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的寫作手法有哪些,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寫作特點?

2021-03-28 05:17:27 字數 5561 閱讀 7344

1樓:完美假知己

虛實結合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以虛構的遊記形式表現了一種烏托邦式的社會理想。本文是一篇以描寫景物、敘說事情為主的記敘文,語言優美,描寫生動,記敘簡明,有後世遊記散文的特色。記敘文到了陶淵明時代,已經有了史傳記事的傳統,它同時還繼承了辭賦鋪敘描寫的特色,這篇「記」甚至還儲存著魏晉以來抒情小賦散、韻並列,賦後加辭贊的形體。

他的流暢自然的風格開創了遊記之先河,為山水田園的一代文風奠定了基礎

2樓:忻傅香暨碧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年),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乙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打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乙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寫作特點?

3樓:

記序為主,層層設伏語言精練,形象生動,引人入勝。

4樓:憑欄看劍

一 巧妙的藝術構思

《桃花源記》作為一篇敘事性散文,構思巧妙,富有**色彩。作者在故事發展中,不斷設下懸念。全文以漁人進出桃源為線索,漁人因「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從「忘」與「忽」兩字,表明漁人完全是無意中進入桃花林。又因漁人被美麗的桃林所吸引,才決定「復前行,欲窮其林」。到底前面還有什麼呢?

讀者也產生跟著漁人前進的願望。漁人走完了桃林,又發現有山,而且「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山里到底有什麼?

這又誘使漁人丟下船「從口入」。讀者的視線也就跟著漁人進入了桃花源。作者寫進桃源的路又很有變化,這給讀者一種「山重水複」的感覺。

作者就是這樣層層伏下懸念,又逐層解開,緊緊地吸引住讀者。

二 較強的藝術概括力

乙個優秀的文藝作品總要能藝術地概括出社會的某些本質方面的東西,提出人們所關心的社會問題。《桃花源記》具體而形象地描寫了乙個理想中的桃源社會,從另乙個方面藝術地反映出他那個時代的歷史,即從漢末以來到晉宋之際,封建王朝多次更變,社會動亂,廣大人民痛苦不堪。陶淵明設計桃花源理想社會,實際上也就以藝術的形式,概括地提出了當時現實生活中廣大人民希望過一種安定美好的生活的社會問題。

三 「淡而有味」的風格

所謂「淡」首先表現在,從字面上看沒有直接抒發強烈感情的語句。全文用第三人稱,似乎是從純客觀的角度來寫,給人的感覺是心平氣和,不帶主觀偏見,所寫的內容也容易為大家接受。其次,「淡」還表現在極少使用華麗的詞藻。

兩晉至南北朝的文學中華豔之風極盛,而《桃花源記》全文300多字,極少使用華麗的以顯聲色的詞語,只在文章開頭寫到「桃花林」,寫到「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樣,整篇文章猶如水墨畫中加了一點淡彩,給人以清新的感覺,但整篇基調還是淡的。

《桃花源記》的「有味」,首先表現在文章的主旨並沒有直接被揭示,而是靠讀者細細品味才能得出。這樣,文章就顯得十分含蓄,讀起來特別有味。文章的「有味」還有乙個重要原因,就是把桃花源寫得似有似無,容易引起讀者的好奇心。

四 樸素精練、富於變化的語言

「精練」如第1段寫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僅僅用22個字就描畫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圖。

作者在用詞上十分注重精確,盡量避免重複,而又使讀者容易理解,體現了樸素、平淡,富於變化的特點。如寫漁人進入桃源,就用了「行」「逢」「窮」「盡」「入」等動詞;「怡然」「欣然」都表現一種歡樂的心情,但「怡然自樂」表現的是一種寧靜、安樂,而「欣然規往」卻是一種躍躍欲試的興奮。作者在抒情寫景時筆調也很有變化。

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語言質樸,格式齊整,顯得次序井然,有一種原始的美。但從整體來看,又是靈活多變的。

作者從「……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層層寫來,從外到內,逐步深入。這裡還用頂真的修辭法,環環相扣,把桃花源的風景寫得引人入勝。

比較《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兩者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5樓:life無明小魚

1、從體裁上看

「記」是以散文的形式來記敘漁人發現,探訪桃花源的經過。桃花源的發現是在漁人的「忘」路之遠近的情況下,「忽逢」而見的,而且是置於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繽紛的花片中,這樣就給人一種神秘變幻之感。桃花源的消失也顯得撲朔迷離,有如夢幻。

但同時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又自然逼真,親切可感,因為文中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寫的又是漁人的親聞親見。這正是散文這一體裁的特性,使得文章具有了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詩」則是側重敘述桃花源的社會制度和詩人的一種嚮往之情,它不同於「記」的入微摹神和繪色刻畫。

