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責發生制」的定義在哪條法律法規裡解釋

2022-03-22 02:19:20 字數 5835 閱讀 1486

1樓:匿名使用者

權責發生制(accrual basis)

·權責發生制:以權利和責任的發生來決定收入和費用歸屬期的一項原則.

·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指凡是應屬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編輯本段]權責發生制原則概述

權責發生制原則亦稱應計基礎、應計制原則,是指以實質取得收到現金的權利或支付現金的責任權責的發生為標誌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及債權和債務。即收入按現金收入及未來現金收入――債權的發生來確認;費用按現金支出及未來現金支出――債務的發生進行確認。而不是以現金的收入與支付來確認收入費用。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凡是本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已經收付,都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凡是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都不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因此,權責發生制屬於會計要素確認計量方面的要求,它解決收入和費用何時予以確認及確認多少的問題。

[編輯本段]權責發生制的實踐依據

在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中,經濟業務的發生和貨幣的收支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存在著現金流動與經濟活動的分離。由此而產生兩個確診和記錄會計要素的標準,乙個標準是根據貨幣收支是否來作為收入確認和費用確認和記錄的依據,稱為收付實現制;另乙個標準是以取得收款權利付款責任作為記錄收入或費用的依據,稱為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是依據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兩個基本前提來正確劃分不同會計期間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的歸屬。並運用一些諸如應收、應付、預提、待攤等專案來記錄由此形成的資產和負債等會計要素。企業經營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損益的記錄又要分期進行,每期的損益計算理應反映所有屬於本期的真實經營業績,收付實現制顯然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

因此,權責發生制能更加準確地反映特定會計期間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編輯本段]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執行範圍

按照我國現行《企業財務通則》和行業財務制度,在國有商業銀行的財務核算中,絕大部分收支專案都實行了權責發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逾期半年以內的貸款利息收入;(2)金融機構往來收入;(3)投資收益;(4)定期存款利息支出;(5)金融機構往來支出;(6)固定資產修理、租賃、低值易耗品購置、安全防衛等大宗費用支出;(7)無形資產攤銷;(8)固定資產折舊;(9)各種稅金。

[編輯本段]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執行結果

由於銀行業經營範圍的特殊性,其收入依賴於貸款和投資的質量,具有明顯的彈性,而其支出中的絕大部分直接面向存款戶和維繫業務經營正常運轉,具有明顯的剛性。因而,影響權責發生制原則的主要方面在於收入,源頭在於貸款和投資質量。

在收入方面,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脫胎於國有專業銀行,諸多眾所周知的原因,使其信貸資產結構單一,質量不佳。執行權責發生制原則,沒有考慮新舊制度轉軌時貸款質量的現狀,僅一刀切地規定逾期半年以上(以前曾經為 3年、2年和1年)的貸款才停止計提表內應收利息,導致國有商業銀行表內掛賬利息居高不下。這意味著國有商業銀行以實收資本或客戶存款墊交國家稅利(營業稅、所得稅及利潤)。

更為嚴重的是國有商業銀行貸款質量的提高一時難以奏效,大量貸款無法正常收息,已成為今後相當長乙個時期的客觀現實。因此,這一制度的執行,必然使國有商業銀行表內掛賬利息越滾越大。虛假的繁榮和鉅額的欠息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國有商業銀行發展後勁不足和簡單的寅吃卯糧,而且抵禦風險能力也逐步下降,經營風險逐步加大。

在支出方面,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提取的定期到期存款應付未付利息,不論其在某一時點上數額多大,最終必須支付給客戶,銀行充其量只能占用時間差,何況近幾年由於財政資金信貸化,鉅額的保值貼補已從明中和暗中將國有商業銀行預提的應付利息蝕盡。另一方面,較為明顯受制於權責發生制原則的是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在現行制度的框架內,兩項資產的攤銷,單純考慮了資產的受益期間,而忽略了穩健經營。

