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學佛,做到無欲無求,六根清靜,請問他該怎麼生活下去,不會餓死嗎

2021-03-27 10:04:47 字數 5201 閱讀 2488

1樓:翻身半水

六根清淨,不是不吃不喝。

而是六根面對六塵,盡情吃,盡情喝,但是不會生煩惱。

每天可以吃好的,喝好的,但是心不分別,不執著。

為什麼可以做到呢,因為明白色即是空。

一般人不同,吃東西,有時候也吃的不開心,分別執著,比如,不愛吃青椒,遇到青椒就生煩惱。

2樓:深海的傾聽

如果他真的做到這種鏡界他就會受人天供養是餓不死的。這種境界的人已經超脫在他眼中已經沒有食物概念了。他已經知道了時間與空間和宇宙之間的真相已經不需要食物了。

3樓:墨韻隱殺

無欲無求不代表不生活下去,人活著就是一場修行,乙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有許多的牽扯,這個牽就是因果,可能你上輩子欠乙個人,那麼你這輩子可能就是來報恩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會的,佛也要化緣啊!

學佛如何做到無欲無求沒有有欲有求如何做到無慾

5樓:匿名使用者

佛學是研究苦難的學問。如何認識事物本來,讓自己明悟是佛門的根本任務。佛門不求無欲,但求勘破本我。無慾是道門的思想。

佛教主張無慾,但在生活中沒有慾望,如何進步呢?該怎麼看待生活呢?

6樓:匿名使用者

善友,你抄好,這裡有個襲誤會。

欲是一bai個心所,所謂

的欲心du所,心所就

zhi是說心公升起時的dao心理特徵,比如乙個人站出來,必然有他的體態樣貌,當我們的意識心昇起來的時候,就有相應的特徵產生,其中乙個心理特徵就是欲。

單獨的講這個欲就是希求期望的心理,你求生活進步,求知識豐富,求家庭和睦等都是欲心所的作用,欲心所是屬於別境心所之一,別境心所就是說他們這五個公升起的必然是在一定的條件上才能夠公升起,欲心所的產生是因為有所樂所喜歡的境界出現。

單純講這個欲並沒有善惡,好壞的說法。因為不屬於是煩惱心所,與佛法,善法也會產生所樂,所喜歡的。

然而佛教中的無欲不屬於是意識境界,是說的眾生皆有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他從來不對蘊處界產生好噁所以從來無慾,而修行人通過修行找到這個本來存在的不生不滅,無欲無求的真實心,不壞滅法,轉依他,放棄對於意識這個假我的執以為真而出三界乃至說成佛。

另從意識這個角度去說,所謂無慾也是說對於惡的導致眾生產生不好之果報的行為無慾,首先是認清這些事物的本質是會給自己他人帶來不好的果報,然後對於這些事情不希望,不希求,如邪淫,殺生,偷盜等惡不善法。

7樓:劉人捷

我個人的理解:所謂的無欲並不是完全沒有慾望,畢竟人活著一定有慾望,比如生的慾望

它所指的應該是先確定乙個終極目標,然後摒除一切其他慾望,只朝著這個目標不懈奮鬥,這樣才能真正的「剛」

8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無欲無求,這樣的境界不是從開始就這樣的。

這是乙個漸次的過程內。

以居士的生活來容說,解決基本的生計問題,這是必須的,是不可逃避的問題。所以不是一下子就達到所謂無欲無求的。

然後就是家庭的責任,作為妻子丈夫父親母親的角色,是不可能不操心的。

這些事情都可以圓融的看待,佛法是解脫法,於一切環境中修行,化解貪嗔痴慢疑,財色名食睡。這些看似煩惱的區域,恰恰是磨練心智,提公升成就的好所在。

所以當乙個人在一切環境中,都能保持內心寂滅,如如不動,這不就是慢慢達到了無欲無求嗎?

