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三」指的是什麼?除了表示個數是之外還有哪些含

2021-05-25 17:24:36 字數 6116 閱讀 3202

1樓:洛玉枝星雨

也表示多次或多數,比如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還有中國古代思想家用以稱天地氣合而生萬物的和氣,比如如三一(道家指由精、神、氣三者混而為一之道)。

另外三也是個姓氏。

希望能幫到你

文言文中的「三」指的是什麼?除了表示個數是三個之外還有哪些含義?

2樓:結局悲餘夢在

也表示多次或多數,比如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還有中國古代思想家用以稱天地氣合而生萬物的和氣 ,比如如三一(道家指由精、神、氣三者混而為一之道)。

另外三也是個姓氏。

希望能幫到你

3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文中,三,大多表示多次,無數次,不是具體的量化詞。

4樓:東方軒涵

三一般不表示三個,而是很多個

5樓:融越良如凡

泛指多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文言文狂泉中三個其分別指的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昔(1)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

「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2)國君穿(3)井而汲(4),獨得無恙(5)。國人既(6)並(7)狂,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

於是聚謀(8),共執(9)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藥,莫不畢(10)具(11)。國主不任(13)其苦,遂至狂泉所酌(14)水飲之,飲畢便狂。

君臣大小,其狂若一,眾乃歡然。

注釋 聽語音

1.昔:曾經

2.唯:只有

3.穿:鑿,挖掘

4.汲:打水

5.恙:病

6.既:已經

7.並:都

8.謀:計畫,商議

9.執:抓住

10.畢:全部,都

11.具:具備,具有

12.勝:勝任、經受

13.任:忍受

14.酌:舀水

譯文 聽語音

從前有乙個國家,國內有一汪泉水,號稱叫「狂泉」。國裡的人喝了這水,沒有乙個人不發狂的,只有國君打井取水飲用時,沒有發狂。國人都瘋了,反說國君不瘋的才是真瘋。

因此國人就聚集起來謀劃,抓住了國君,**國君發瘋的病,用針灸,草藥沒有不用的。國君不能承受這種苦難,因此就便去了「狂泉」的所在地,舀泉水喝了下去。因此國君臣民,都發瘋了,國裡的人都非常高興。

1.歷史上有三這個字的除了三顧茅廬還有哪些?2.我國文學史上三蘇指的是?3.書法中的四體是什麼

7樓:梵蒂岡麒麟

1.歷史上有三這個字的除了三顧茅廬還有哪些?

避軍三舍。

三足鼎立。

朝三暮四。

張三李四。

勇冠三軍。

韋編三絕。

約法三章。

五申三令。

三言訛虎。

如還要請追問————謝謝

2.我國文學史上三蘇指的是?

指北宋散文家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宋仁宗嘉□初年,蘇洵和蘇軾、蘇轍父子三人都到了東京(今河南開封市)。由於歐陽修的賞識和推譽,他們的文章很快著名於世。

士大夫爭相傳誦,一時學者競相仿效。宋人王□之《澠水燕談錄·才識》記載:「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

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也。」「三蘇」的稱號即由此而來。蘇氏父子積極參加和推進了歐陽修倡導的古文運動,他們在散文創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後來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蘇之中,蘇洵和蘇轍主要以散文著稱;蘇軾則不但在散文創作上成果甚豐,而且在詩、詞、書、畫等各個領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3.書法中的四體是什麼

楷(又稱:正,真)書、草書、隸書、篆書

正書不僅指楷書,還指魏碑。草書則指以張旭、懷素等為代表的狂草,也指大草;還指比狂草規範一些的草書,稱小草,以唐代孫過庭的《書譜》為之代表。另外,還有一種隸書的急寫,稱為章草。

介於草正之間的則是行書。隸書產生於秦末漢初,開始主要用於抄寫公文,以求簡便,後來也用於書寫碑刻與摩崖石刻。 篆書則是甲骨、鐘鼎、石鼓及小篆的總稱。

這個問題在書法界是有一定爭議的,四體的標準不唯一。所以僅供參考

8樓:歲月不寒

1、三足鼎立、韋編三絕、孟母三遷。

2、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

3、書法中的四體是真、草、隸、篆。

二桃殺三士 [èr táo shā sān shì][出自:《宴子春秋·諫下二十四》~,詎假劍如霜。(唐·李白《懼讒》詩) ]

解釋: 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而死。比喻借刀殺人。

孟母三遷 [mèng mǔ sān qiān][出自: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

解釋: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o lú][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 ]

解釋: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三馬同槽 [sān mǎ tóng cáo][出自:《晉書·宣帝紀》:「三國魏正始後,司馬懿與其子師昭執軍政大權,屏除異己,時有『三馬同槽』之目。

三馬,隱指懿父子三人。」孤向日曾夢~,疑是馬騰父子為禍;今騰已死,昨宵復夢~,主何吉凶?(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 ]

解釋: 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也泛指陰謀篡權。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闢君三舍。

」我說姊姊不過,只得~了。(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二回) ]

