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大德,那部佛經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6天悟道

2021-04-03 04:50:03 字數 6196 閱讀 3491

1樓:y心靜如水

根據" 釋迦如來應化史集"的記載,佛在六天之內,先得四禪八定,再得意生身,而後陸續一夜之間證得六神通。

這是南懷瑾老師開示的片段 ......

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首先悟到什麼-詳解

2樓:t深深海底行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但因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一句,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對此,初學者可能會有誤會之處。末學分幾個方面略說如下:

其一:這一句的意思很明顯,佛悟到的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

「如來智慧型德相」,即是一切眾生本具的真心。唯有此真心,是一切有情的「共同點」,區別於「無情物」(木石瓦礫)。若非如此,眾生形態千差萬別,有何共同之處?

這個「真心」,又名心、如、佛、真如、法身、如來、涅磐、實際、如來藏、非心心、諸法實相、涅磐本際、本來面目。。。。幾十種名稱。

這個真心,上至諸佛世尊,下至地獄眾生;在本質上無有差別。

這個真心,若能觸證,即是開悟明心,入菩薩數;不僅頓時成就解脫生死的功德,更能於成佛的道路上永不退轉。因而是區別凡聖的一道關卡。

這個真心,是一切眾生「本具」,不是修行得來的。

其二:諸佛在成佛之前,已經修完「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圓滿;以「最後身菩薩」身份,住兜率天,待眾生因緣成熟,即出現世間,示現成佛。

修完第一大阿僧祗劫時,已是明心見性具足的通達位菩薩;此後的二大阿僧祗劫,無數次以菩薩身份出現世間,無數次明心見性而觸證此心。並非僅此一次。若是「一悟成佛」(究竟佛),則一切真悟祖師皆已圓成佛道。

則一切未成佛之大菩薩,就算等覺位,也未明心。則「菩薩五十二階位」說「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見性」即成妄說。

因而,此一悟,並非僅有最後身菩薩示現成佛時才有;而是「七住位」以上菩薩,每一世都會有的事。

因而,此一悟,就是觸證自己本具的真心;無論最後身菩薩示現成佛時,還是六住位滿心而進入七住位時;都是一樣,區別之處在於:因地時的悟,雖證真心,而其中汙染性未盡;果地時的悟,則真心之中汙染性已經是完全除盡。

其三:開悟明心,是「一念相應」。是瞬間的事;只有「頓悟」,並無「漸悟」。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也是「睹明星而悟」,也是由六根而入,以眼識心觸證。《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最勝法門:「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也是由六根而入,以耳識心觸證。

禪宗諸祖,也是由六根六識而入。因而,開悟明心,必須借助這些妄心,借假修真。

如上,觸證真心,無有「首先悟到什麼」?漸次悟到什麼的區別。

其次,現觀真心體性,必須是自己「開悟明心」才能知。不是凡夫思維能知,乃至不為二乘聖者所能思議。

其四:小乘法中,無須觸證真心,是在世間法上實證「一切法空」而成就。因信受佛說:

「有涅磐本際不生不滅」而取涅磐。否則,無餘涅盤滅盡一切妄心、一切「我」,若無「涅磐本際」(真心)不滅。則同於斷滅論。

因而小乘法必須有大乘「真心不生不滅」的支援,有大乘菩薩實證真心非虛妄的支援;才是佛法而非「斷見外道」。若否定真心,則小乘法同於斷滅。

如上,佛成道時所證:「不生不滅、能生萬法的真心」(如來智慧型德相);

即是佛法「第一義諦」。即是佛、法、僧。即是一切有情最究竟的皈依處。

為一切經典顯說、隱說。

其次,樓主此問,實則非語言能夠說明,非思維測度而能了知。必須親證!