詩中表明的社會觀,是以道家的「淳」對抗現實的「薄」,由此襯托出黑暗社會激發的一種矛盾。這樣,這種超脫的精神所形成的獨特的胸懷,又使詩中蘊含了一種超然的意境,因此這種看似平緩的敘述也就帶上一種清雅脫俗的意韻。這些正是由「記」和「詩」的不同的體裁所決定的。

2、從內容的選擇上看

其一,「記」是以漁人的所見所聞為線索組織全文,這樣在內容的選擇上,必然侷限於一時一地之見聞。而「詩」則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這樣就可以多側面多角度的輻射壯的鋪陳。

「記」的內容選擇從細微出著眼,可摹狀繪神。而「詩」的內容選擇則從大處落筆,以拓其面。這樣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極好地反映了主題。

其二,「記」中受文體的限制,故而選擇了富有情節性的太守「尋向」不得的細節來表明心願--高士劉子冀欲往,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這樣顯得含蓄,意味深長。而「詩」則發揮詩體表情的優勢,直接議論: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來點明桃花源不可及的原因,顯得自然真摯。

擴充套件資料

《桃花源詩》和《桃花源記》都是描寫同乙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但並不讓人覺得重複。《記》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有人物,有對話,描寫具體,富於**色彩;《詩》的語言比較質樸,記述桃源社會的情形更加詳細。

《記》是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處處寫漁人所見,作者的心情、態度隱藏在文字之後,而《詩》則由詩人直接敘述桃源的歷史狀態,並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慨與願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顯示桃花源的思想意義和審美意義。

有人認為《桃花源詩》讚美「古法」,不要「智慧型」是一種消極、倒退的表現。這其實是沒有真正領會詩人寫作的本意。所謂「古法」,雖是一種寄託,表示嚮往古代社會的淳樸,而並非是要開歷史的倒車;所謂「於何勞智慧型」實際是對世俗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表示憎惡與否定。

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淵明是乙個「有志天下」「欲為為而不能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報負而無法實現,這才是他的思想本質。

6樓:安靜塗鴉

一、整體把握

本文原是陶淵明

《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作者57歲,隱居農村已十餘年。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乙個長約一百公尺的山洞,有人認為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極狹,僅容一人進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發源地,長達數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

故事頗有傳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一類。首先是漁人入桃源的經過甚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

究竟是什麼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樹夾岸,其中竟無一棵雜樹,這是自然生成還是人工所為?洞口僅容一人通過,且深不可測,不知其中有何怪異,而漁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

其次是桃源中人。若為仙,何以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皆與常人無異;若為隱,何以憑一洞之隔便與塵世相去萬里?最後,這個「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

漁人出洞後既已「處處志之」,何以再去找時竟茫然無所見?這樣看來,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間了!至於後來南陽劉子驥「規往」而「未果」,這是作者有意新增的乙個尾聲——有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就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變得更濃了。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裡,中年以後他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裡,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

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裡,他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要尋找它就只能飄然高舉,《桃花源詩》最後說的「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這也僅僅是意願而已,誰辦得到呢?由此看來,劉子驥之後而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

「桃花源」是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實質,必須先看原詩,因為在某些實質性的問題上詩比記還要說得明確些。例如「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會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和平生活的寫照;「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說的是沒有君主統治,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則是古**想中的大同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一原則的具體化。

概括起來說,這些描寫都表現了原始共耕社會的特點。記,則是先通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從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寫到男女耕作、老幼歡樂的情形;後通過村人「自云」來揭示這個社會的由來,又通過接待漁人來表現他們的精神風貌。詩和記,二者相互補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輪廓。

應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關於層層設疑的寫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過不少以遊仙為題材的**詩歌文學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賦》、郭璞的《遊仙詩》等,多是假託遊仙抒發作者的不平感和對現實的不滿。《桃花源記》不是寫作者本人「遊仙」,但漁人的桃花源之行頗與「遊仙」相類(唐王維《桃源行》中就有「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句)。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乙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採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

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並未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他是個漁人,不著姓名,這些都無從查考。接著寫桃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更為奇特,洞口小而「彷彿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

待到漁人進入桃源後,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可是,後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乙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後再虛寫一筆,說高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

這樣一來,桃源這個虛實難定的境界就真的成為「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乙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桃花源記原文,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

陶淵明 桃花源記 賞析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

桃花源記翻譯,桃花源記翻譯

桃花源記原文和翻譯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 美池 桑竹之屬。阡陌交...

《桃花源記》的,《桃花源記》的資料

晉太元 太元 東晉孝武帝的年號 376 396 中,武陵 武陵 郡名,現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帶 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 落英 墜落的花瓣 繽紛 繽紛 繁多交雜的樣子 漁人甚異之 異之 對此感到詫異 復前行,欲窮其林。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