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詩主旨寒食古詩的主旨是什麼簡單一句?

2021-03-04 00:40:33 字數 5573 閱讀 6199

1樓:匿名使用者

1、主旨:《寒食》是一首借古諷今,含蓄表達了對宦官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的嘲諷。

2、原文

《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3、譯文

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的柳枝。夜色降臨,宮裡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4、賞析

此詩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繪,並無一字涉及評議。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節長安的迷人風光。把春日的長安稱為「春城」,不但造語新穎,富於美感;而且兩字有陰平陽平的音調製化,諧和悅耳。

處處「飛花」,不但寫出春天的萬紫千紅、五彩繽紛,而且確切地表現出寒食的暮春景象。

暮春時節,裊裊東風中柳絮飛舞,落紅無數。不說「處處」而說「無處不」,以雙重否定構成肯定,形成強調的語氣,表達效果更強烈。

如果說一二句是對長安寒食風光一般性的描寫,那麼,三四句就是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兩聯情景有乙個時間推移,一二寫白晝,三四寫夜晚,「日暮」則是轉折。寒食節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許可,「特敕街中許燃燭」(元稹《連昌宮詞》),才是例外。

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以得到這份恩典。「日暮」兩句正是寫這種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畫面。寫賜火用一「傳」字,不但狀出動態,而且意味著挨個賜予,可見封建等級次第之森嚴。

「輕煙散入」四字,生動描繪出一幅中官走馬傳燭圖,雖然既未寫馬也未寫人,但那裊裊飄散的輕煙,告訴著這一切訊息,使人嗅到了那燭煙的氣味,聽到了那得得的馬蹄,恍如身歷其境。

據孟棨《本事詩》,唐德宗曾十分賞識韓翃此詩,為此特賜多年失意的詩人以「駕部郎中知制誥」的顯職。由於當時江淮刺史也叫韓翃,德宗特御筆親書此詩,並批道:「與此韓翃」,成為一時流傳的佳話。

2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寒食》韓翃,古詩中的飛字用得尤為的好,春城無處不飛花

3樓:匿名使用者

寒食,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家家禁火,只吃現成的食物,為紀念春秋時期晉文公的大臣介子推。介子推因不求功祿與母親歸隱山林,晉文公為迫其出山相見而放火燒山,介子推被火燒死,文公感念他,下令介子推死難日禁火寒食。寒食節代表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

寒食古詩的主旨是什麼簡單一句?

4樓:恆久彌香

與寒食節有關的古詩有很多,我猜您是說韓翃的《寒食》吧。

韓翃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一首非常委婉的諷刺詩了,在唐代之前,漢代是比較強盛的,當時很多詩人喜歡借漢代來比唐代,它的主旨就是借漢代故事諷刺本朝了。

唐代詩人孟雲卿也曾以《寒食》為題寫過: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苦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此詩主旨乙個「悲」字,體現詩人貧居他鄉的淒楚之感。

同寒食有關詩詞過多,如果是其他詩詞,歡迎追問

《寒食》古詩的中心思想?

5樓:匿名使用者

寒食這首描寫了春天京都長安城寒食節的景象,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實,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同時也用借古諷今的寫法,流露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喵?

6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背景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唐代詩人。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一直在軍隊裡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歷十才子」。

後來皇帝選拔他擔任起草詔令的中書舍人,當時有兩個韓翃,大臣問選誰,皇帝說要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那個韓翃,可見這首詩在當時是多麼有名。

注詞釋義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樹。

斜:為了押韻,此處可以按古音讀作xi。

漢宮:這裡指唐朝皇官。

傳:賜給。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極、王逢時五人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裡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詩今譯

暮春的長安城裡漫天舞著楊花,寒食節東風吹斜了官中的柳樹。黃昏開始宮裡頌賜新蠟燭,輕煙先公升起在皇帝貴戚家。

賞析 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諷刺詩。在唐代以前,漢朝最為強大,所以唐人做詩都喜歡借漢來比唐,這裡也是借漢代的故事來諷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應第四天才可用火。

但皇宮裡在第三天的黃昏就將傳火種的蠟燭賜給了皇帝貴戚。這件小事說明皇帝對貴戚近臣的特別恩寵,但詩人寫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飛花的奇麗景致開頭,用東風拂柳的描寫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稱頌皇上的恩典,所以連皇帝都很喜歡。像這樣不用一字指斥,就達到諷刺效果的寫法,就叫含蓄。

我們仔細一琢磨,就能品味到裡面暗含的諷刺意味。

7樓:匿名使用者

借古諷今,借古代唐朝諷刺現在

《寒食》古詩的中心思想

8樓:116貝貝愛

作者通過描寫寒食節時皇宮裡的情形,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特權及宦官得寵特權的腐敗現象。

解析:這首詩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繪了一幅寒食節長安城內富於濃郁情味的風俗畫。實際上卻對當時權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宦官進行了深刻的諷刺。

《寒食》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

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實,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從當時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愛該詩,歷來評價也很高。

寫作背景:

