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的名稱服裝愛好習俗生活習慣

2021-03-28 02:42:29 字數 4703 閱讀 7107

1樓:無基者無罪

1、藏族:服飾基本特徵是長袖、寬腰、長裙、長靴。這較大程度上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

藏族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2、傣族: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傣族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

男子文身的習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驅邪護身、裝飾身體。

傣族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傣族家庭與婚姻在歷史上的鮮明特點是等級內婚。

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還憑藉權勢,隨意**農民妻女。

3、土家族:服飾褲腳上鑲三條彩色花邊的大筒褲;姑娘素裝是外套黑布單褂,春秋季節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鴉鵲,稱之為「鴉鵲衣」。頭髮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纏頭,喜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

男式上衣為「琵琶襟」,後來逐漸穿對襟短衫和無領滿襟短衣;纏腰布帶;褲子肥大,褲腳大而短,皆為青、藍布色,多打綁腿;頭包青絲帕或五六尺長的白布,呈「人」字形;腳穿偏耳草鞋、滿耳草鞋、布鞋或釘鞋。

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禮儀。過去婦女懷孕後,要請土老師行法事「安胎」、驅邪。分娩,一般要請「接生婆」,要敬祭生育女神巴山婆婆。

土家族喜歡飲酒,其中常見的是用糯公尺、高粱釀製的甜酒和咂酒。

4、壯族:壯族的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 ,但在桂西鄉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婦女,還儲存著自己民族服裝的特點。壯族人民喜食水產,魚蛤螺蚌,皆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蟬、蛇、禽、獸,也是壯族人民的日常佳餚。

壯族民間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樹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靈等。

5、朝鮮族:朝鮮族傳統服飾最大的特點是斜襟,無鈕扣,以長布帶打結。男女服飾迥然不同,男人穿褲,女人穿裙。

受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受中國明朝相關禮教的薰陶,朝鮮民族自朝鮮王朝以來非常重視人生禮儀。

2樓:羊羊

1、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貴州、重慶。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重陽節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為正神,眾神之首,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

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

土家族是少有的過兩個大年的民族,即趕在漢族過大年的前一天多過乙個大年,俗稱「趕年」。張家界土家族人有這樣的俗語:「三十六,跌跟頭」;「人滿三十六,喜的喜, 愁的愁」。

因為土家人認為,36歲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禍事的機率最大,故民間凡事總要迴避「36」。

2、苗族

苗族的**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較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當屬牯藏節(13年一度)。

3、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乙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

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壯族分布在中國南方的廣西、貴州、雲南、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公尺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

有的還包製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粽粑。

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4、白族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夥」、「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

2023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

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自古以來,白族人民把「6」看得非常神聖。其原因主要有:

一說白族是6詔(唐初居住在雲南大理洱海一帶烏蠻6個部落的總稱)的後裔。6詔年年要給大唐帝國上貢,每詔乙份,共6份。大唐也回贈禮品6份,各詔均得乙份。

所以,白族民間往來禮品必帶「6」字;一說取漢語「有福有祿」(既有福氣,又有錢財)一詞之義。

5、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

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數分布在甘肅阿克賽和青海等地。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

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哈薩克族有罰「7」、崇「7」、尚「7」的習俗。罰「7」。

哈薩克汗國時期的法典規定,侮辱胡大的人,若有7人作證,即可用石頭砸死;殺死蘇丹等貴族人士,必須罰普通人7倍的命價;遇到不公正的判決,可上訴7個汗。在哈族民間文學中,有許多關於「40」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常常用「40」來形容某件事情。

少數民族服飾特點和生活習慣

3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xzw王者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夥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

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0厘公尺長的穗頭垂於腦後。如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乙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平時多著各色大襟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梁河地區的婦女一般穿紅色或藍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用黑布裹包頭,高達約0.

3公尺,包頭頂端左側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每逢外出,婦女們都精心打扮一番。她們取出珍藏的各種首飾,戴上大耳環、雕刻精緻的大手鐲、銀項圈,還在胸前的四顆銀鈕扣上和腰間繫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鍊……走起路來銀光閃閃,風采耀眼。

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歡在包頭上插一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他們還視之為品性正真,心靈純潔。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

大理地區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三滴水」,腰繫皮帶或繡花兜肚,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乙個小巧玲瓏的繡花荷包,荷包上繡著「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字樣。繡荷包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型的結晶。

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淺色藍上

4樓:釋懷的人

1.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男子穿「袷袢」長袍,右衽斜領,無鈕扣,用長方絲巾或布巾紮束腰間,農村婦女多在寬袖連衣裙外面套對襟背心,男女都喜歡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膠質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

維吾爾族人待人接物很講禮貌,在路上遇到尊長和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然後把身體向前傾三十度,並連說:「艾斯拉姆艾來孔!」並且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

2.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男子的服飾大都寬大而又結實,主要用牲畜的皮毛做衣料,便於騎馬和放牧,哈薩克族女子的服飾,多姿多彩。她們喜用白、紅、綠、淡藍色的綢緞、花布、毛紡織品等為原料製作連衣裙,年輕姑娘和**一般穿袖上有繡花,下擺有多層荷葉邊的連衣裙。

在哈薩克人聚居的地方,老年人不論男女與貧富,都非常受人尊重。晚輩們見到他們,要行禮問候,用「阿克薩哈勒」、「阿帕」等尊稱代替其名。老人說話時,晚輩們決不可以打斷插話,更不能在他們面前抽菸喝酒。

3.回族

回族人生活習俗固守回族傳統,遵循教規,講究衛生,不吃豬肉,狗肉,動物的血液等,頭飾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點的服飾。

4.蒙古族

蒙古人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

5.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的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也大致相似。

6.滿族

滿族人的衣服大多都是旗袍,旗袍滿語稱「衣介」,是滿族特有的服裝,旗人服裝的俗稱。滿族男女老幼都穿旗袍,旗袍的樣式特點是:圓領、捻襟、左衽,四面開楔,束腰,有扣絆,窄袖(有的帶有箭袖),這種衣服便於坐騎,適應遊獵民族的生活習慣。

6.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人性情開朗,說話幽默,民族自尊心較強,接人待客,講究禮節,俄羅斯族人對熟識的人見面時要問好,說「您好」 、「早上好」、「白天好」、「晚安」等,節日前夕見面時要說「預祝節日愉快」,如遇重大節日,有的還有 互相寫信或互相致賀電的習慣。

7.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的曲棍球運動久負盛名,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在2023年被國家體委命名莫旗為「曲棍球之鄉」。

8.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的服飾十分講究,他們的傳統飲食也十分豐富,獨具民族風味。塔塔爾族人民熱情奔放,能歌善舞,主要民族樂器有「庫乃」、「庫布茲」和「巴拉萊依」等,目前使用較廣的有手風琴、曼陀琳、吉他、小提琴等。

少數民族的民居名稱,少數民族的民居名稱

白族的住宅,因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技術水乎不同,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房屋形式。高寒山區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單間或兩間相連的 垛木房 或 竹籬笆房 壩區白族人民多住土木結構的瓦房。其布局則採取 三房一照壁 和 一正兩耳 或 四合五天井 等形式,院落寬敞,陽光充足。多數人家還設有花壇,種植山茶 石榴 掛花 香橡等...

少數民族的傳統民俗少數民族的習俗有哪些?

習俗 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 各種糕點 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 都瓦 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

少數民族過春節的習俗,少數民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藏族 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 具,用嗩吶 海螺 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 跳神會 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 吉祥水 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彝族 彝族同胞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