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秧歌的表演形式,東北大秧歌有哪些特徵?

2021-04-18 10:16:23 字數 5838 閱讀 9794

1樓:匿名使用者

秧歌按照分類方式不同有多種種類。

秧歌一般分為兩種:地秧歌和高蹺。

根據地區分為三種:東北大秧歌、山東秧歌和陝北秧歌。

第一種是東北秧歌

流行在東北三省(中國東北部),**於中原一帶結合了當地滿族的文化,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東北大秧歌。

東北大秧歌有三種表演形式,二人轉、地秧歌、高蹺秧歌,並有花場、小場、唱喜歌、對歌等表演程式。使用的伴奏樂器有嗩吶、小鈸、大鈸、鼓、笛子、二胡、竹板。

東北大秧歌的**非常熱鬧,具有潑辣、風趣而又花梢的特點。很具民間特色的一種。

第二種是山東秧歌

山東(中國東部)秧歌有三種最具代表性的秧歌,鼓子秧歌,膠州秧歌、海陽秧歌。

鼓子秧歌流行於魯北地區的臨沂、商河、惠民一帶。鼓子秧歌的演唱,是一種說唱性歌曲。曲目灰諧、幽默,具有山東人耿直而又豪爽的性格。

膠州秧歌主要流行於魯南地區膠州一帶。歡樂、風趣,膠州秧歌中的嗩吶曲和鑼鼓曲都十分豐富。

第三種是陝北(中國西部)秧歌

陝北秧歌,流行於公尺脂、吳堡、佳縣、綏德、清澗等地。陝北地區有挨家挨戶拜年的風俗習慣。熱鬧非凡。陝北歌曲調中所唱的曲調,深受當地人民喜愛

2樓:匿名使用者

扭秧歌的型別可劃分為「地秧歌」。踩著高蹺表演的叫「高蹺秧歌」。

3樓:匿名使用者

「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

東北大秧歌有哪些特徵?

4樓:北京創典文化

關東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兩人摔跤、打花棍、高蹺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

秧歌旋律流暢,節奏歡快簡潔,其紅紅火火的場面、豐富的舞蹈語彙、情趣盎然的姿態和靈動活潑的表演風格,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秧歌源於漢民族元宵節慶時的集會表演,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它是一種民族性的集體舞蹈,發展已經超過千年,一定會形成自己成熟而穩定的風格,並不失時機地誕生許多相近的藝術形式。

關東秧歌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它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

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到今天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歌舞。

史書記載,早在清康熙年間,關東地區就已經有了農曆正月十五辦秧歌的習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參軍、婦女等角色,邊舞邊歌。

《柳邊紀略》對當地人民的秧歌活動有過記載:

上元夜,好事者輒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婦女,又三四人扮參軍,各持尺許兩圓木,戛擊相對舞,而扮一持繖鐙(傘燈)賣膏者為前導,傍以鑼鼓和之,舞畢乃歌,歌畢乃舞,達旦乃已。

至清末年間,扭大秧歌已經是遍布關東各地的春節娛樂活動。

東北秧歌分地蹦子和高蹺兩類。地蹦子又稱地秧歌,流傳面較廣;高蹺盛行於遼寧,特別是營口、海城和蓋縣一帶。

東北秧歌**的傳統樂曲十分豐富,可用3個字加以概括,即順、活、韻。「順」意為通順。旋律的各種變化,樂曲的連線,調性、調式的變換都要順。

「活」即要具有高度的即興演奏的能力,使**靈活多變。「韻」即韻律感及風格味道。

東北秧歌**以五聲為主,也有相當數量的六聲性樂曲,七聲性的樂曲僅佔一小部分。

東北秧歌**的調式以宮調式、微調式較多,羽調式、商調式次之,角調式的樂曲較為少見。宮調式、微調式較為明亮,這兩種調式較多的原因與東北秧歌**中很多樂曲的情緒熱烈、歡快有關。

東北秧歌的節奏富有變化,具體表現之一在主要步法「踢步」上。

踢步的做法是:一腳踢出時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時間要短,收回時,雙腿著地時間要長,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時「長」形成了東北秧歌的節奏差異。