比如,無形資產中的土地使用權、專利技術等要求嚴格按受益年限攤銷,受益年限無法確定的,要求以不短於10年的時間攤銷;遞延資產中的開辦費要求從企業開辦之日起,以不短於5年的時間攤銷。這些規定人為限制了企業按照謹慎性原則攤銷費用。乙個經營行、處即使有大量利潤,本年成本完全可以消化已經掛賬待攤的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也因待攤資產沒有達到受益期限而不能攤銷。

相應的,以後年度即使發生政策性或經營性虧損,成本無力消化待攤費用,也要強制攤銷。在這種原則的指導下,國有商業銀行實際上可以不受限制地列支直接或間接費用,費用限額不足則可以遞延待攤。

[編輯本段]權責發生制原則的適用性

權責發生制在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時有其合理性,幾乎完全取代了收付實現制;但在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時卻有其侷限性:乙個在損益表上看來經營很好,效率很高的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卻可能沒有相應的變現資金而陷入財務困境。這是由於權責發生制把應計的收入和費用都反映在損益表上,而其在資產負債表上則部分反映為現金收支,部分反映為債權債務。

為提示這種情況,應編制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現金流量或財務狀況變動表。彌補權責發生制的不足。

2樓:匿名使用者

會計核算一般原則中第二條「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

什麼是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原則與定義

3樓:匿名使用者

權責發生制亦稱應計基礎,是指以是否取得收到現金的權利或支付現金的責任權回責的發生為標誌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答用及債權和債務。即收入按現金收入及未來現金收入――債權發生來確認;費用按現金支出及未來現金支出――債務的發生進行確認。而不是以現金的收入與支付來確認收入費用。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凡是本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已經收付,都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含義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權責發生制原則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是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收付實現制是與權責發生制相對應的一種確認基礎,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的依據。目前,我國行政單位採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除經營業務採用權責發生制外,其他業務也採用收付實現制。

對企業會計人員來說,重點是:會計應用權責發生制,稅務應用收付實現制,兩者產生差異,對所得稅影響很大,需要注意。

概念不同:權責發生制是相對於收付實現制而言的。

權責發生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歸屬本期為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收付實現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在本期實際收到或付出為標準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弊端不同:

權責發生制的優點是科學、合理、盈虧的計算比較準確,但缺點比較複雜;

收付實現制的優點是處理手續簡便,缺點是不科學,對盈虧計算不準確。

使用範圍不同: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我國企業都採用權責發生制,但我國的行政單位仍然普遍採用收付實現制。

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收付實現制必然將會被權責發生製所取代。

通俗一點理解的話

收付實現制是以收到錢為依據。當月收到錢就算當月收入,當月付出錢就算當月支出,不會考慮收入和支出是不是應當屬於當月。

權責發生制則以經濟業務的實際發生為依據。屬於當月的當然算當月,不屬於當月的收入或支出,即使當月收到了或支出了也不應該在當月體現。

5樓:路過漢沽

權責發生制是指按交易的發生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即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是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有時,企業發生的貨幣收支業務與交易事項本身並不完全一致。例如,款項已經收到,但銷售並未實現;或者款項已經支付,但並不是為了本期的生產經營活動而產生的。為了明確會計核算的確認基礎,更真實地反映特定時期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就要求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收付實現制是與權責發生制相對應的一種確認基礎,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的依據。目前,我國的行政單位採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除經營業務採用權責發生制外,其他業務也採用收付實現制。

6樓:筱懿

權責發生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歸屬本期為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收付實現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在本期實際收到或付出為標準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簡單的說 前者就是權益發生變化了,資金收沒收到不管,就要登帳了,後者是權益發沒法上變化不管,只要是收到錢或是付出錢了 就登帳記錄,例子,3月1號出租房屋,乙個月兩千,要是按照前者,3月一日登帳,要是按照後者,就是4月一日見到租金再登帳

僱傭關係和勞動關係的區別是什麼?哪條法律法規中有明確的定義?