寒食是中國古代乙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

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

這儀式用意有二:標誌著寒食節已結束,可以用火了;藉此給臣子官吏們提個醒,讓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祿的介子推學習,勤政為民。

唐代詩人竇叔向有《寒食日恩賜火》詩紀其實:「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正可與韓翃這一首詩參照。

中唐以後,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有意見認為此詩正是因此而發。

9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描寫寒食節時的融融春意和皇宮裡的情景,暗諷了那些封建統治階級的特權以及宦官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表達了詩人對現實和社會的不滿。

10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背景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唐代詩人。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一直在軍隊裡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歷十才子」。

後來皇帝選拔他擔任起草詔令的中書舍人,當時有兩個韓翃,大臣問選誰,皇帝說要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那個韓翃,可見這首詩在當時是多麼有名。

注詞釋義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樹。

斜:為了押韻,此處可以按古音讀作xi。

漢宮:這裡指唐朝皇官。

傳:賜給。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極、王逢時五人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裡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詩今譯

暮春的長安城裡漫天舞著楊花,寒食節東風吹斜了官中的柳樹。黃昏開始宮裡頌賜新蠟燭,輕煙先公升起在皇帝貴戚家。

賞析 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諷刺詩。在唐代以前,漢朝最為強大,所以唐人做詩都喜歡借漢來比唐,這裡也是借漢代的故事來諷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應第四天才可用火。

但皇宮裡在第三天的黃昏就將傳火種的蠟燭賜給了皇帝貴戚。這件小事說明皇帝對貴戚近臣的特別恩寵,但詩人寫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飛花的奇麗景致開頭,用東風拂柳的描寫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稱頌皇上的恩典,所以連皇帝都很喜歡。像這樣不用一字指斥,就達到諷刺效果的寫法,就叫含蓄。

我們仔細一琢磨,就能品味到裡面暗含的諷刺意味。

11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寒食》中心思想:詩歌通過描寫寒食節時的融融春意和皇宮裡的情景,暗諷了那些封建統治階級的特權以及官臣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表達了詩人對現實和社會的不滿。

詩意:春天,長安城處處飄飛著落花;寒食節,東風把皇城裡的柳樹吹斜。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給王侯近臣,嫋島輕煙飄散入權貴豪門的家中。

12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福諷刺當時社會的不公,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13樓:可愛甜美絲絲

這首詩其實不是含諷刺意味的,在歷史,唐德宗聽到了韓翃的這首詩,立馬就給他公升官,這得到蠟燭的,也只有那些開國大臣或者忠心耿耿的大臣才能得到的,這首詩其實描寫的,是環境的優美

14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通過描寫寒食節皇宮的情景,揭露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特權及官宦得寵特權的腐敗

15樓:匿名使用者

諷刺了當時的權貴豪門

16樓:劉郎和平哥

寒食(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孟雲卿天寶年間科場失意後,曾流寓荊州一帶,過著極為貧困的生活。就在這樣的飄泊流寓生活中的乙個寒食節前夕,他寫下了這首絕句。 將貌似相同而實具本質差異的事物對比寫出,揭示出當時的社會本質,寄寓著深切的不平,此詩借詠「寒食」寫寒士的辛酸。

17樓:匿名使用者

描繪了春天監督長安城失衡時的景象,有白天到夜晚重點血液玩意漢語唐流入對現實的不滿

18樓:匿名使用者

奧利給表達對老八的不難

19樓:匿名使用者

了咯了7棵無卡你本人1頂

20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攜濃濃的春意和皇宮裡的形象縫啊縫那些。陳冠受寵的腐敗形象。

21樓:匿名使用者

一天天的不好好學習就知道查手機。

22樓:匿名使用者

嗯發乙個該好好不會有人4富國**建行卡

寒食古詩中心思想?

23樓:雪山青松

《寒食》是一首借古諷今,含蓄表達了對宦官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的嘲諷。

《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的柳枝。夜色降臨,宮裡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24樓:誰在等待誰的心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詞句注釋】

①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③漢宮:這裡指唐朝皇官。傳蠟燭:寒食節普天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而得到燃燭。《唐輦下歲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④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候,受到特別的恩寵。這裡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關於寒食節的古詩,關於寒食節的古詩詞

以下為一些關於寒食節的古詩詞 夜深 寒食夜 韓偓 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 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念奴嬌 春情 李清照 蕭條庭院,...

寒食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寒食》古詩的中心思想?

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諷刺詩。在唐代以前,漢朝最為強大,所以唐人做詩都喜歡借漢來比唐,這裡也是借漢代的故事來諷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應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宮裡在第三天的黃昏就將傳火種的蠟燭賜給了皇帝貴戚。這件小事說明皇帝對貴戚近臣的特別恩寵,但詩人寫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飛花的奇麗景致開頭,用東風拂...

詠史懷古詩的常見主旨有哪些,詠史懷古詩常用的歷史典故主要有哪些

詠史懷古詩 一般bai以古du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zhi或借古諷今,或寄 dao寓個人懷回才不遇的感傷,或表答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詩人以歷史事件 歷史人物 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 詠歎史實 懷念古蹟來達到感慨興衰 寄託哀思 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於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