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古文典籍,古文理解題

2023-05-25 04:00:21 字數 1327 閱讀 1529

1樓:胡椒看看

你舉例的兩個典籍,乙個是自古以來流行的通行版《道德經》。另乙個(即道可道也)是出自最近出土的古籍抄本《老子》。你翻翻書的前言應該可以看到。

2023年,湖南長沙王王堆的「漢墓」出土了一大批帛書,其中就有《老子》的帛書甲本與乙本。這兩個版本大同小異,都是《道經》在後,並且沒有分章。2023年湖北荊門郭店村「戰國楚墓」又出土了許多竹簡,其中有三種《老子》的摘抄本,分為甲、乙、丙三組。

摘抄本的字數只有通行本的三分之一,並且丙組中的文句較為接近帛書本與通行本。

其中甲組較為接近《老子》祖本,它的抄寫年代距離老子逝世「可能」只有一百多年。換言之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確定老子當初寫下的到底是怎麼樣的。所以你問到底哪個更有根據我們也不能說因為抄寫時間更接近就認為其更有根據。

雖然這也是乙個重要的判斷因素)

更要看其內容是否符合老子思想吧。我這樣認為。

其實不是考據的話判斷是否有根據這事是毫無意義的。我們要的是思想。應該廣泛的認識。

2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的原文,好像是例一吧。

3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中有關議論大部分都有點哲學的意味,手法也都是正反對比。哲學中最常見的就是矛盾。

古文理解題.

4樓:惡足

主要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因:雖然這篇文章通篇都是在講戰爭,,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援、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

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5樓:匿名使用者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從分析來說: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旦覆舟,天下必亂,大「仁」不能保全,個人的小「仁」也就無從談起,以仁政治理天下,天下太平才是最大的「仁」,也就是「仁」的最大體現。

古文題求解

6樓:孤獨空林

1.使他的家富足,不憑藉不合正道的手段;使自己得到提拔,不憑藉苟且的手段得到。2.他的作為一天天地為人所知,我擔心柳謀不幸又做出我的後悔的事情,想要中止它而不能夠辦到,怎麼辦?

古文高手進,古文高手請進!!!

僅僅是古文高手,還不能足以翻譯此文 還得通曉陰陽五行 醫理 九陰真經心經版,來 體式版怎麼源沒貼出來?全文翻譯太費時間,說說主旨吧 1.心胸廣大,淵博而又精微,目無全牛,心情超脫自然,一動一念全然不關自己,都是自然秉性,為修煉第一法門。2.耳鼻舌喉,臂手腦腿,集中於精氣神,精神集中,一物為一物,不分...

如何學習古文,如何學習古文

我的方法供參考 1 背誦。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背多了,自己會慢慢會琢磨到古文的奧妙無窮。而且背多了,對提高文章寫作水平將有莫大的幫助。2 翻譯。自己翻譯,不懂的結合語言環境 整體段意先猜,自己琢磨涵義,而後對照書本的標準翻譯,看看哪些理解錯了,做記號或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將進步非凡。3 學習文字的起...

優美的古文,推薦優美的古文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