解釋: 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9樓:微微天涼了

桃園三結義

孟母三遷

隋煬帝三征高麗

三過家門不入

三打祝家莊《水滸傳》

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水滸》

武松三碗不過崗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書法四體是指中國書法習慣上分為「正草隸篆」四體。正書不僅指楷書,還指魏碑。草書則指以張旭、懷素等為代表的狂草,也指大草;還指比狂草規範一些的草書,稱小草,隸書產生於秦末漢初,開始主要用於抄寫公文,以求簡便,後來也用於書寫碑刻與摩崖石刻。

篆書則是甲骨、鐘鼎、石鼓及小篆的總稱。

我是第乙個答得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1、你是問典故還是成語?三過家門而不入、三緘其口可供參考。

2、三蘇:蘇洵 蘇軾 蘇轍 父子三人

3、書法四體:真草隸篆

11樓:風雨交加日

三寸金蓮,三

省吾身,三綱五常,三跪九叩,三年化碧,三分鼎立,三過其門而不入,三疊陽關,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書法四體,正草隸篆四體。正書不僅指楷書,還指魏碑。草書則指以張旭、懷素等為代表的狂草,也指大草,詳見參考,http:

12樓:瑾明

中國書法習慣上分為「正草隸篆」四體。正書不僅指楷書,還指魏碑。草書則指以張旭、懷素等為代表的狂草,也指大草;還指比狂草規範一些的草書,稱小草,以唐代孫過庭的《書譜》為之代表。

另外,還有一種隸書的急寫,稱為章草。 介於草正之間的則是行書。隸書產生於秦末漢初,開始主要用於抄寫公文,以求簡便,後來也用於書寫碑刻與摩崖石刻。

篆書則是甲骨、鐘鼎、石鼓及小篆的總稱。 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1039~1112) 。 關於三:

三分天下,三打祝家莊都是 望採納,謝謝

13樓:匿名使用者

1孟母三遷

2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1039~1112)3「正」「草」「隸」「篆」

14樓:匿名使用者

三足鼎立、韋編三三馬同槽

絕、孟母三遷二桃殺三士

15樓:張真

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莊。

16樓:匿名使用者

2.蘇軾,蘇轍,蘇洵

3.楷草行隸

1.成語還是典故?

關於文言文18個常見虛詞

17樓:匿名使用者

18個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於、與、也、則、者、之。

其中部分虛詞的用法如下:

而1、連詞: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勸學》

翻譯:螃蟹有六隻腳和兩隻鉗夾,(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

何:1、疑問代詞: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翻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翻譯:為什麼這樣呢?為的尊重(你們)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啊。

所1、表處所、地方。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翻譯:陳勝又暗地裡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裡的神廟中。

擴充套件資料:

虛詞的注意點

1.通假字

在古代漢語中,有些字可以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現象叫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漢語中的通假字有三種情況:

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變音通假。通假字的讀音應讀被通假字的讀音,解釋也應按被通假字的字**釋,表達時一般用「通」的解說形式。

(1)音同的通假。即借字為本字的聲符(也有本字為借字聲符的),或借字與本字有共同聲符的。

聲符雖不同,但兩個字的讀音是相近的,表現為同聲母或同韻母的形式。

偏旁的通假字。通假字經常通過以下幾種方法考查:

(2)給句中加點的字注音(通假字讀音有變化)。

2.一詞多義

我國的文字用法極為複雜,乙個字詞往往有很多的意義與用法。一詞多義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乃至現代漢語都是極其普遍的。一詞多義也是我們平時在閱讀文言文、考試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

了解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是掌握一詞多義的基本方法,乙個詞的基本義稱為「本義」,由本義生髮延伸出來的意義稱為引申義。另外,比喻義是通過打比方產生的詞義,假借義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詞義。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他們都分單句和複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

當然,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代漢語句式的相異點。

雖然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文言文有些實詞和現代漢語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學好文言文,正確理解句子含義,領會文章內容,就必須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們常講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和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18樓:直到遇見你天蠍

之1.用作代copy詞,又分幾種情況:

bai(一)可以代人、代物du、代事。zhi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dao「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文言文中文和言是什麼,文言文 除了言代表說話還有什麼

為你奉上具體的關於這兩個字的解釋,請你參考,滿意請你採納,謝謝!第乙個 文 字,是美好的意思。言 字,是寫 表述 記載等的意思。文言 兩字,即書面語言,文言 是相對於 口頭語言 而言,口頭語言 也叫 白話 最後乙個 文 字,是作品 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文言文 的意思就是指 美好的語言文章 也...

文言文中從的意思是什麼致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基本含義 c ng 1 依順 順從。盲從。從善如流。2 採取,按照 從優。3 跟隨 願從其後。4 跟隨的人 侍從。僕從。5 參與 從業。從政。投筆從戎。6 由,自 從古至今。從我做起。7 次要的 主從。從犯。8 冠 從 稱,宗族中次於至親的親屬 從父。9 中國魏以後,古代官品 有 和 從品 之分,宋...

文言文中的耳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爾是什麼意思

名 耳朵。鄒忌諷齊王納諫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陋室銘 無絲竹之亂耳。石鐘山記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名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 木耳 銀耳 動 聽說 耳聞。漢書 外戚傳 又耳曩者所夢日符。兼詞,相當於 而已 譯作 罷了 莊暴見孟子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赤壁之戰 荊州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