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的,《桃花源記》的資料

2022-05-06 18:28:04 字數 4917 閱讀 5156

1樓:

晉太元〔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6)〕中,武陵〔武陵:郡名,現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帶〕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落英:墜落的花瓣〕繽紛〔繽紛:

繁多交雜的樣子〕。漁人甚異之〔異之:對此感到詫異〕。

復前行,欲窮其林。

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這是故事的開端。

林盡水源〔林盡水源:(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才通人:僅容乙個人通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儼然:整齊的樣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阡陌交通: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雞犬相聞〔雞犬相聞:

(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黃髮垂髫〔黃髮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黃髮,舊說是長壽的特徵,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來的頭髮,用以指小孩。〕,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要(yāo):邀請〕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為具言:

為(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說出〕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為:對,向〕外人道也。

」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裡做客及辭去的經過。這是故事的發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便扶向路:就順著舊路(回去)。扶,沿、順著。

〕,處處志之。及郡下〔郡下:郡裡,指武陵〕,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尋向所誌:尋找原先做的標記〕,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劉子驥:名之,《晉書》有傳,說他「好遊山澤」。〕,高尚士也。

聞之,欣然規〔規:計畫〕往。未果〔未果:

沒有實現〕,尋〔尋:不久〕病終。後遂無問津〔問津:

問路,這裡的意思是探訪、訪求。津,渡口。〕者。

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這是故事的結局和尾聲。

行」,指船行。

「忽」,說明是偶然的。

「之」,指見到的景象。「異之」,對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

「窮」,窮盡,走到頭。

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開朗」總寫漁人的感受。接著寫漁人看到的桃源人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

「乃大驚」,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乃,竟然。

「妻子」,指妻子、兒女。「妻」「子」是兩個詞,不同於現代漢語中的「妻子」

「焉」,在這裡相當「於之」,即「從這裡」。

「語」,舊讀yù,告訴。「語云」,告訴(他)說。「語」字後面省略了乙個「之」字。

「志」,同「」,做標記。

「詣」,到……去。「如此」,像這樣。

劉子驥,與陶淵明同時代的人,把他寫進去,表示事情真實可靠。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

迷路了,會怎麼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一折)。接著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又設下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是什麼地方?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又為之生疑(二折)。接著寫漁人捨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初極狹,才通人」,又設下懸念:

裡邊有什麼,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三折)。接著寫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

漁人辭去時,「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又設下懸念:漁人出去後對外人說了嗎?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又為之遺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又設下懸念:找到了嗎?

「不復得路」,又為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這樣乙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語言夠精練的了。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雖然是虛構的,卻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它所描繪的「春蠶收長絲,秋收靡王稅」,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社會,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也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當然,這種理想境界,不過是一種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而且是一種不可實現的空想。

我們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認識到這一點。

2樓:納喇景明辜嫻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絕境(古義:

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鮮美(古義:鮮豔美麗(多指植物);今義:

滋味好)交通(古義:交錯相通,四通八達;今義:各種交通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不足(古義:

不值得、不必;今義:不夠)

間隔—(古義:隔離;

今義:距離)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緣----(古義:沿

;今義:延長.延伸)

津----(古義:渡口。問津指探訪。

今義:口液)

外人(古義: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義:局外人)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桃花源記的背景資料

3樓:北島無夢丷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

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

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乙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4樓:懂鎝纖啩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傑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為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陶淵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寫出這樣乙個美好社會,同他本人的經歷也有密切關係。陶淵明平生厭惡晉朝朝廷上下統治階級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討厭官場上的舞弊營私的行為,他曾經三次因此辭去官職,隱居起來。陶淵明在農村過了幾十年的隱居生活,親自參加農業勞動,和農民交朋友,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淳樸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場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祿的人相處,心情要愉快得多。

這些都說明了陶淵明對當時政治黑暗的社會極為不滿,對廣大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頭,桃花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這個故事頗有傳奇色彩。

首先漁人進入桃花源的經過甚奇,漁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遠近」;洞極狹且深不可測仍然隻身進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為仙,卻有尋常人飲食起居;若為隱,一洞隔離人世幾百年。最後桃花源消失尤奇,漁人出洞後儘管「處處志之」,但是「尋向所誌」時最終是迷了路。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頻繁的環境裡,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讀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5樓:百度使用者

《桃花源詩並記》或《桃花源記並詩》,據王瑤考定,大約寫於南朝宋武帝(劉裕)永初二年(421),作者時年五十七歲。棄官隱退後,他已過了十多年的農村生活,經歷了晉宋易代的戰亂局面,對戰亂造成的災禍和農民逃亡的苦難有了一定的感受。《記》是《詩》的序文,著重敘述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和桃花源的環境景物;《詩》著重描寫桃花源的歷史、風俗和恬靜生活。

通過《記》和《詩》,作者描繪了乙個沒有君主、沒有剝削、共同勞動、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寄託了他自己的憧憬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要求和願望,同時對當時的社會也無疑地是一種批判和否定。作者筆下的「世外桃源」,雖說是一種子虛烏有的空想,但不象《詩經·碩鼠》中的「樂土」、「樂國」那樣朦朧迷離,事、情、景、物都勾畫得具體形象,給人很強的真實感。對此,前人有種種附會,都不盡可信;今人也做了大量的考證。

比較有說服力的看法是,詩人虛構的「世外桃源」之所以能產生以假亂真的魅力,除了他高超的藝術功力,主要是因為:1.諸如「小國寡民」、「樂土樂國」、「大同世界」之類的上古農村公社的傳說,使他有可能受到思想啟發;2.

長期與農民呼吸與共、休戚相關的躬耕生活,使他有機會積累感性材料;3.漢末以來,避難逃荒的人民往往自動集結起來構築堡塢以自存自保的事實,使他有條件找到模擬形式。

桃花源記背景資料

6樓:

是陶淵明寫的 中心思想就是反映 他內心之中不願參與 當時的社會 反映了他對當時的不滿 而且心中嚮往著 這麼乙個世外桃源

7樓:手心的溫暖不變

本文大約寫於南朝宋武帝(劉裕)永初二年(421),其事陶淵明已經57歲了。他拒絕同劉裕的送宋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對戰亂造成的災禍和農民逃亡的痛苦有一定的感受;同時由於他棄官後過了十多年的農村生活,因此他對農民有了更多的了解,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希望了這篇文章。通過《桃花源記》,作者描繪了乙個沒有戰亂、沒有剝削、共同勞動、民風淳樸、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寄託了他自己的憧憬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要求和願望,同時對當時的黑暗現實也是一種批判和否定。

8樓:

每個人心中都有乙個桃花源。

只是在你的思想下它的表現方式不一樣。

桃花源記的背景就是陶淵明對當時世俗的厭倦,想逃避,想去到乙個他心中的聖地。

桃花源記翻譯,桃花源記翻譯

桃花源記原文和翻譯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 美池 桑竹之屬。阡陌交...

《桃花源記》賞析桃花源記的賞析

這是網上幫忙找的,看看能不能幫上你忙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乙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

桃花源記原文,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

陶淵明 桃花源記 賞析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