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為什麼叫故都郁達夫《故都的秋》所寫的故都是今天的哪裡

2021-03-05 09:18:23 字數 1314 閱讀 9119

1樓:小薇薇

1、原因

北平曾作過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可謂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稱為「故都」,帶有一種文化底蘊和歷史滄桑感。

「故」有「從前的」、「過去的」的意思。稱為「故都」,也包含了作者深切的眷戀之情。

2、原文簡介

《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於2023年8月創作的散文。2023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2023年4月12日直至2023年國民黨敗退台灣為止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2023年4月,他由上海遷居到杭州。2023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

3、作者簡介

郁達夫(2023年12月7日—2023年9月17日),名文,字達夫,原名郁文,出生於浙江富陽滿洲弄(今達夫弄)的乙個知識分子家庭。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郁達夫是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

2樓:匿名使用者

本文寫於2023年當時建都南京,北平為明清兩朝的國都,故名故都

郁達夫《故都的秋》所寫的「故都」是今天的**

3樓:z金牛為

郁達夫《故都的秋》所寫的「故都」是今天的北京。

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2023年4月,他由上海遷居到杭州。2023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

4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2023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

故都的" 秋",其實是郁達夫的" 秋",是表現了他主觀感情、審美取向、文學氣質和人生態度的"秋"。作者在文中所刻意表現的"種種衰亡的生命" 正好顯示了作者對生命滿懷感傷與哀憐的情感態度,並由此奠定了本文"悲涼"的情感基調。本文的悲涼美感,跟傳統的悲秋情結有關,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關,跟作品的創作背景也有關。

5樓:謝謝借閱民坤

現在的北京,**時的北平。

故都的秋的寫作背景,《故都的秋》的寫作特色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裡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花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

急求故都的秋第11段賞析故都的秋第三段賞析

你不會是 s吧.第七段及其後的對話描寫的是秋雨話涼的場景,表現了北方人濃濃的人情味。第七段中用 都市閒人 代表故都人,是因為他們的形象更有地方特點,而且作者覺得與他們更親近,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也暗含著作者希望能像 都市閒人 那樣過無憂無慮生活的意味。故都的秋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

故都的秋文章3至9段一次描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

描寫了五幅畫面 小院清晨 落蕊 秋蟬嘶叫 閒話秋涼 秋果奇景 故都的秋 答案 布蘭卡 凱特兒 1 北國的秋特點是清 靜 悲涼。南國的秋特點是來得慢 潤 清淡。這是文章原句的概括 對比,將南國秋與北國秋做對比,突出和反襯北國之秋,突出對北國之秋的眷戀 熱愛。2 秋院 秋槐 秋蟬 秋雨 秋果。作者運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