關東地區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一體,將關東人民熱情質樸、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徵揮灑得淋漓盡致。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

關東地區民間稱讚秧歌好喜歡用「扭得浪」來形容,即不但舞姿優美,而且腰胯擺得幅度大,節奏感強,表情有感染力,總之是不能平淡而要誇張,才符合關東豪爽熱情的民風。

此外,秧歌的行進表演隊形也要活潑新鮮。除通常的圓場外,還可以走出「二龍吐鬚」、「太極八卦」等許多花樣,時快時慢,邊走邊變,加上演員服裝的鮮豔色彩,看得人眼花繚亂。

秧歌裡的精彩部分是高蹺,俗稱踩高腳子。蹺棍長兩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陣形,以扭得快、扭得歡為好。

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紅掛綠的大姑娘、小媳婦兒、也有抽長煙袋的丑婆子、戴紗帽的縣官、呆頭呆腦的傻柱子,以及蹌驢、旱船等加帶其他道具的表演,個個樸實憨厚、滑稽可愛。

另一類角色則是民間熟知的**戲曲人物,如《西遊記》中的四師徒、《白蛇傳》中的白娘子和許仙、過海的八仙以及年畫上常見的公子丫環、漁樵耕讀等。

舊時扭秧歌都是男性,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演起來更加大膽潑辣、逗趣可笑。

看秧歌最過癮的是遇上打對臺,即乙個場子來了兩支秧歌隊。因為過年時的秧歌大都給賞錢,所以按照不成文的規矩,乙個演出場地只能留一支秧歌隊。

如果兩夥秧歌隊同時到,或是後到的秧歌隊不願退讓,那就只能以演技分高低。扭得好,能吸引人的留下,技不如人的自動退出。

每逢這時,兩支秧歌隊都得拿出看家的本事,格外賣力,較著勁兒地扭。

秧歌的主要樂器是嗩吶和鑼鼓。表演時,秧歌隊伍是隨著嗩吶聲和鑼鼓的節奏走的。優秀的喇叭匠,不僅會的曲調多,演奏技巧高,而且還練就許多絕活。

技藝高超者能在吹奏的同時,兩個鼻孔裡各插乙隻燃著的香菸,頭頂和兩臂各放乙隻盛水的碗,走著吹、轉著吹、登上桌子吹,喇叭不斷、香菸不滅、水碗不灑。

這類絕活平時用不著,遇到想多討賞錢或打對臺的時候才亮出來,出奇制勝。所以,辦秧歌的都盡量請當地名氣大的嗩吶匠。

東北大秧歌的演出形式以拜年賀喜為主,在城鎮,秧歌隊要到當地官署和商家鋪戶以拜年名義演出,在農村則是坐著大車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戶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門拜年之意。

這種演出,受拜者要預備菸茶款待,並在秧歌隊臨走時給秧歌頭賞錢,有的還要管飯。通常,秧歌隊拜年事先已選好物件,主要是給能夠給得起賞錢的人拜年。當然,演出時當地男女老少都可以免費看熱鬧。

過去關東地區農村過年,一是圖喜興;二是講面子。假如哪個村沒來秧歌隊拜年,村里的人都會覺得不開心。因此,如果本村不辦秧歌,各家按貧富攤錢,派人去外村接秧歌,為村里增添過年的喜慶氣氛。

辦秧歌的發起組織者,或是商家富戶,或是行政機構,或是民間組織,負責招集本地擅長於此道者,並置辦服裝道具、聘請鼓樂班子、組織排練、籌畫演出安排等。具體事項通常是由一位演技好、威望高、辦事能力強的秧歌頭負責張羅。

過年開扭的秧歌到正月十五至十六兩天達到高潮。這時走村串屯的拜年已經結束,街上的商家店鋪也開始了新一年的營業。

元宵佳節之日,秧歌隊紛紛集中到當地最繁華熱鬧的市鎮街道,進行遊行式的演出。有的還特意辦出與賞花燈氣氛融為一體的秧歌。

街市上精彩表演此伏彼起,熱鬧非凡。酷愛秧歌的演員們也都在滿街觀眾的喝彩聲中盡展才華,過足了秧歌癮。因為鬧過這兩天之後,他們就要卸去彩妝,回到田地和作坊裡,成為普普通通的勞動者了。

