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中人是什麼意思在文言文中,者也是什麼意思呢?

2021-03-09 13:03:29 字數 6490 閱讀 3662

1樓:文以立仁

文言文中復的「中人」有多種意思制,最bai常用的是指中流之人。比du如說到某人的才學、能zhi力dao、人品、及資質、水平、長相不是很突出,但也不很差,都可用「中人」。如《論語.雍也》: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此外,用法較多的還有指家世地位、財產的水平中等,類似於現代的「中產階層」。如白居易《秦中吟.買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中人」有時指某些特殊群體:宦官、宮女、權貴、親信、中介、知情人等。

有時指自己的妻子。

2樓:胥勝洛雋美

中人zhōng

rénㄓㄨㄥ

ㄖㄣbaiˊ

1、中等資質的人du。例zhi如:百《論語雍也》:「中人dao以上,版可以語上也。」度2、中等收

權入的人家。例如:《漢書

文帝紀》:「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

3、親信貴寵的人。例如:《晉書

李密傳》:「官無中人問,不如歸田。」

三國答.魏.曹植.當牆欲高行:「龍欲**須浮雲,人之仕進待中人。」4、宦官。例如:《漢書

石顯傳》:「以顯久典事,中人無外黨,精專可信回任,遂委以政。」

5、宮女。《史記

李將軍列傳》:「而敢有女為太子中人,愛幸。」

6、容貌中等的人。例如:《聊齋志異》卷十《恆娘答》:「恆娘三十許,姿僅中人,而言詞輕倩。」

文言文中的中人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中人zhōng rén ㄓㄨㄥ ㄖㄣˊ

1、中等資質的人。例如:《論語 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2、中等收入的人家。例如:《漢書 文帝紀》:「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

3、親信貴寵的人。例如:《晉書 李密傳》:「官無中人,不如歸田。」

三國.魏.曹植.當牆欲高行:「龍欲**須浮雲,人之仕進待中人。」4、宦官。例如:《漢書 石顯傳》:「以顯久典事,中人無外黨,精專可信任,遂委以政。」

5、宮女。《史記 李將軍列傳》:「而敢有女為太子中人,愛幸。」

6、容貌中等的人。例如:《聊齋志異》卷十《恆娘》:「恆娘三十許,姿僅中人,而言詞輕倩。」

在文言文中,者……也 是什麼意思呢?

4樓:匿名使用者

的……,用「者……也」表判斷,在古文中常見為助完成判斷語氣的語氣詞,可內不譯。容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白話文:廉頗,趙國大將)

2、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白話文:陳勝,陽城人)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白話文:老師,是傳授道理,傳授學業,解釋疑難的人。)

者:如果放在陳述句末,可作為語氣詞,可助終結、比擬等語氣 。

也:「也」也為語氣詞,可助判斷、強調、將然等語氣。

擴充套件資料

對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為兩個系列:"……者,……也"系列和"乃、為"系列。

文言判斷句,常用"乃"、"為"、"即"、"則"、"是"、"非"來表示,構成又乙個系列。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應當擁立的是公子扶蘇。)

2、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我是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功勞。)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就是現在一起埋在墳墓裡的人。)

4、翩翩兩騎來是誰?(兩個騎馬的人輕快地前來了,他們是誰?)

5、審諦之,頓非前物。(成名仔細看它,立刻覺得它不象先前那只。)

5樓:劍之舞ζ破魔

「……者……也」,「……也」(即有也無者)與「……者……」(即有者無也)為比較常見的文言文判斷句式,可在翻譯時翻譯為「……是……」。

當然也有例外,樓主就要自己注意了。

6樓:盛天熙園

「者」是代詞,代

來指前面提到

自的人或物。

「也」是表示肯定語氣的語氣詞。

「者……也」是表示肯定判斷的判斷句式。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

陳勝這個人,(是)陽城人。

在這個句子中,「這個人」其實就是陳勝,所以指代的內容重複了,一般不用翻譯。「也」現代漢語沒有相應的詞,所以不用翻譯。「是」字是現代漢語判斷句必須有的,所以翻譯時要加進去。

古代判斷句一般不用「是」字。

7樓:☆雨語

表判斷,是判斷句的標誌。

可譯為「……是……」。

8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什麼實際的意思,就是乙個句式的標誌,是判斷句的標誌

者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9樓:遇見若陽

意思是: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片語、動詞性片語後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

一、者的組詞:

著者、佔者、強者、尊者、弱者

若者、兩者、後者、瞽者、前者

二、者的筆順:

擴充套件資料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者,別事詞也。從白。

白話版《說文解字》:者,表示事物判斷的代詞。字形採用「白」作邊旁。

三、相關組詞:

1、再者[zài zhě]

再則。2、亡者[wáng zhě]

代表死去的人,也表示某些因為黑暗生物,例如吸血鬼、亡靈、惡鬼等,對生前的世界有迷戀。

3、兀者[wù zhě]

斷去一足的人。

4、候者[hòu zhě]

斥候,軍中任偵察之事者。

5、昔者[xī zhě]

往日;從前。

10樓:匿名使用者

古漢語解釋

常見含義

[2]備註:加粗例句為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例句代詞[3]1.同【現代漢語解釋】助詞1 例: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③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記》 ⑤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2.

用在名詞後,相當於「......這個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3.用在時間詞後面,表示「......