9樓:匿名使用者

欲求有好的欲求,也有不好的欲求。

佛陀是告訴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智慧型,這樣你就能夠看到不好的欲求的過患,從心裡去改變它,慢慢的淡化它;培養自己好的習慣。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主張無慾,佛教不主張什麼,佛學是對世界、對自我、對修行的認識。

11樓:

進步不是欲的結果,而是因緣具足的結果,對進步過多的期望實是不理智的,因為進步尚未發生,而我們已期待它發生,並預計了它發生的事實

12樓:

阿彌copy陀佛!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沒有慾望,一樣可以進步。

因為用真心做事,即使是沒有所求,照樣會有好的回報。

反之,隨順自己的煩惱慾望,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苦苦追求,念念都是貪、嗔、痴,只會消耗自己的福報而不是增加福報。

佛家對待生活的態度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無有所求,得福甚多。如此做,怎麼能不進步?怎麼能不幸福?怎麼能不快樂?怎麼能不健康?而且能智慧型開,佛道成。

13樓:古漣漪

(四)、正確理解佛教徒的人生態度

如何才能正確認識佛教徒的人生態度?辯證地說,佛教徒既有消極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從世俗的生活方式來看,佛教徒是消極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則是積極的。

1、佛教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每位佛菩薩的成就都來自於他們的發心和願力,正如四巨集誓願所說的那樣:"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也是所有學佛者應當樹立的人生目標,因為學佛就是要學佛所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常人的目標往往只是侷限於個人或家庭,非常狹隘;而佛教徒的人生理想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學佛不僅是為了個人的解脫,還要幫助更多的人尋求解脫。

歷史上有多少高僧大德為了弘揚佛法不辭勞苦、捨生忘死,正是他們不屈的努力,才使得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乃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因為聽聞佛法而獲得解脫。

我們所熟悉的唐代高僧鑑真和尚,為將佛法傳播到日本,在交通條件極其簡陋的時代,六次東渡,其間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隨行的**相繼被風浪和疾病奪去了生命,他本人也因長途跋涉的艱辛而雙目失明,但依舊鍥而不捨,終於在六十六歲的高齡踏上了遙遠的異邦,成為日本律宗的開山祖師。是什麼支撐著他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

就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傳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為懼?"在他決定東渡伊始,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百折不撓,他所憑藉的,正是為法捐軀的的赤誠之心,正是普渡眾生的積極追求。

2、佛教徒要積極的研究經教,以探索真理為己任

如果說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那一切善法的修行就是成佛的助緣,願力還要通過具體的實踐去完成。學佛是追求真理的過程,佛法甚深微妙,只有積極研究經教,才能從中探索出人生的真諦。

且不說佛陀在因地時,為求半偈不惜捨身,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翻開《高僧傳》,每一位前賢都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當年,玄奘大師在國內遍訪各地善知識後,感於漢地流傳的佛法義理派別眾多,譯文尚欠完備,毅然背井離鄉,踏上了西行求法的征途。在那樣的年代,西去印度談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歸無十"。在漫長的旅程中,他無數次死裡逃生,終於來到佛法的發源地,又在印度學習了十七年之久。

大師的博聞強記和銳利思辯使印度各宗僧眾都為之嘆服,聲譽之隆,一時無雙。但大師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濟世度人,為了將佛法的智慧型傳遍東土。因此,在求得正法之後,再一次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回到漢地,開始了中國佛教史上規模空前的佛經翻譯事業。

大師的一生都積極致力於經教的研究,以探索真理為己任,真正體現了大乘佛教救世之真精神。

3、佛教徒要積極止惡,積極行善

人間有善、惡兩種力量。在我們的人格裡,這兩種力量也同樣存在。在傳統儒教中,對人性的善惡始終存有爭議,既有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說,又有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惡"之見,究竟孰是孰非?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在我們的生命中,這兩種力量是共同存在的。學佛就是要開發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們的起心動念都和善法相應,使我們的慈悲念念增長。

《華嚴經》中有一著名的偈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當年,白居易在向鳥巢大師問法時,大師正是以此偈作答,可見其重要意義。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體行持中,又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

聲聞乘強調持戒,即"諸惡莫作",事實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種行善的方式。如果每個人都能不殺生,我們就不必擔心受到他人的傷害;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偷盜,我們就可以夜不閉戶;如果每個人都能不邪淫,就少了許多家庭糾紛;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妄語,我們就不必擔心上當受騙;如果每個人都不飲酒,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很多悲劇就可以避免。