簡述東北秧歌的風格和動作特點

5樓:一副臭皮囊

1、東北秧歌的風格

: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純樸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一體,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樸、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徵揮灑的淋漓盡致。

2、東北秧歌的風格:

東北秧歌在風格上既有火爆、潑辣的特點,又有穩靜、幽默的特點。動作既哏又俏,既穩又浪(浪,即歡快俊俏之意),而且穩中有浪,浪中有穩,剛柔結合,不能扭扭捏捏纏綿無力。

東北秧歌**的傳統樂曲十分豐富。其美學原則可用三個字加以概括,即『順」、「活」、「韻」。「順」意為通順。

旋律的各種變化,樂曲的連線,調性、調式的變換都要「順」。「活」即要具有高度的即興演奏的能力,使**靈活多變。「韻」即韻律感及風格味道。

當地的民間樂隊一般有高音嗩吶2人及打擊樂器若干人組成。嗩吶以七寸五(指嗩吶桿長)簡音為a』的高音嗩吶最常用。

6樓:匿名使用者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必須移動重心,平時行

走時重心就是在不斷地移動,就是坐著、站著,也可以隨時移動重心,人體的中心點一移動,重心就要隨之移動,反過來說:重心一移動,中心點就會移動,這才能保持平衡。在舞蹈中亦是如此,幾乎所有的舞蹈,缺少了重心移動就流動不起來,而舞蹈中的步伐,就是最典型的重心移動。

在民間舞蹈中,所有的步伐,如朝鮮舞的平步、膠州的碾步、花鼓燈的風柳步都是獨具風格的重心移動。在東北秧歌中,最有特色而又最能體現重心移動的步伐便是「踢步」了。

東北秧歌的動律風格可概括為「穩中浪」,而舞蹈中的艮勁兒、美勁兒及潑辣勁兒給這一舞種增色不少。東北秧歌的「浪」,體現在身上的動律;「艮」表現在踢步的「出急落穩」中,「踢步」的節奏感特別強,單一的踢步在一拍裡有三種不同的變化,踢出的那一瞬間是非常快的用力過程,這一過程猶如乙個快吸氣,落腳時彷彿突然呼吸的頃刻,但很快地又轉化為乙個長嘆似的重心移動。在這三種變化中,踢出的一剎那體現了艮、俏、潑辣、爽快、乾脆的特點,落地與重心移動充分地體現了穩、美、浪的動律風格特點,由此可見,踢步不僅表現了「艮」,同時也表現了「浪」。

「浪」使人聯想起弧線。東北秧歌的重心移動其實就是乙個小弧線,做前踢步重心移動是下弧線;做後踢步與側踢步,重心移動的感覺是上弧線。把這些弧線連貫起來,就是「浪」的弧線型動感了。

從「踢步」的慢移重心來說,「慢移」本身就給人連綿不斷,非常連貫優美的視覺形象,充分流露出成熟漢族女性的委婉、細膩、溫柔、羞澀、含蓄的曲線美。所謂的「美勁兒」,在這時就表露無遺了。「雙花」中的「雙顫步」又別有特點。

「雙顫步」重心移動是上弧線,其節奏較為平均,移重心後踢所佔的時間值基本上是相等的,加上**多用小快板,就給人輕鬆愉快、歡樂向上的感覺。「纏花」中的「頓步」是典型快移重心的步伐,由於重心移動的過程非常快,無形中使整個格調向熱情火爆的氣氛中去,體現了東北秧歌風格中的「艮勁兒」及「潑辣勁兒」。東北秧歌的訓練點是自下而上,連鎖反應的協調。

組成這一連鎖反應的三個主要環節便是腳下的步伐、身上的動律與手上的手巾花。手腳不能協調運動是一般人的通病,而這恰恰是掌握動律風格的最基本要求。面對乙個初學者,要讓他協調起來運動,就必須把這三者的關係分析清楚。