的時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 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4.放在數詞之後。 例:

①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②此數者用兵之患也。

助詞1.用在假設複句或因果複句中表停頓,以提示下文。 例: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曹者,與此案同!——《資治通鑑》 2.

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 例:何者?

上下之分也。 3.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片語,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於「......

的樣子」、「......似的」。 例:

①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驢》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4.

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構成「者...也」的結構。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生僻/不確定含義

1.(不確定,雖然許多版本異譯為該含義,但《古漢常用字典》中查不到,可能與助詞中的含義1相同)放在主語之後,引出原因。 例:

①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2.(不確定)助詞,放在假設複句中,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

」、「......的話」。 例:

①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②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不確定)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束。 例: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4.

(生僻含義)通「也」:----《韓非子·八經》:「任事也無重……處官也無私。

」[4]《說苑·政 也理》:「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而見古書中「者」「也」可互用。

11樓:天下無敵

文言文中者經常用作結構助詞,附在形容詞、動詞或動詞賓語的後面,組成名詞性的結構。「者」可以譯作「的」,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這種「者」字結構可做主語、賓語、定語等句子成分。

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12樓:drar_迪麗熱巴

1、 又如:或人(某人。不稱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或語公(袁可立):「此弄臣,奈何窘之?」——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2、又如:或時(有時);或一,或種(某種);或日(某日,有一天)3、用作虛詞

君實或見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或異二者之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表示假設。猶倘若,假使。如:

或若(假使,倘或)古文本中,「國」(繁體字為國)字從口從或,究竟是「口」還是「或「為原形,眾說紛紜。馬敘倫先生主張口為國之原字,......日本學者後藤朝太郎則主張「或」為國(國)之原字。

他認為加以口者,系秦漢以後之事。並於《國家學會》雜誌第二十七卷第六號上發表**,說之如下:「國(國)字作口,乃秦漢以來之事,周代春秋戰國時代,只有或字。

」按:或為戈與口之合體,後漢許慎於《說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

13樓:老馬克必須回來

(1)表示選擇或列舉.、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乙個抉擇.

(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內(4)兩個詞或兩個短語同義、等義或替換的性質

14樓:匿名使用者

或:有時,有人,有的人,或許

15樓:迷你必死

1.有人

2.有的人

3.有的

4.或許

5.有時

16樓:我真的愛範

表示:有的。。。有的。。。有的。。。

17樓:犁堯岑瑛琭

「或」一般表示的意思可能有以下幾種

1、選擇關係:或者

2、也許:或許

3、物主代詞:有的,有些,比如:小動物們姿態各異,或抓耳撈腮,或安詳睡覺。

下面給出兩句,樓主可練習一下是什麼意思: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代詞)2、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書·微子》

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謝謝!

18樓:匿名使用者

「及」在文言文中的字義如下:

1、用作動詞,意思是:趕上;追上。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釋義:追到河邊,(孟明等人)已登舟離岸了。

2、用作動詞,意思是:至;到;到達。

出處: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釋義:農夫把春天到了的訊息告訴了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

3、用作動詞,意思是:遭遇;遇到。

出處:春秋·佚名《叔向賀貧》:「略則行志,假貨居賄,宜及於難。」

釋義:犯法胡為,放利聚財,該當遭到禍難。

4、用作動詞,意思是:推及;涉及。

出處:先秦·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釋義: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

5、用作動詞,意思是:來得及。

出處:漢·劉向 《荊軻刺秦王》:「方急時,不及召下兵。」

釋義: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來不及召來侍衛。

6、用作動詞,意思是:趕得上;比得上。

出處:先秦·佚名《鄒忌諷齊王納諫》:「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釋義:您美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

7、用作介詞,意思是:等到;到了。

出處:魏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釋義: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

8、用作介詞,意思是:趁著。

出處:先秦·左丘明 《子魚論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釋義: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

9、用作介詞,意思是:跟,與。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屈完及諸侯盟。」

釋義:後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10、用作連詞,意思是:和,與。

出處:魏晉·李密 《陳情表》:「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釋義: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

在文言文中「嘗」是什麼意思,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 嘗 的意思有 1 吃 品嚐。2 嘗試。3 經歷 遇到。4 曾 曾經。現代漢語中 嘗 的讀音 釋義及組詞如下 嘗 ch ng 釋義 1 吃一點兒試試 辨別滋味 鹹淡。2 經歷 體驗 艱苦備 到了體育鍛煉的甜頭。3 曾經 未 何 4 姓。相關組詞 未嘗 原嘗 越嘗 奉嘗 不嚐 閒嘗擴充套件資...

恆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籟是什麼意思

1 永久不bai變 固定 齊桓晉du文之事 zhi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dao為能專。譯文 沒有固定的資屬產而有一定的道德水準,只有士人才能做到。2 經常 常常 總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人恒過,然後能改。譯文 乙個人,常常出錯,然後才能改正。3 平常 一般。童區寄傳 寄偽兒啼,恐慄,為兒恆狀。譯文...

旖旎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及”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小y小姐 1.旌旗從風飄揚貌。引申為宛轉柔順貌。文選 揚雄 甘泉賦 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李善 注引 服虔 曰 旖旎,從風柔弱貌。唐 李白 愁陽春賦 盪漾惚恍,何垂楊旖旎之愁人。清 孫枝蔚 清明日泛 舟城 北 詩 新煙何旖旎,黃鳥鳴春深。2.溫存柔媚。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 卷一 一箇箇旖旎風流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