若是投機取巧,企圖打聽而得明心之功德受用,而入菩薩數;無有是處。無非「偷心不死」之罪障凡夫。正是「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之寫照。

當然,對這個問題疑情不斷,念念不忘,則是善根人;以此因緣,未來際必將觸證此心,超凡入聖。

樓主若欲建立知見,末學此文或能提供參考:

「一切眾生畢竟成佛」!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甚深微妙法

南無大乘勝義僧

3樓:煩惱即菩提

歸納起來八個字:性空緣起,一切唯心。

4樓:香光莊嚴

佛祖開悟後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但因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

所以,佛祖首先悟到的是平等,

凡夫不明白為什麼眾生是平等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人生的苦惱、苦惱的根源、什麼是解脫、解脫苦惱的方法,也就是「苦、集、滅、道」。這是乙個連續的整體的問題,不是先悟乙個再悟乙個的問題。

正因為他理解了苦惱在於人的無明思維,無明思維**於人的各種貪愛執著而產生種種煩惱,只有消除無明認識自己的清淨本性才是解脫,而解脫的方法就是以戒、定、慧來完成的八正道:

1.正見 慧

2.正思維

3.正語

4.正業 戒

5.正命

6.正精進

7.正念 定

8.正定

6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佛在菩提樹下成佛,首先悟到的是:「什麼都不可能得到」。

7樓:匿名使用者

如《華嚴經》雲:自性清淨圓明體。

8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知識,不是道理,非言語可述。

9樓:洋洋雪兒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10樓:匿名使用者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 成佛

當年釋迦牟尼佛是太子時,他坐車看見城裡有些老人家快接近死亡了,有的是飢餓,有的是疾病,看到他們很苦,釋迦牟尼佛心中很難過,佛 祖說:「我看見這些人怎麼這麼可憐,我要找到一條路,這條路就是讓人永遠不會死的路,因為看見他們生老病死,我太難過了。」結果佛祖找到了一條路,就是人永遠不會死掉,因為人的肉 體可以死掉,他的精神靈魂是永遠不會死掉的,這就是釋迦摩尼佛發現的修靈魂超生了死的路,也就是佛祖的偉大。

**在幫助人家的時候,我覺得我是在得到,而不是在付出。而通常人的理念是我幫助你,我買東西給你吃,是我對你好,那是我在付出,現在的人都是要回報的,這就是境界 。境界不同的時候,你幫助人家你自己的心裡也會不開心的,因為你在幫助人家的時候,哎呀,我做了這麼多,他也不理解我。

「哎,我是免 費給你做的」,話出來了,臉難看了,對不對呀?要明白幫助人家是自己得呀,知道幫助人家你得到多少嗎?你得到的是無限的智慧型,因為當乙個人幫助人家的時候,他得回來的是智慧型,是悟性。

你知道當乙個人在幫助人家的時候,人家多感激你,當你需要人家幫忙的時候,就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給你們講有了這個更高的境界之後,你就會找到這條慈悲路,就是這條道路,修 道就是修這個道路。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才會有這條路,你不明白這個道,就沒有這條路,明白了嗎?許多人工作沒有了,就很難過,但是他不知道孕育著乙個更好的工作在等待著他。

很多人家庭破裂了,他不知道孕育著乙個更好的家庭等待著他。但是,要看你有沒有這個福氣,要看你有沒有這個德行,要看你是不是在真 修,如果是真 修,菩薩會幫助你解決問題的。

理論和境界要一致,也就是說,你學佛 學了半天,你學了這麼多的理論,你沒有這個境界,你是學不好菩薩的,所以很多人忙了半天,天天學理論,嘴巴裡講出來一套一套的佛 學理論,什麼這個佛菩薩如何如何,那個佛菩薩如何如何,這個經典了,那個經典了,那你是在學佛圝學的理論,而不是在學佛。你的境界達不到菩薩的境界,你說你學了有什麼用呢?要懂得乙個道理,我們學佛,學菩薩,不單單要讀經,我們要學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理論是在這個境界之上的。

什麼叫境界?境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是通 過理論來作為基礎,然後由你的思維來不斷成熟,才能成為乙個境界。要記住一定要學而兼用,學了不用,等於沒學。