而菩薩乘更強調"眾善奉行",不僅要以持戒來利益眾生,還要積極行善。善事不論大小,凡是自己能夠做到的,都應隨分、隨力、隨時去做。像觀音菩薩那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只要眾生有困苦,就積極主動地為人分憂解難。對所有眾生都視如己出,無有分別,眾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需要就到**去,不求回報,不論得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4、佛教徒要積極完善人格,濟世度人

我們要像佛菩薩那樣去濟世度人,首先必須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須從克服自身的煩惱做起。

眾生之所以流轉生死,是因為生命中存在著很多煩惱。煩惱是來自於生命的內在,而客觀條件只是造成煩惱的外緣。面對逆境是否生起煩惱,與我們的觀念和修養有關。

乙個沒有貪欲的人,慾望不會成為他的牽掛;乙個沒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種子不會在他心中發芽;乙個沒有愚痴的人,無明不會遮蔽他智慧型的眼睛。

學佛是一項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圓滿了斷德、智德、悲德的覺悟者。所謂斷德,就是斷除人類無始以來的貪嗔痴雜染。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本有的清淨自性才能得到顯現,人格才能得到進一步完善,而這正是濟世度人的基礎。

行菩薩道,不僅要說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實際行動去感召他人,讓所有人感受到菩薩的慈悲和智慧型。菩薩的心量是常人難以度量的,菩薩在行布施時,不僅要施捨財物,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萬行莫不如此,為了眾生的利益,犧牲一切都在所不惜。

所以說,真正行菩薩道就意味著徹底的奉獻。這是乙個艱苦漫長的過程,要盡未來際無有間斷,廣度眾生無有疲厭。

綜上所述,作為佛**,就是以佛菩薩為榜樣,以佛菩薩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明確人生目標的前提下,積極追求真理,傳播真理,從這個意義來說,佛教徒的人生態度無疑是積極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最怕斷章取抄義,劍走偏鋒,研究的理解

佛教是門出世的學問,主張無慾是因為欲念多了,就容易妄想是非,平添煩惱修佛人六根清淨,心自清淨

歡喜自在,這是本意

而不是你這樣理解的

按照你的邏輯,佛度眾生,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大德豈不是更多的慾望,不是的

然而無欲無求是極高的人生境界

什麼都看破了,放下了,知其然,所以然,真如本性,自然無欲無求然而無上正知正覺難也

生活中,我們做好自己,不害人之心,多向善之心,踏實走好生活每一步,多行善,多念佛就足夠了

能踏實這樣,用心做好做到佛教誨,已經很了不起了,足夠了 阿彌陀佛

道家佛家真的能做到無欲無求麼,人能做到佛家說的無欲無求嗎

個人認為不能 佛想要渡化世人 這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種慾望呢?道想要得道飛公升 這又算不算是一種慾望呢?不行,要不能怎麼會要香火錢呢 道家和佛家的無欲是指無貪欲也。無多欲也。而成仙成佛的欲是有的,但這個欲是修行的動力,所以是善的。傳心法要上曰 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也。這是為了培養心性,令心靜顯智 人...

無欲無求無我無相何解呢佛法提倡的是無欲無求,無我無相。可是佛弟子念佛打坐又為了往生淨土,往生極樂世界。這不是有執念,有了

無欲無求這個不用解釋了。無我無相 是有點說法的,這是佛家說法。我 是指 我相 相 指 人相 這個詞語是互文的,是 無人我相 的意思,也就是破除 人我相 人相我相 的意思是 相信在一切知覺和沉思中皆有我的存在。相信外界的感覺物件也是存在的,並且於我有分別,相對待。那麼佛家就說了 破除人我相,才可以解脫...

佛教中的「無慾」算不算一種慾望,佛教 無欲無求,那麼他們要達到這種心態算不算一種追求?

如果是求達到無慾的狀態就是慾望,如果本身已經是無欲的狀態,一念不起,何來慾望?信佛不是無所不求,所謂的無欲,是不求世間利益,不求名聞利養,不求私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覺得也是一種慾望,就是希望自己沒有各種慾望的慾望 沒有慾望人類怎麼進步佛教說的無欲無求指的是什麼 無欲無求應該是不奢望不奢求吧,...