7樓:林葉雨下

1、主體方面的不同

(1)用工主體的要求不同。

僱傭關係中的用工主體範圍相當廣泛,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勞動關係中的用工主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條的規定,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同時包括與勞動者建立勞動合同關係的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同時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2條和第63條的規定,非法用工單位和勞動者發生的勞動關係也按照勞動關係處理。因此,如果用工主體僅因為違反法律規定沒有辦理獲得合法主體資格的手續,但已經具備了「用人單位」的其他形式要件,也可以將其認定為勞動中的「用人單位」,只是該「用人單位」是非法的(至於其自身的違法問題,應當由工商部門予以糾正)。

(2)主體地位不同。

僱傭關係中主體地位是平等的。它們之間是一種「勞務」與「報酬」之間的交換,受僱人可以不遵守僱傭方的內部規定(當然也不享受僱傭方的福利待遇),受僱人還可以同時選擇給兩家以上的僱傭方提供勞務。

勞動關係主體雙方具有行政上的隸屬關係。勞動者是用人單位的內部成員,應當遵守其內部的規章制度,服從單位的領導與安排(當然也享受單位的社保、醫保等福利待遇)。在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只允許勞動者在其一家單位上班。

故,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和獎勵懲罰措施可以約束其內部員工,但未經受僱人同意卻不得約束受僱人。受僱人只需要按照僱傭契約完成工作任務,無需接受僱傭人的其他無理指示。僱傭關係強調成果之給付,而勞動關係則強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勞動過程。

2、權利義務及國家對其的干預程度不同

僱傭關係是一種私法上的關係,強調當事人雙方的意思自治,只要當事人雙方的約定不違反法律的強行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國家就不予干預,其權利義務的調整主要參照《民法通則》等民事法律規範。

而對於勞動關係則有大量的勞動法規予以規制,比如勞動法對工作時間、最低工資、休息制度、工傷保險等等。調整其權利義務法律是介乎公私法之間的混合法——西方法學界稱之為「社會法」。

3、處理機制不同

僱傭關係中發生的糾紛應當按照民事爭議處理,而勞動爭議的解決則應該按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按照現行的勞動法律規範,發生勞動爭議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如果不服仲裁才能向法院起訴。而僱傭關係中發生糾紛,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不需要經過仲裁程式。

擴充套件資料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十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係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僱傭關係是僱傭法律關係的簡稱,是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私有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勞動關係,是指受僱人利用僱傭人提供的條件,在僱傭人的指導、監督下,以自身的技能為僱傭人提供勞動,並由僱傭人支付勞動報酬的法律關係。僱傭人稱為雇主,受僱人稱為雇員。

判斷僱傭關係是否存在,應從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二方面考慮:

從形式要件上看雙方有無訂立僱傭合同或口頭僱傭協議,從實質要件上,首先要看雙方的權力義務是否為一方提供勞務,另一方支付報酬。

其次要看雇員是否受雇主控制、指揮和監督,即是否存在隸屬關係。雇員受雇主控制是僱傭關係存在的基礎。在僱傭法律關係中,雇員僅是雇主僱傭來完成某項工作的人,雇員在工作時應聽命於雇主,服從雇主的監督指導。

三是看雇員是否為雇主或其委託的人所選任。只要具備上述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即可認定為僱傭關係。

國家環保的法律法規,國家環保最新的法律法規

http zhb.gov.環保部 上 政策法規 這裡找找 有關環保最新法律法規 2011頒布的新技術導則。要到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所有的基本都已經更新到2011版。環保法律法規有哪些 1 中華人 民共和國環境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 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

法律法規培訓的相關,法律法規培訓的相關資料

你要培訓什麼東西?是司法考試還是針對別的考試,還是哪方面的應用問題,還是入門?說的仔細點我好給你提供參考哈 具體哪方面的法律啊?法律很廣啊 涉及公司培訓工作的法律法規都有那些 我想你提問的落腳點在於 公司出資培訓員工相關的法律問題以及法律規定吧?1 核心法條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

安置房相關法律法規,關於拆遷的相關法律法規

最好找個律師,花點錢是小事 關於拆遷的相關法律法規 小雨手機使用者 與土地徵收 城市bai房屋拆遷du 有關的法律法規。zhi 物權法 中dao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專法 及屬其實施辦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城鄉規劃法 農民動遷安置房家庭成員之間的房產分割,有法律法規嗎? 沒有。家庭成員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