所以覺受會很細微,就像乙個人的感覺一樣,舉乙個簡單的例子,你們都有過戀愛的經驗,當乙個人喜歡你的時候,他站在你的背後,你會感覺到他的呼吸,你會感覺到他在後面看你,這個就叫很細微,能明白嗎? 你能感覺出來,感覺自己今天跪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觀世音菩薩在看著我,感覺觀世音菩薩在關心著我,這就叫覺受。強烈的感受到光 明在心中,也就是說當乙個人,學佛修心之後,他會有一種強烈的光 明,就是我現在明白了,就像有些人看上去有點傻傻的,但是他說:

「我學佛之後,現在明白了,只有觀世音菩薩能救我的家,我現在有信心不管家裡出什麼事情,我一定好好的念經,我一定要堅持。」

這就是光 明在他的心中,如果沒有這個光 明在他心中,他就會失望,就會絕望,就會找不到方向,就會失去人生的目標,失去人生的目標之後,就像你開車開到了乙個山坡路上,前面沒有路了,前面豎 立了乙個路標:「前面無路」,你如果再往前面開,你就掉下去了,明白了嗎? 乙個人學佛要有目標,要能夠感覺到觀世音菩薩在關心我們,如果你能感受到強烈的光 明在你的心中,我明白了,實際上這個就叫悟境,悟道,就是你悟出了這個境界,你就得到了這個道路,你能知道菩薩想什麼,你就是菩薩。

就像你知道你的孩子在想什麼,這就是你能理解孩子的乙個很重要的因素,就像很多母親她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這就是你悟出了這個道理,因為這個孩子我不能對他太兇,我不能對他太嚴厲,因為這個孩子怎麼樣怎麼樣,你就悟出這個道理出來了,叫悟道,你懂得這個道理之後,

你就會原諒他,就會對他好了。

覺受會改變,而悟道是很不容易改變的。今天我念經了感覺好了或感覺不好了,這就是在改變了。但是,悟道是不容易改變的,什麼叫悟道?

就是我悟出這個道理之後,這條路我準備走下去,我覺得這條路是正的,就不大 會改變的,明白了嗎? 悟道就是開悟,要把佛教深奧的理論變成實踐,學佛菩薩深奧的理論,要把它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嘴巴裡講的再好,我一切無所謂,而真正遇到事情時就會跳起來。尤如你們幾個人在家裡看見孩子跟你鬧的時候,你能夠忍耐住?

忍耐是從內心出來的,是靠你悟出這個道理後,你才會忍耐,你不知道這個道理,你是無法忍耐的,

轉過身這張臉馬上就變了,這人臉變的快呀,這個人的心和行為就不是一致的。真的看見乙個人喜歡,心和行為要一致,表面的事情,你還不如不做,我這麼一講下面的人心裡可能會想:是呀,我就是這個樣子,我不喜歡他就是不喜歡,台長說:

不喜歡他你也要喜歡他,因為他是眾生,眾生就是我們的父母親,就是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所有的一切,我們就是眾生當中的乙個,你為什麼不喜歡他呢?你本身不喜歡他,你就是有分別心,就是學佛沒有學好,明白了嗎?

什麼叫證 悟?就是我證實了,我悟出來了,我證實了台長的法 門真的好,我悟出這個道理了,我要好好的學,好好的修,這就叫證 悟。所以悟道不在外、內、裡、中間。

為什麼要悟道?我悟出來了,原來是這個道理呀,原來是哪個道理呀,全部不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裡、也不在中間,悟道在永遠不變的真 理裡,也就是說你能明白這個道理是永遠不會變的,那就叫悟道。舉例因為觀世音菩薩永遠在救 度我們,我們念了經之後菩薩就會關心我們,這個是永遠不變的真圝理,對不對呀?

