的標準,如果我們的心不善、念頭不善、行不善,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只是跟阿彌陀佛結乙個緣而已。

6 用清淨心念佛,這個清淨心就是一向專念,所以功夫得力不在於唸佛念多少,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伏不住煩惱,不能得一心。如果你一天只修十念,你這十念得力,真能伏煩惱,那就不得了,那就是功夫。7 我們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念」,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念」字的意思是現在的心,現在心上有佛,這叫唸佛。

不一定在口裡頭,口上有佛不管用,一定要心上有佛。8 心上有佛,行為當中有佛、生活當中有佛、工作當中有佛、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都有佛,這才叫真正念佛人,這一種唸佛,古大德所說,「萬修萬人去」。

2樓:網友

唸佛,自己心必須要具備,信,願,行,的三個基本步驟。

信。心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力,成就了乙個極樂世界,讓念持阿彌陀佛名號者,都能往生到這個國土境界裡,從此脫離六道輪迴的苦海,而得究竟的極樂。

願。信心有了之後,心就必須發大願,心想要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就是眾生的自主能力。

行。具備以上的兩個條件後,就是把佛號在自己的,行,依,坐,臥,中實踐修行,時時刻刻念在心裡,念在口裡,念在意裡。簡單的說,就是心念意念口唸耳聞。

如此唸佛,念得功夫純熟時,功夫成片自然會體現,有此成就,就肯定具備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了。

3樓:巢高澹臺嘉

心平氣和得念,當你就是佛在領著眾生唸佛。念一段時間定住就好了,不過你會念出自身魔性得,會達到你心裡念一句佛號,心裡就罵一句佛。這是自身魔性在起。一定要定住。別害怕。

4樓:布玉文慈

至心一處,無事不辦。唸佛,要心裡想佛,唸到不知道自己在唸佛,心誠則靈,心中不要有任何雜念,任何善念惡念都不要有,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這需要毅力。

佛教 唸佛怎麼念?

5樓:在艱辛的日子裡堅信

一、帶著放下六道輪迴的決心去唸佛,這不叫妄想。相反,這種決心叫出離心,是學佛的基礎。若為了六道中的事,比如人天福報,這就叫妄想,因為六道之事皆是虛妄的、無常的、生滅的有為法。

二、「今」在「心」上為念,念念保持阿彌陀佛的意境,方為念佛。

阿彌陀佛的意境是什麼呢?個人理解就是「平等一如」。好比左手與右手,站在左手的角度上看右手,似乎有差別,但站在身體的角度上看,左右手並無差別。

6樓:蓮池海會

這不是妄想,往生極樂世界最主要的信願。信願是念佛的原動力。彌陀要解說:

得生與否全在信願之有無,品味高下全憑唸佛功夫之深淺。沒有信心和願力縱然把佛號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溼也無往生之理。我們念石頭也能得清淨心,念別的佛也能得清淨心,為什麼本師叫我們專念阿彌陀佛?

那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發願接引我們。別的佛和石頭沒發願接引我們。

這就看出往生極樂世界主要靠的的是對自己與阿彌陀佛和本師的堅定信心和決志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力。有堅定的信心和願力。念一句乃至十句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7樓:霸主

有些人口裡雖然不住的唸佛,心裡卻儘管胡思亂想。這種念法只種遠因,利益不大,必須口裡唸佛,心裡想佛,心口如一,然後才易成功。

我介紹一本書給您,算與您結緣{覺海慈航}這本書講的很好,終有你現在的問題解說,希望你好好看一下,再決定念不唸佛。

還有就是你的這個問題【決心放下六道往生極樂,這個決心算不算妄想呢?】不算因為往生就是為了去往西天極樂界,脫得六道輪迴,並去發願學習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救濟於世,和地藏王菩薩的:

幫助地獄遇難鬼怪脫得苦海,方能轉世。

8樓:網友

南無阿彌陀佛!

在淨土法門唸佛怎麼念?妄念與唸佛相伴,末法凡夫是不可能沒有妄念的,只要信願專修,妄念不礙往生。淨土法門就是指方立向,明確厭離娑婆,欣往極樂,臨終親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接引,這些都與其他佛法的法門完全不同。

所以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

當然有的人唸佛不為了往生極樂,為了修清淨心,伏住妄念,這個另當別論!

9樓:網友

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時,心必願生彼國土,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佛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

菜食長齋勿噉辛臭,於寂靜處結跏趺坐,專精系意於所念之佛,無令心亂。

所謂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斯為第一。

10樓:聖筆雲天

決心不如說願望吧。能不能達到那要真修才行。

口唸佛號使心不亂,目的是一念代萬念。心清如玉,善字當頭,事事忍耐為要,處處為別人著想,方行圓潤,乃為真善。所以,貴在正心善行也。

11樓:嗡阿吽

算妄想。

心裡唸的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的清清楚楚。

什麼都不想,但要清清楚楚。就是真正的決心。

而這個清清楚楚也還是妄想,但卻是無二唸的妄想了。

而不用去下別的決心了。

12樓:_碧月青蓮

阿彌陀佛,妄想、執著的確是一切迷惑、災難的病根。妄想、執著去掉乙份,我們就得一分的自在。就恢復乙份的智覺。

要把妄想、執著斷得乾乾淨淨,我們的佛性就重新又恢復,恢復到本來佛,此事實真相佛在大經裡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切皆為虛幻,唸佛必須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所謂心誠則靈。

13樓:網友

帶著慾念去唸佛 沒有什麼不好的。

很多初步接觸佛法的人。

都會帶著慾念去唸佛。

希望唸佛給父母增壽。

希望唸佛給兒女開智慧。

希望唸佛給自己事業順利。

但是當我們常唸佛。

久而久之 佛法會帶給我們智慧。

開了我們的眼界。

使唸佛時的心境是平靜無雜念的。

無所求 無所欲 安靜的唸佛。

我們心中的佛性和善念充滿了。

14樓:齊雲之翼

不算妄想,佛陀就是要解脫眾生輪迴之苦。眾生眾生者,既非眾生是名眾生。

15樓:網友

算吧什麼都不想,一心一意念佛。

如何唸佛:唸佛儀軌唸佛方法

16樓:prince神風

阿彌陀佛!