尤其是要點出三者之間的相同之處,以方便記憶,使學者更快地掌握協調動作的竅門。三者的運動都是有「點」有「線」的,在動律與手巾花中都存在著「快吸氣、停止呼吸、化為長嘆」三個過程,在繞花中,花繞猶如快吸氣,剛繞完的頃刻是停止呼吸的瞬間,從手腕到另一次繞花之間所走的弧線是化為長嘆的時候,動律同樣也是有「點」與「線」的關係。動律猶如鐘擺一樣,到弧線的盡頭,就「點到為止」,立即回到動作過程(即「線」)中去,踢步、動律、繞花是平行進行的,動律與繞花的「點」與踢步的重心移動同步進行,這樣三者便協調了起來。

「踢步」之所以顯得「穩」、「艮」,是因為其速度之快,如果沒有「穩落」、「慢移」來緩衝對比,恐怕這個特點就不是特別突出了。如古典舞中所說的「欲左先右,欲上而下」,在東北秧歌中成了「欲快先慢」,或「欲急失穩」了。因此,「踢步」的「艮」,重心移動才顯得格外的「穩」。

一般而言,舞蹈中的慢板是不容易掌握的。「浪」在東北秧歌的慢板中占有重要地位,要跳好慢板就得先「浪起來」。這時就必須從動作與動作銜接的過程中著手,只有把動作過程做好了才能跳好慢板,有了細膩的動作過程就不容易出現搶節拍的現象。

東北秧歌的重心移動是不可缺少的過程,是「浪起來」的基礎,它起著掌握節拍、灌滿**的作用,從前到腳的運動過程,速度及幅度都由它牽動及控制。重心移動的過程越慢、越細膩,走的路線越長,弧度越大,那身上的「浪」,就越清楚,與此同時,整體動作就顯得較有力度、有韌勁、有文化、有內涵。

看民間舞最過癮之處莫過於其動作中所蘊藏的韻味,這個韻味包括了很濃郁的地域特色。當跳得非常嫻熟時,風格韻味都是在不自覺中流露出來的,這是一種非常巧妙而又自然的流露。但在這之前,就要下一定的功夫去揣摩其中的奧妙,只有掌握了這微妙之處,呈現出來的舞蹈才不會流於一般,才不會成為一串不值一看的「動作」。

同樣的道理,如果要掌握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就得抓住其奧妙所在。這妙處所在便是腳下的重心移動。我認為,解決好「踢步」與重心的移動,是掌握東北秧歌動律風格的最好方法。

東北大秧歌,東北大秧歌鼓的口訣

秧歌起bai源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du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zhi祭祀農神祈求 dao豐收,祈福禳專災時所唱的屬頌歌 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 菱歌 民歌的一種形式 民間武術 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 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

誰給我東北大秧歌的作文?要原創,要是貼上的我不要哦

色彩鮮明的紅衣綠褲,節奏歡快的鑼鼓嗩吶,興高采烈 旁若無人的舞者,展現出淳樸濃郁的北方民風,這便是東北大秧歌帶給人們的第一感受。龍咯裡咯龍咯龍,裡咯龍咯裡咯龍 東北大秧歌的鑼鼓二胡一響,嗬,廣場上就沸騰了 人們就像彈簧一樣,聚攏起來,中老年人紛紛拿起手絹 扇子,跟著鑼鼓點舞動著,扭起來。看似 笨拙 ...

大秧歌裡香月的鏡頭怎麼怪怪的,大秧歌裡的香月好多次出鏡都不是現場。現場都是替身。怎麼回事

趙大魯抱劉芊含那一集看了沒,結果跑著跑著就摔倒 了,劉芊含骨折受傷了,好像摔傷造成6根肋骨骨折,休息了三個月。所以後面的都是在影棚拍的。不是現場拍的。 從結婚拜堂開始後面的就都是假景了,太假了,看著太難受,中國合成技術太差,都把大家當傻子嗎 沒錯,遠景應該是替身,近身應該是單獨拍攝,很假 home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