我們人活在世界上要明白乙個永遠不變的道理,那就是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你明白了這些道理,你就得到了真 理,這才叫悟道。

當年釋迦牟尼佛是太子時,他坐車看見城裡有些老人家快接近死亡了,有的是飢餓,有的是疾病,看到他們很苦,釋迦牟尼佛心中很難過,佛 祖說:「我看見這些人怎麼這麼可憐,我要找到一條路,這條路就是讓人永遠不會死的路,因為看見他們生老病死,我太難過了。」結果佛祖找到了一條路,就是人永遠不會死掉,因為人的肉 體可以死掉,他的精神靈魂是永遠不會死掉的,這就是釋迦摩尼佛發現的修靈魂超生了死的路,也就是佛祖的偉大。

**現在教你們在做什麼?就是教你們做偉大的事業,就是教你們悟出個道理,而且悟出的道理是永遠顛簸不破的真 理,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真 理。生老病死會改變嗎?

成住壞空會改變嗎?那些老媽媽,老伯伯從小生出來就這麼老嗎?所以在小的時候要想到老的時候,在老的時候要關心小的,問題就在老的時候常想到自己小的時候,對人家怎麼怎麼好,而小輩的人在想,好呀,你這麼老了還對我這個樣子,想想看這些矛盾,這一代的鴻溝怎麼樣來跨越呀,忙了一輩子什麼都沒有得到,什麼都一無所有,就這麼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看看自己的年紀大了,身 體又不好了,難過不難過呀,想一想晚上睡覺難過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人是假的了。

覺受更是在實 修中身心和諧的感覺,感覺和接受是在實 修中身心和諧的感覺,人活在世上常講的幾句話:我們人活的就是一口氣,我就要爭這口氣,我氣不打一處來,我生氣了,到了最後這個人說我沒有氣了,其實就是乙個氣場呀,開心是不是一股氣呀,悲傷是不是一股氣呀,傷心是不是氣呀,人就是活在這個氣場當中,用算命的人來講人是活在氣數當中,氣有數的,氣到了一定數的時候,它就沒有了,所以就說氣數已盡,很多占星學家都會給皇帝看,看到最後說:「皇帝,這個國 家氣數已盡。

」當年慈禧太后就說:「我們大清國氣數已盡」。氣數是會變的,剛剛還在生氣,氣得不得了,然而當別人說:

「我不是說你,是說你好呀,你搞錯了。」「啊,真的」這氣立刻變了。有的人開心得不得了:

「我中六和彩了」,來乙個人說:「對不起,號 碼 報錯了。」「啊」,失望了。

氣馬上就轉變了,所以這個氣是很重要的。

恭錄 覺受是悟  悟道是覺

請教各位大德散唸佛能計數嗎,請問各位大德怎麼樣默唸佛號呢?默唸也要聽自己的聲音嗎?我為什麼默唸的時候總是想念佛機唸佛的聲音或 20

啖竹堂 可用印光大師的十念法計數。佛號從一到十,再從一到十,不計輪次,只記從一到十,如此反覆。散念其實本可不用計數,比如過於噪雜或需要用心的時刻,都不適合計數。環境較為妥當的時候,可十念計數,可掐珠計數,也可用市面上的計數器計數,隨您個人歡喜!定課有定課的好處,計數有計數的好處,散念有散唸的好處,總...

請問各位善知識大德高僧各位菩薩如何正確觀養佛觀養法觀養僧

對諸佛菩薩持恭敬心即可,若想最大供養也有。佛菩薩最想的是我們眾生能脫離苦海這個是佛菩薩最大的願望。你脫離苦海了,在多幫助其他的人就是最大的供養。您當下的任務就是好好的修行。修行即修心,修心即是修心持戒。佛法中以持戒修行為基礎入門。讚嘆師兄發心要最大供養。哪位善知識能告訴我,藏通別圓各個教的經典分別是...

請問各位大德,什麼是回向?該怎麼回向,具體怎麼做?望不吝賜教,先謝謝了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型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願以此功版德,莊嚴佛權 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至誠發願 至誠懺悔,願將念誦 經 咒 多少部,佛號 聖號多少遍 所有功德回向給 及其累劫累世以來的冤親債主。願他們,業障罪障消除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