大德可唸誦「淨土五經一論」

先從《佛說阿彌陀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念起。

持名唸佛】——真信切願念【南無阿彌陀佛】佛號。

沒有特定儀軌,只要注意「修持方法」即可。

印光大師開示:

1、【十念法】——計數唸佛,從第一句唸到第十句,以「一到十」為單位重複此方法計數。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

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

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2、【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口中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心專注在唸佛號上。

唸佛時能攝耳諦聽,即都攝六根之法。

以心念屬意根,口唸屬舌根,耳聽則眼不他視,鼻不他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

攝六根而念,則雜念漸息,以至於無,故名淨念。淨念能常相繼不間斷,便可得唸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異名。

吾人隨分隨力念,雖未能即得三昧,當與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則或致起諸魔事。得唸佛三昧者,現生已入聖位之人也。

另外每日唸佛以108遍為乙個迴圈,可多念幾個迴圈,最後再一併「迴向」到極樂世界:

可念迴向文(祈求事項 消業障增福慧、迴向給他人)

也可迴向偈(有很多種,以下舉例乙個)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注意:掐珠唸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唸,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往生排位前念什麼?

17樓:aaa**王

牌位一般是寺院。專門給過世者。寫了乙個臨時牌位。

在家裡也可以寫乙個這個。一般寺院每天唸誦地藏經和地藏菩薩名號。你會哪種念送哪種,還有念。

阿彌陀經。每次唸完以後後面要做功德迴向。迴向文是。

願以此功德回獻給出生在年月日的名字。願你早日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也可以大量的放生。

用這個功德迴向給過世者,這樣的話。作用效果也非常明顯,非常好。

18樓:網友

阿彌陀佛

往生牌位前當然是念阿彌陀佛佛號了。

每天唸佛,依教奉行,法供養祖先亡者,超度祖先亡者,還可以為祖先亡者行善積德,放生,修福報

究竟怎麼往生 往生四因和信願行唸佛往生矛盾嗎

19樓:法藏

究竟怎麼往生:,,你要相信世尊的話,,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能往生。。。不問時節久近,時間長短。

十念即往生,乃至一念。我們之所以唸佛能往生,,完全靠的是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不是靠我們自己那點可憐的修行。

20樓:匿名使用者

唸佛往生,極樂世界國土。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力中建立的。那麼要想往生的眾生必須具足三資糧。信為先其次是發願 最後是在行上下功夫。

什麼是信願行?

21樓:以何為心

【信願行】

即信仰、發願、修行。淨土宗於此三者最重視,稱為淨土三資糧。資糧者,譬如遠行,一要資財,二要糧食,若缺此二事,則絕難到達。

而於此三資糧中,復有連帶關係,先由信生願,由願生行;信若不具,則願、行皆不成立。

信順彌陀的救度,願生彌陀的淨土,稱念彌陀的名號;信願行是一體的。信,信念佛往生;願,願唸佛往生;行,行唸佛往生。信願行,都是以「唸佛往生」為體,信是信這個,願是願這個,行還是行這個。

說真修行者是信願行具備,這句話無從經考,只是淨土宗祖師自得之語,莫以此判是否真修,阿彌陀佛。

22樓:彌陀村長

中峰禪師精彩開示:

信者,信有西方淨土;信有阿彌陀佛,攝取眾生之事;我等眾生,信有往生之份。然雖謂彌陀攝取眾生往生,要信唯是隨心自現,感應道交,究竟非從外得。如是信者,是為真信。

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

行者,楞嚴經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阿彌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如是行者,是名正行。行而無願,即不成其行。

願者,要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相應,是為大願也。信願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阿彌陀佛!

唸佛必須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嗎?散亂心念佛能往生嗎

巫寒雁 答案是可以的,往生與否全看有沒有真信切願,不看唸佛功夫多少。下面再多說幾點。一 藕益大師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有些淨土宗的著述裡說,唸佛的人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功夫,要求事一心不亂,或者平時念佛要有功夫成片等,達到這樣的要求才能往生。你自己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可以,但是對所有根機的人都這樣說,...

不斷葷腥念佛能往生嗎,佛教,往生極樂世界真的好難好難。

可以。在家居士,佛教並沒有禁止葷腥。在家居士修行,只要嚴持五戒,精進念佛,一定可以往生。淨土宗 五經一論 沒有講必須吃素才可以往生,佛也沒有在任何經典中講,必須吃素才能往生。可見,吃素雖好,但不是往生的必要條件。修行人要以佛經為準。再說,五戒 優婆塞菩薩戒 都沒有必須吃素的戒條。請注意,吃三淨肉不算...

李炳南居士 念佛的時候,怎樣才算得上是信願

在佛學中,本沒有什麼宗派,因為末法時期,眾生根器薄弱,智慧型不及從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須有所選擇。佛說 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我們就必須依佛陀之教化而修。淨土法門是二力法門,靠佛力與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淨土之人,千人中找不出幾個,大家多半浮浮的信,沒有真信啊!學佛有三個字,缺一不可。就是 聞思修 聞是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